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八章 找到你了,永乐大典!(依旧9000大章,求月票!!!)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数值判定是......”
    “树浆有机物。”
    轰——
    徐云的这句话犹如落在了霓虹的小男孩蘑孤弹,在众人心中轰然炸响。
    现场顿时如同爆炸后的广岛一般,变得落针可闻。
    甚至......
    比之前听到有底层地宫时更加寂静。
    除了已经看到梯度检测报告的潘院士外,所有人都仿佛变成了一座凋塑。
    休~~~~
    恰好此时。
    远处吹来了一阵略微强力的风。
    每个人的发丝顿时迎风舞动,负责网络安全的马工程师的假发甚至都被吹到了一旁。
    但所有人依旧像是麦田中迎风插立的稻草人,在风中一动不动。
    这个消息实在是太惊人了......
    过了片刻。
    翁同转了几下眼睛,率先回过了神。
    只见他勐然向前大踏一步,双手重重搭在了徐云的肩头,语气甚至带着一丝颤抖:
    “小徐....你说的箱子和书册分别多大,数量又有多少?快告诉我!”
    翁同不算高大身躯此时爆发出了很惊人的力量,以至于徐云的肩膀都被抓的有点儿痛。
    不过徐云却并没有在意这个感觉,而是迅速把报告翻到了下一页。
    与第一页的内容不同。
    第一页的报告中包含了积水和地宫规模的相关信息,算是开头的综述。
    所以徐云不怎么需要对照就能汇报出相关情况。
    但新一页就不太一样了。
    这一页上包含有大量的梯度数据,因此即便是徐云也必须要借助边上的数据库来进行分析才行。
    “0.0006t对标的应该是1.2m.....”
    “△4.65....那就是52厘米左右.....”
    “右标字符5t-3,哦,找到了....30厘米。”
    过了好一会儿。
    徐云方才从操作台边抬起了头。
    此时此刻连徐云本人都没有察觉,他拿着数据报告的双手正微微有些颤抖。
    随后他看了眼迫不及待的翁同,深吸一口气,说道:
    “翁伯....翁教授,根据我们的数据对照,最终对底层地宫的内部情况如下.....”
    “地宫内拥有金属梯度反馈的箱子总数18个,规格均为1.5x2x1,单位为米。”
    “其中部分箱子为堆叠状态...也就是一个箱子上放着另一个箱子。”
    “每个箱子内部存有长50厘米、宽30厘米,厚度3厘米的树浆有机物,基本可以判定是在箱子内部呈竖直样式摆放的书籍。”
    话音刚落。
    一旁的翁同便从桌上拿起纸笔,独自计算了起来。
    虽然翁同是个实打实的文科生,但在此时此刻,他却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数学素养:
    “1.5x2x1,一个箱子的体积就是3立方米...嗯,3立方米没错。”
    “一本书的体积是0.5x0.3x0.03是0.0045立方米,那么一个箱子可以存放667...不对,这不能用四舍五入,应该是可以存放666本书籍。”
    “如果这些书是用绳子绑缚或者书架架着的话,那么数量要再少点....用一个箱子装650本来算好了。”
    “650x18就是......”
    算到这里。
    翁同的笔尖顿时一用力,将演算的稿纸戳破了一个洞。
    不过他却浑然没有在意一般,迅速在另一个空白处写下了演算的答桉:
    11700。
    随后翁同缓缓抬起头,看着自己的老搭档童怀军,喃喃着问道:
    “老童,永乐大典的规格是多少来着?”
    童怀军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永乐大典完书于永乐六年,一共22877卷,目录60卷,成书11095册。”
    “据《尚书补传》以及现存的少数永乐副本统计,《永乐大典》正本规模宏大,单册......”
    “高50.3厘米,宽30厘米,厚度约在2-3厘米之间。”
    不得不说。
    兼任金陵博物馆讲解员的童怀军,说话的声音确实很有磁性与韵味。
    如同一坛老酒般绵长而又回甘,一时间众人竟有些出神。
    不过很快。
    这股意境便被黄雨婷给打破了:
    “所以说....翁教授,童教授,地宫下的那些箱子里,装着的就是《永乐大典》?”
    童怀军闻言点了点头,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开口:
    “没错,多半就是《永......”
    结果童怀军的话还没说完,便被翁同给飞快的打断了:
    “不是,肯定不是!”
    童怀军转过头,一脸茫然的盯着翁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