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项目代号......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任命?”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考虑靶向药的时候费了些脑细胞的原因。
    徐云在听到这个词的第一时间,并没有反应过来袁国粮的意思。
    但是很快。
    双脚早就离地的他智商便重新占领了高地,整个人顿时瞪大了眼睛,诧异的对袁国粮问道:
    “袁老师,您说的莫非是杂交水稻项目的任命?”
    “没错。”
    袁国粮带着笑意点了点头,又看了眼床上的杨开渠,发现他没有多少睡意后才详细解释道:
    “大概三天前吧,农业部的鲁城同志通过电话与我和老周进行了一次交谈。”
    “然后昨天下午,一封来自家里的任命便下发到了基地,给我和老周分配了任务。”
    袁国粮口中的鲁城同志是农业部的二把手,也是后世一位很知名的农业领导人,对我国的农业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当年各地用了金坷垃,亩产一万八千八的时候,鲁城是为数不多坚持强调不要放卫星的领导。
    后来鲁城还当了农业部的一把手,说明组织上对他是非常信任的。
    说罢。
    袁国粮便从身上取出了一封信,将它递到了徐云面前。
    徐云顺势双手接过。
    这封信的信舌处没有粘胶水,很明显是起到一个保护壳的作用,于是徐云便直接开了信,从中取出了一张堆叠的整整齐齐的白纸。
    摊开白纸后。
    一行红色的字体便出现在了徐云面前:
    《农业部关于成立杂交水稻特别育种小组的指导意见兼立项书》:
    【众所周知,水稻是我国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杂交水稻更是极具前景的综合性品类,其潜力甚至超过了杂交玉米】
    【.为进一步提高水稻制种质量和产量,促进全国水稻制种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现决议成立以鲁城同志为领导的杂交水稻特别育种小组】
    【.现将小组领导成员名单通报如下:】
    【项目负责人:鲁城】
    【特别顾问:侯光炯】
    【组长:袁国粮、周开达】
    【组员:某某某.】
    过了片刻。
    徐云有些感慨的抬起了头。
    这配置可真称得上天团了.
    小组名单中的鲁城主要负责项目的统筹,这类大佬基本上不会参加或者说插手具体项目,他们挂名的目的是为了让项目更好的落实。
    配置越高,就代表着组织上对项目越重视。
    至于特别顾问侯光炯则是华夏最早的一批学部委员,顶尖级别的农业与土壤学家。
    同时他场外的身份还是袁国粮的老师,于情于理都合适作为顾问进行指导。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嘛。
    虽然袁国粮和周开达后来都取得了丰碑级的成绩,但目前他们依旧只是三十出头的小年轻,肯定是需要有人为他们引引路的。
    实际上。
    如果不是因为杨开渠身患绝症,顾问名单上也能见到这位大佬的身影。
    换而言之。
    整个项目的实际执行人就是袁国粮和周开达,没有外行插手,没有关系户镀金,加上最大的领导权.
    实话实说。
    在体制内这已经是极其舒服的项目配置了,属于很多被组员为难过的人看到都想说句V你50让我玩的情况。
    随后徐云看了眼袁国粮,有些好奇的问道:
    “袁老师,组织上为什么这么快就立项了?是有啥特殊情况吗?”
    徐云确实有些费解。
    要知道。
    整件事的发展契机,乃是此前进行的黑水虻捕捉项目——当时百色专区靖西县的王恩生等人奉命带队前去寻找黑水虻聚集地,准备捕捉黑水虻给221基地作为蛋白质的摄入来源。
    结果在发现黑水虻聚集地的同时,王恩生他们发现了一株特殊的水稻。
    于是随行的八桂昆虫所副所长陈书同便将水稻带回了研究所,没想到恰好遇到了参加教师培训的袁国粮和周开达。
    接着认出了这是天然雄性不育株水稻的袁国粮连忙联系了杨开渠和侯光炯,两对师徒连夜被组织“运”到了221基地找徐云鉴宝,这才有了后续的诸多事宜.
    而此时距离袁国粮他们抵达基地也就过去了两个多月,没想到组织上这么快就决定成立水稻育种小组了。
    袁国粮闻言则望向了身边的周开达,朝他打了个眼神:
    “老周,这事儿你来说吧。”
    周开达点了点头,对徐云说道:
    “徐顾问,这其实也是个巧合——之前咱们不是和毛熊那边达成了可乐换冬小麦的约定了吗?”
    “然后最近组织上的领导们发现这种贸易会影响华夏币汇率,加上国际形势说变就变,于是便加快了项目的立项速度。”
    “毕竟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