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最终人类还是要自给自足,不可能完全依靠造物能力输血。
特别是锂,以及稀土元素,库存当中已然消耗殆尽,只能依赖虚空造物!
于是各大企业不得不发动了以旧换新的计划,把一些旧的机器回收,制造新的机器。
但很显然,依靠这种方式,机器的数量没办法增加,严重制约了生产。
斯科特回答道:“当然存在物质,,我们的机器人将内部大致探索了一遍”
硅基生物的小宇宙,空间其实很大,约莫913000000立方公里,相当于1000公里*1000公里*913公里的体积,算是相当巨大的小宇宙了。
除了亚空间,人类的伊甸园小宇宙,还没有这么大。
里边死掉的纳米集群,就像一团团黑色的雾气,密密麻麻堆满了整个小宇宙。
斯科特道:“按照初步的估算,可能有5212.9亿吨的物质,这些硅基生命的尸体,能够分解出铁、镍、硅、磷、硫、氧等元素。稀土元素也有不少,不过开发的成本非常高。您也知道的,我们的机器在这个小宇宙中,非常容易损坏。”
“5000亿吨,不少了!开发成本高,也得开发啊,总不能全都依靠我。”张然皱着眉头,又揉了揉自己的太阳穴,“成本大概是多少?”
“哪怕我们拥有核聚变技术,带来的低成本优势,捕捞小宇宙中的物质,比开发陨石,贵了20-40倍吧,依照元素的不同,价格也会有所不同。纳米集群的成分,硅元素是最多的,对我们来说也是最没用的。我们的硅多得是,能够做一百年的半导体。”
“啥?!20-40倍……成本不能下降吗?”
“那就要开发相应的,能够适应这个小宇宙物理环境的机器人。我们的科学家正在努力,但到底什么时候能开发出来,谁都不能保证,保守估计,得5-10年。”斯科特教授说到这里,倒是有点不好意思了。
不过,他还是实话实说。
适应一个小宇宙环境的机器人,等同于推倒重来,从底层开始,全部从来,5-10年其实不算慢了。
张然感到有点蛋疼,原材料成本贵了20-40倍,就显得有些不能接受了。
原本能生产40台机器人的生产力,现在变成了1台……因为在硅基小宇宙捕捞物质,损坏了39台机器人。
张然一脸便秘地站在屏幕前,思考了半分钟,无奈地说道:“算了,蚊子肉也得吃啊,总比工厂停工了要好!而且这种硅基小宇宙,可能并不罕见,这方面的技术我们今后还要用到,积累一些经验也是好的。”
再接下来,斯科特教授又介绍了新的进展,特别是……一些好消息!
(PS:二合一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