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和尚原誓师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打败了金军,保住了川陕门户。
    他们当时没有获得朝庭的补给,连粮食都要靠老百姓趁着夜晚偷偷给他们送过来。吴玠并没有因为困难大而白要老百姓的东西,而是给以等值的银子绢帛,老百姓更加喜欢他们,给他们送得也就更多了。由此可经想象得到他们遇到的困难有多大。
    吴玠吴璘两兄弟镇守数十年,曾经收复过关中三路,由于皇帝决策失误,不仅丢失了三路,还损失了很多军队。抗金名臣允虞文后人感慨不已,在略阳立下一块碑,这块碑到现在都还在。
    清风子是一个非常善于谋划的谋士,他提出要李隽在和尚原激励士气、收拾民心的计划,立即得到李隽的响应。李隽是个一点即透的人,自然想象得到在凝聚了关中百姓心声、英雄事迹的和尚原誓师,会有多么大的影响。
    李隽如此说,无异于一道罪己诏,在中国历史上罪己诏出名的要算汉武大帝了。作为皇帝,能够如此说话,实是不容易,很不容易!女真和蒙古人的残暴史有所载,让人心惊,李隽所言正是老百姓百多年来的辛酸,本来就很感人,再加上李隽非常同情满腔光复故土热情却无处渲泄的宋人,这番演说倾注了自己的感情,这感染力就更大了。
    他的话音一落,老百姓齐刷刷跪下了,啼泣道:“皇上!”已要是哽咽难言,无尽的感情都在这一声呼喊之中。
    李隽理解他们的心情,道:“乡亲们,快快请起,快快请起。”走下石头,扶着老百姓,要他们起来。皇帝历来高高在上,如此亲切,近在眼前,亲手相扶之事在历史上并不多见,老百姓对李隽的爱戴之情倍增,一边激动地喊着“皇上”,一边流泪,站了起来。
    李隽回到石头上,指着宋军道:“乡亲们:你们看看,这就是王师,威武雄壮之师。这支军队创造了无数的辉煌,在临安打死了伯颜,把鞑子的百万大军埋葬在了江南。正是这支军队,光复了四川。现在,我们回来了,朝廷打回来了。”伯颜不是死在临安,这是演说,要求感染力,可以夸张点。
    他的演说给一片喜悦之声“朝廷回来了,朝廷打回了”打断,老百姓高兴莫铭,相拥而泣,一时间,整个和尚原上都是喜极而泣的哭声。
    这哭声有太多的辛酸,有无尽的喜悦!
    等他们稍为平静一下,李隽接着往下说道:“乡亲们,有了王者之师,你们的苦难日子就到头了!有了朝廷的庇护,你们不会再受异族的欺凌!你们可以昂起头,堂堂正正地做人!对鞑子拍着胸脯说:我是中国人!可以过上幸福美满的新生活。”
    两宋王朝由于太过腐败,老百姓的日子过得并不怎么样,特别在抗金战争时期,多不胜数的败兵游勇横行不法,没少干坑害老百姓的事情,让老百姓恨得切齿。但是,毕竟血浓于水,尽管如此,老百姓还是心向朝廷。
    再者,李隽治理下的朝廷已经不是以前的朝廷了,打了不少的胜仗,大量的国土给光复,百业兴旺,一派欣欣向荣气象,早就传遍了大江南北,失望透顶的老百姓对南宋朝廷重新升起了希望。再得李隽和他们零距离接触,这心情就不是笔墨所能形容的了。
    李隽的话音刚落,一片“皇上万岁!朝廷万岁!”的吼声立时响遍了原野。
    “一百四十年前,你们的祖辈就是在这里参与了抵抗女真鞑子的斗争,就是在这里,你们的祖辈创造了一个奇迹:以区区数千之众打败了十万女真鞑子的奇迹。”李隽指着堆得象山似的骨头破烂,道:“这些就是你们祖辈的丰功伟绩!乡亲们,你们的祖辈是英雄!你们是英雄的后人,你们也是英雄!让我们一起,把鞑子埋葬在中华大地!”(按:和尚原之战,宋军很少,而金兀术率领十万之众参战。)
    “埋葬鞑子!埋葬鞑子!”一片怒吼声响彻碧空。
    李隽指着地上的骨头骷髅,大声道:“让鞑子灰飞烟灭!”大手一挥,柳河子指挥宋军把油料泼在骨头骷髅和断折的刀枪上,一把火点燃,烈焰腾空而起,映红了半边天空。(按:和尚原一战后,宋军是战胜方,自然会把宋军的尸体清理埋葬,剩下的当然是金军的尸骨。)
    “埋葬鞑子!让鞑子灰飞烟灭!”一声接一声的怒吼声响彻在空旷的原野上。
    和尚原之战虽然过去一百多年了,吴氏兄弟的遗教仍在,在当地老百姓心中具有神圣的地位,老百姓眼里射出了复仇的怒火!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