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四章 惊变!(6.4K)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向太后病逝的消息来的极其突然。
    除了个别知情人士外,绝大多数人都未曾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
    这个消息犹如一场倾盆大雨一般。
    为这个本该如同夏日般酷热的大宋都城,带来了一丝生活上的凉意。
    比如最热闹的御街上不少店铺关起了门。
    朱雀门外检查往来的士卒数量却增加了不少。
    表情肃杀,不苟言笑。
    本该热热闹闹的汴京夜市也骤然清冷了下来,由宵禁取而代之,画舫酒肆一律不准开张。
    张三还告诉徐云。
    原先计划在五天后开始的另一场蹴鞠比赛,也被动性的无限延期了。
    整个汴京不准屠宰牲畜、不准婚嫁。
    京内各寺院还得累计鸣钟一万次.....
    基本上可以这样说。
    向太后下葬前的这两个月里,整個汴京城的财政收入最少要亏损七成以上。。
    而更令人感到压抑甚至恐慌的,还是另一件事:
    眼下时值八月初,宋哲宗赵煦故去的时间点则是......
    公元1100年2月23日,将将好五个月前。
    先前曾经提及过。
    根据《礼记·王制》的规矩。
    天子去世后要七日而殡,七月而葬。
    宋朝天子的下葬时间要早一点,普遍在三到五个月左右。
    而根据《宋史》卷18《哲宗本纪》记载:
    “三年春正月辛未,帝有疾,不视朝。……己卯,帝崩。”
    “四月己未,上谥曰钦文睿武昭孝皇帝,庙号曰哲宗。……八月壬寅,葬于永泰陵。”
    根据1100年8月农历阳历对照表可以查出,八月的壬寅日是25日。(参考网站wannianli.tianqi./rilibiao/1100/)
    没错!
    在眼下这个时间点......
    宋哲宗也还没下葬呢。
    先帝下葬前旬月不到,太后突然驾崩。
    这种情况你搁在哪个封建王朝里,都绝对不是个好兆头,对王权无疑是一种冲击。
    而除了“天数”以外,还有一件“人事”也相当凑巧:
    由于当初在向太后面前公然说过‘端王轻佻’的缘故,章惇在五月份已经上表请辞了宰相之职。
    虽然赵佶没有同意他的请求,但到了眼下的八月,章惇已经居于僧舍,不理政务了。
    第二位宰相韩忠彦要到明年六月才能上位,也就是说......
    目前的大宋朝廷,是没有宰相坐镇的!
    因此老苏这位前任宰相的临时府院,在这几天里顿时就热闹了起来。
    这位致仕的四朝元老,再次被动的返回了大众视野中。
    ...........
    半个月后。
    “哎......”
    在送走了一位来自吏部的员外郎后。
    老苏拖着有些疲敝的身子回到客厅,对身边的宗泽道:
    “汝霖,这是今日第几位到府的客人了?”
    宗泽这段时间原本在等着自己的任命回牒,不过眼下出了向太后这桩子事儿,他的任命自然被无限期延迟了。
    因此在徐云的搭线下。
    这位与老苏有过师徒缘分的‘宗爷爷’便暂居在了苏府,帮助老苏处理一些公文上的事儿。
    几日的配合下来,老苏发现宗泽的能力要比印象中的强少许多。
    一些想法虽然比较尖锐稚嫩,但却也颇有几分新奇与道理。
    因此在一些场合便将他带在了身边,充当起了文秘,顺便承接迎来送往。
    听到老苏的问话,宗泽很快答道:
    “回老师,这是第七位了。”
    老苏微微颔首,伸手揉了揉肩膀,忽然想到了什么,又问道:
    “对了,小王他人在哪儿?”
    “似是在书院里给李姑娘上课。”
    “简王殿下呢?”
    “殿下依旧未至。”
    老苏的眉头顿时皱了起来。
    此时距离向太后薨殂已经过去了快半个月,太后的遗体早在七天前便行了大殓入棺。
    小赵并不是向太后的亲子,理论上来说多多少少都能出宫一两趟才是。
    随后他沉默片刻,叹了口气,道:
    “汝霖,随我去见见小王吧。”
    宗泽恭敬道:
    “是。”
    可惜徐云不在现场,否则让他听到老苏这句话,多半会庆幸自己还好没拿姬姓做马甲。
    随后老苏带着宗泽复行了一段路,二人很快便来到了三人课堂的那个院子里。
    结果刚一靠近院落门口。
    老苏耳中便传来了徐云的声音:
    “李姑娘,今日我们的辟谣小课堂讲的是一对动物,鸳鸯。”
    “古人们认为鸳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