第二百二十六章 处决旭烈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他这什么话?历来处罚人都是让人很不爽的事情,他却是一副大爽、爽到骨子眼里的笑容,好象他挨罚是天大的乐事似的。
    李隽收起笑脸,问道:“马匹缴获了多少?”
    在现在这种情况下,要是换个人的话,肯定不会问缴获了多少马匹,而是问旭烈兀在哪里,快把他带上来。李隽这一反常的问话立即得到清风子的赞同,点头赞叹不已。
    清风子当然明白李隽话外的意思,南宋马上就要渡过黄河进行华北,华北拿下来,接下来的事情就要进行战略追击,进军蒙古大草原。虽然蒙古人在中原元气大伤,但是大草原依然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险,要征服大草原就需要很多战马,这点已经为历史无数次证明了。
    也正是因为北方大草原的存在,才使得北方的边患困扰了中国数千年,征服大草原最为成功的莫过于汉武大帝了,首推他策划的漠北决战。这一战,出动了五十万步兵,十万精锐骑兵,官马十四万匹,加上私马就是三十万匹马匹。
    不用说,汉武大帝策划的漠北决战非常成功,歼灭了匈奴的主力,让匈奴元气大伤,再也没有恢复过来。但是在接下来的战略追击阶段却不能让人满意,究其原因,固然有霍去病这位天才的年青统帅突然病逝,少了出征的大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主是马匹短少,出关时的官马有十四万匹,回来时不到四万匹,损失非常之大。
    正是马匹的短少才限制了汉武大帝后期的对匈战争,可以想象得到,要是有足够的马匹的话,汉军完全可以再度大规模出击匈奴。虽然霍去病去世了,但是大将军卫青依然还健在,卫青是在漠北决战十四年后才病死,要是有足够的马匹,大将军卫青完全可以再度披挂上阵,再击匈奴,那就不会有在战略追击阶段出现那么多的败仗。
    李隽不问旭烈兀,而是问马匹,那是因为李隽已经在为战略追击做打算了,这是深谋远虑之举措,只有雄材大略的明君才能有如此的眼光,清风子哪能不感慨万端。
    “回皇上,除了少数损失的外,全部给我们缴获。”欧军行一步跨进来,代解晋回答,道:“这些马比蒙古马还要好,身高腿长,速度快,韧性好,很适合长途奔袭。”
    欧军行是一位优秀的骑兵指挥官,一语道破阿拉伯良马的优点。阿拉伯良马正是在大草原上进行战略追击所需要的马种,特别是速度快,韧性好,和大草原简直就是绝配,李隽很是高兴地道:“那就好,那就好。这些马匹,不能动用,先养着。没有朕的命令,谁也不能动。”说到后来,语气已经相当严厉。
    “皇上,这是为什么?”解晋和欧军行同声问道。他们都是优秀的骑兵指挥官,当然明白马匹对于骑兵的重要性,缴获了这么多好好,他们是恨不得马上就使用,却没有想到李隽竟是下了这么一道不近情理的命令,不奇怪都不行了。
    清风子捋着胡子,点头赞同道:“皇上圣明!二位将军不必心急,皇上这是留给我们进军大草原时使用。这些马的速度快,韧性十足,大草原才是他们的乐园,要是现在就用了,太也浪费。”
    欧解二人齐声叹服,道:“皇上圣明!”
    “应该挑选一批母马和种马出来,交给胡苟,要他培养出更加优秀的阿拉伯良马,这对我们有莫大好处。”李隽沉思着道。
    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只有这样,战马才能生生不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南宋才能拥更多、更优秀的战马,从而可以武装更多的骑兵,有了这些骑兵,南宋军队的机动能力就会大大提高,不要说一个蒙古大草原,就是十个大草原也难不住他。
    对于李隽这种未雨绸缪的举措,清风子,欧军行和解晋是佩服得五体投地,道:“皇上!”
    李隽挥挥手道:“许将军怎么还不把旭烈兀带来?”
    他的话音一落,许光汉的声音响起道:“来了,皇上!”听得出,他很是高兴。打了这么大的胜仗不说,还把敌人的最高统帅给活捉了,象这样的胜利在历史上能有几回?就是卫青打败匈奴单于那一仗,也仅仅是“单于夜遁逃”,而不是活捉单于。简直可以说是完美无缺,还能不高兴吗?
    旭烈兀在许光汉,赵佥和代远军的押解下,给推了进来。三人向李隽施礼:“见过皇上。”
    李隽摆摆手,道:“免了,你们坐吧。”三人谢过,坐了下来。
    不得不承认,旭烈兀真的是胆色过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一点畏惧之色也没有,一双虎目在李隽身上了溜来溜去,过了好一阵,才点头道:“你就是赵祺?果然不错,虎虎生威,天生具有人君之气,怪不得能够起死回生,把即将灭亡的南朝打理得有声有色。”
    他的话中充满着赞誉之词,按照他的身份和李隽宽广的胸怀,给他一个座位是没问题的,然而李隽决心不让旭烈兀好过,冷冷地道:“朕的名讳,也是你能说的?掌嘴!”这是要给旭烈兀来个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