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一章 历史:再踹下去老子屁股上都是鞋印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炯没有说话。
    徐云便抖动了两下左手食指,解释道:
    “第一种基因是花粉致死基因,它在花粉或配子体中,会使花粉或配子体致死。”
    接着又抖了抖右手食指:
    “另一种基因呢,则是育性恢复基因,这是一种显性基因。”
    “只要有该基因,则孢子体可以产生花粉,个体表现为可育。”
    “您仔细想想,如果在雄性核不育系中引入育性恢复基因和花粉致死基因,那么会出现一种什么情况?”
    侯光炯再次一愣。
    过了数秒钟。
    他忽然童孔一缩,一把从桌上拿起纸和笔,在算纸上急匆匆的书写了起来:
    “假设雄性核不育系是rr,育性恢复基因是r,花粉致死基因是f......”
    “那么后代就会有f-r型和f-r两个类型......”
    “再然后......”
    “妈耶?!”
    写着写着。
    侯光炯的笔尖瞬间一顿,整个人骇然的抬起头,看向了徐云:
    “韩立同志,你说的这个方法...可以筛选优质基因?!”
    徐云重重点了点头。
    与此同时。
    他还不动声色的瞥了眼一旁同样震撼的袁国粮。
    大老,请原谅我的抄了波作业or2......
    众所周知。
    袁国粮他们后来培育出的杂交水稻,严格意义上来说全称是‘第一代杂交水稻技术’。
    这种技术的亩产量不低,但却存在不稳定的情况,在初期的种植过程中其实是遇到过一些歉收情况的。
    因此经过改良。
    袁国粮团队又先后优化出了第二代杂交水稻技术,以及如今最先进的......
    第三代杂交水稻技术。
    这个技术的原理其实也挺简单。
    就是徐云上头说的那样,在育种过程中引入花粉致死基因以及育性恢复基因。
    也就是在雄性核不育系rr中引入与花粉致死基因f,以及与f紧密连锁的育性恢复基因r。
    如此一来。
    就可筛选获得可育的新型保持系,也就是f-r或者f-r。
    但这仅仅是概率上的情况而已。
    实际上。
    其中的f-r型花粉由于含花粉致死基因而不能存活,因此该保持系只会产生......
    r型花粉。
    与此同时呢。
    该保持系f-r/r自交,又可以生产两种不同基因型的后代:
    f-r/r型保持系、rr型不育系。
    整个过程中。
    花粉致死基因会使带有外源育性基因的花粉致死,使杂交后代中不含转基因元件。
    也就是直接避免了转基因食品的撕逼。
    换而言之。
    这是一种运用了转基因技术原理,但实际上又不含有转基因的神奇技术。
    根据后世的实际验收情况。
    这种水稻培育技术会使杂种优势资源利用率达到95%以上,远远超过一代的39.7%。
    只能说在种地这块,兔子们真的是天赋异禀......
    视线再回归现实。
    此时此刻。
    听到徐云的这番介绍,侯光炯的心中已然被一股发现新世界的惊喜给充斥了。
    把基因细分成两种?
    这tmd也行?
    但很快。
    侯光炯便将这股震撼收敛了些许,沉思片刻,对徐云问道:
    “小....小韩同志对吧。”
    “不得不承认,你提到的这个理论确实很吸引人,但是我们要怎么样才能把两种基因分离出来呢?”
    “毕竟dna双螺旋结构提出才十年不到,以咱们现有的技术似乎很难做到这点吧?”
    “没错。”
    徐云闻言很坦然的点了点头,开口道:
    “目前的科学界确实不存在可以定点分离基因的技术,但是....咱们可以自己搞嘛。”
    “当年风灵月影社团内曾经出现过一个叫做艾斯·亚波的科学家,此人很喜欢搞一些嫁接实验。”
    “他曾经提出过一个想法——能不能利用电泳的方式将碱基反应中存在的片段测序,然后通过聚丙烯酰胺这种物质对它进行定位呢?”
    “如果能把花粉致死基因定位分析出来,那就可以通过农杆菌介导至水稻的t-dna了.......”
    dna。
    这玩意儿被发现的时间其实很早很早。
    早到1869年的时候,便被一位名叫弗雷德里希·米歇尔的医生发现了。
    但它却要一直到二战之后,才真正开始被生物学界注意并且产出成果。
    例如在八年前。
    沃森才刚刚发现了dna的双螺旋结构——这个过程还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