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历史:再踹下去老子屁股上都是鞋印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此时此刻。
    休息室内。
    在听完侯光炯的介绍后。
    老郭、李觉以及钱秉穹等人,也大体上对整件事情有了个初步了解。
    随后老郭环视了现场一圈,对侯光炯问道:
    “对了,侯教授,那几株什么雄性不举株水稻现在在哪儿?”
    “......是雄性不育株啦。”
    侯光炯先是纠正了老郭的表述错误,接着转过身,对袁国粮说道:
    “小袁,你去把箱子取过来吧。”
    袁国粮道了声是,快步走到一旁,取来了一个用铜锁锁着的小铁箱。
    随后他从身上掏出一把钥匙,小心翼翼的将箱子开启,露出了内部的情景:
    这是一株已经被封装在透明塑料膜内的水稻样本,花穗处有着明显的裂口——裂口主要存在于左边,右边倒是相对正常。
    待箱子打开后。
    侯光炯轻轻捏着塑料膜将这株样本拿起,对老郭等人说道:
    “郭主任,这就是我们得到的那株样本了。”
    “你看,左边明显裂开的这个小头就是不育的雄株,里头是没有花粉的。”
    “右边的是发育正常的雌株,可以正常接收外来花粉进行培育,你看,这儿就是芽头。”
    老郭闻言凑上前看了几眼。
    果然。
    情况确实和侯光炯说的一致。
    左侧裂口显得很焉巴,内丝毫看不到哪怕一颗花粉。
    虽然他的专业是流体力学和航空航天。
    但水稻是雌雄同体作物,由雄株授粉生长这种知识他还是很了解的——他小时候还下田插过水稻呢。
    没有花粉的雄株就和没了那啥的男人一样,无法进行倾囊相授的教学行为。
    随后老郭用食指在小铁箱上随意的敲了两下,又对侯光炯问道:
    “侯主任,你们的具体配种方案做好了吗?——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杂交配种的方案似乎还挺复杂的?”
    虽然侯光炯此前曾经给过老郭一个杂交水稻的培育时限,但这更多是一种预期上的规划。
    想要真正把这种规划落实,显然需要更加详细的配种方案才行。
    老郭对于水稻杂交不太了解,但他在海对面的时候见过杂交玉米,知道这种方案的定制非常复杂——他就读的加州理工可是杂交玉米的重要实验机构来着。
    面对老郭提出的疑问。
    侯光炯轻轻摇了摇头。
    只见他一边小心翼翼的将样本放回箱子,一边解释道:
    “还没有,毕竟郭主任,我们才刚得到这株样本不久,很多东西都要从零开始研究呢。”
    “另外上头的态度落实估计也要些时间,只能说大致脉络我们有数,但具体方案显然是不可能立刻拿出来的。”
    老郭了然的点了点头。
    他猜也是如此。
    在今天之前。
    雄性不育野生稻的概念只存在于理论端,高层不至于说不重视吧,但也确实没把这件事摆的太过靠前。
    若非如此。
    袁国粮和周开达他们在发现植株的时候也不至于需要联系侯光炯,再拉上杨开渠这位老院士出面才能联系上首都了。
    如今杨开渠会出现在基地。
    一是因为雄性不育野生稻确实是他毕生的执念所在,他花了整整三十多年,就是为了寻找这种样本。
    哪怕人生只剩下最后几个月的倒计时,他也一定要亲自了却这桩心事。
    二则是.....
    他在用自己的余力,来为杂交水稻的价值进行‘增重’——一位即将撒手人寰的学部委员,组织上无论出于什么心理,都必须有所回应。
    而以首都那些大人物的战略眼光。
    只要他们能够初步了解雄性不育野生稻的概念,必然会立刻意识到这个项目的重要性。
    某种意义上来说。
    这种举动和古代臣子要撞柱明志是类似的,这种谏言除非昏君,否则君主肯定得表达关注。
    事实上。
    在原本的历史中。
    杨开渠老先生也同样用上了这种把自己作为‘筹码’的手段,方才让川省的冬水田得到了组织上的重视,其影响一直惠及到了后世的2023年。
    开渠开渠,人如其名。
    渠输活水,惠及苍生。
    “.......具体的方案还没有指定吗?”
    得到侯光炯的回答后。
    老郭沉默片刻,忽然转头看向了一旁的徐云,对他问道:
    “既然如此,韩立同志,对于杂交水稻的育种方案这块,你有什么想法或者意见吗?”
    唰——
    话音刚落。
    侯光炯、袁国粮和周开达等人的目光,便同时锁定了轮椅上的徐云,脸上也齐齐露出了一丝意外。
    说实话。
    老郭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