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北宋末年最亮的那道光(5.6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球挟,大有一副老子要掀翻你的架势。
    高树见状只好将球踢向了后场,准备通过左朋沈文曜进行调度梳理。
    然而就在鞠球滚向左朋之际。
    西军的几位球员又加起了速,不要命的奔向了西军左朋,摆明了要关门夹击。
    西军左朋见此情形心中一惊,连忙将球飞快的转移给了自家更靠后的正挟。
    结果由于压力太大,左朋出球的力量和精度都出了些差错,正挟必须要掉头会追才能拿到球。
    而在看台上。
    通过现场视角掌控全局的徐云等人则可以看到。
    此时此刻,就在正挟身后不远处,还有一道蓝色身影在快速狂奔!
    此人赫然便是.....
    西军球头!
    也就是在场众人中除了马泽本外,唯一具备攻门资格的选手!
    只见一快一慢、两两相衬之下,京中队正挟的动作犹如一头正在嚼草的老牛。
    不过转身发力的功夫,便被西军球头给超了过去。
    又是一个单刀!
    接下来的事情就很简单了。
    西军球头一如上次那般带球狂奔一段,冷静的低射近角破门!
    2-0!
    见此情形。
    看台上的观众顿时爆发出了一阵愤怒的叫骂声,其中的情绪甚至远远的超过了第一次。
    “焯!”
    “黄博,老子干恁娘!力气都使勾栏里了?”
    “傻鸟京中队!”
    而在徐云身边,张三无力的张了张嘴,没有说话。
    他感觉自己下压的六分钱,正在缓缓离自己远去......
    “哎,这位公子,真被你说中了。”
    中年文士不由叹息着摇了摇头,似乎又想到了什么,说道:
    “如此看来,今年二十三路大比(24路要1106年才有),京中禁军看是没甚指望了。”
    一旁的张三闻言,下意识的便接话道:
    “可京中蹴伍去年便换了教头,听说还是大名府来的名教.....”
    中年文士看了他一眼,嗤笑道:
    “蹴鞠之衙或咎于专司,专司者,主事迭迭如流,岂有说乎?换汤不换药矣!”
    “郭子植亦有告曰:‘昔我胡旗执邪?大名府虎贲之师也!汝辈其批人,何善之能为?’,今我蹴鞠何能也?”
    “墓木拱而沈文曜敢事左朋,能胜其任乎?”
    “不然也,蚍蜉戴盆。”
    文士最后叹了口气,有些悲观道:
    “无日将不敌代州,不敌登州,不敌越,败队方腊,于是不能逆睹也。”
    徐云:“......”
    果然。
    无论是哪个时代,球迷们喷起来都是一如既往的一致啊......
    随后中文文士看了眼场地中心垂头丧气的京中球员,对徐云道:
    “今日京中队怕是无获胜的可能了,但能遇到一位懂球之人倒也算在下幸运。在下姓宗名泽,字汝霖,敢问公子大名?”
    “在下王林,字....额,等等?!”
    徐云对于这位跨时空的球友倒也挺感兴趣的,结果刚自我介绍了没两个字,忽然瞪大了眼睛:
    “等等,先生名讳谓何?”
    中年文士不以为意的笑了笑,他以为徐云是因为现场太过嘈杂而没听清自己的话,便重复道:
    “在下宗泽,字汝霖,现在莱州做些营生。”
    徐云呼吸微微一滞,强忍着心中的激动,又问道:
    “敢问先生可是元祐六年进士?”
    宗泽闻言轻咦一声,一脸诧异的看了徐云一眼,问道:
    “公子听过在下拙名?”
    徐云瞳孔顿时重重一缩。
    妈耶。
    妈耶!
    自己出来看了场球赛,居然遇到了宗泽????
    如果说战死太原誓死不降的王禀父子,是北宋末年那片黑暗天际中闪烁的点点繁星。
    那么宗泽此人,无疑堪称是两宋之际,星空中爆炸的那颗超新星!
    实际上。
    与王禀有些类似,在靖康事变之前,宗泽只是一个被奸臣打压的普通官吏罢了。
    他是元祐六年进士,曾经担任过多次知县。
    虽然他每到一地,为官一任,都能造福一方、政绩卓著。
    但在1126年之前,官职上最高也就做过登州通判。
    但在后来金兵入侵宋朝时,六十余岁的宗泽却如同换了个人似的,发挥出了他极强的军士才能。
    1126年冬,金兵围攻汴京。
    之前提及过。
    在成建制的部队中,只有张叔夜率领了三万人勤王。
    而在非建制的义军里,宗泽组织起了最大规模的民间救援部队。
    当时他率兵截住金兵退路,一路上接连击溃金兵。
    1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