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一章 艰难踏出的第一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韩立同志,只要靠转动就可以区分了——熟鸡蛋转的时间长,生鸡蛋时间短。”
    “答案正确。”
    徐云抬头看了眼这个未来想给自己介绍孙女的大佬,心中琢磨着要不要在这个时空给他留点难以磨灭的印记,但嘴上还是正常问道:
    “那么原因呢?”
    “.......”軁
    周绍平被徐云的目光瞅的有些发憷,不过还是老老实实的给出了答案:
    “因为熟鸡蛋的蛋壳和鸡蛋本体....也就是蛋黄蛋清基本上固定在一起了。”
    “而生鸡蛋的壳和蛋是分离的,旋转过程中壳和蛋有相对运动,所以生鸡蛋输入的能量很快就内耗掉了。”
    “能量内耗的快,生鸡蛋转的时间自然就短了。”
    “宾果。”
    徐云下意识就想打一个响指,奈何想抬起手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压根动不了,便只能默默叹了口气:
    “很好,接下来我们再把话题回归现实。”軁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我们把高塔看做是鸡蛋的壳,在风力相同的情况下,要怎么样才能快速把能量给消散掉,从而停止‘转动’呢?”
    听到徐云这番话。
    周绍平等人顿时一愣。
    过了片刻。
    周绍平第一个反应了过来。
    只见他骤然睁大了眼睛,死死的盯着徐云:
    “韩立同志,你的意思是.....”軁
    “我们可以给这个鸡蛋的内部,增加一个可以尚未固定的蛋黄蛋清?让风力尽快被内耗掉?”
    徐云朝他挑了挑眉,夸赞道:
    “孺子可教也。”
    周绍平的呼吸顿时急促了起来。
    徐云所说的例子很好理解,因此很快,就连乔彩虹都大致明白了他的想法。
    小半分钟后。
    完整思考了一遍可行性的郑涛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角,对徐云问道:軁
    “韩立同志,你说的这个方案....有什么正式名称吗?”
    徐云朝他点了点头:
    “有,它的名字叫做调谐液体阻尼器。”
    喜欢玩亚索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地面上感觉到的微风到了数百米的高度,风速能达到数十米每秒。
    等到了三百米的高度。
    风的作用可使摩天大楼每平方米承受8公斤的力,使大楼产生明显的振幅。軁
    更严重的是。
    风绕过摩天大楼之后,会在大楼后面形成不对称的漩涡。
    漩涡从大楼两边交替脱落时,左一下,右一下,会作用于大楼一个周期性的力,引起大楼振动。
    当风力达到某一程度,大楼可能会发生共振。
    这种情况下。
    大楼的晃动幅度会越来越大,甚至.....
    倒塌。軁
    因此长久以来,人们设计了很多种可以避免共振的方法,用以保证大楼安全。
    比如说利用不对称形体、斜交网络桁架结构等等。
    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
    大概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建筑行业出现了一项影响深远的新兴技术。
    那就是.....
    阻尼器。
    最早的阻尼器就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块,当建筑物在风的作用下晃动时,风阻尼器会像钟摆一样运动。軁
    风把能量传给以建筑物,建筑物又把能量传给质量块,质量块会以与大楼相反的方向晃动。
    质量块与建筑物之间的液压缸通过摩擦等方式将机械转化为热量释放,因此建筑物的稳定性得以保持。
    这项技术出现的时间相对较晚,传入国内的时间就更别说了。
    国内阻尼器的概念真正进入公众视野并且得到广泛传播,大概要在2021年7月前后。
    当时台风烟花袭击魔都,有华夏第一高楼之称的中心大厦开启了防风抗台手段。
    其中最有名的,便是有着“魔都慧眼”之称的巨型阻尼器。
    这个阻尼器由一个重达1000吨的质量块和吊索构成,它与主体结构的共振,能消减大楼晃动。軁
    在烟花袭击魔都当天。
    这个词条甚至占据了热搜榜一很长时间,第二是汪峰发新歌。
    另一个可以体现阻尼器属于新兴技术的数据,则是阻尼器的应用场景:
    即便是在2021年。
    整个魔都装有巨型阻尼器的摩天大楼都只有两座,分别是中心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羊城甚至一座都没有。
    当时网上还冒出了一个梗。
    说是因为羊城黑人较多,所以才没有阻尼器......軁
    咳咳,言归正传。
    实际上。
    除了发展较晚外。
    阻尼器的类别也有很多。
    比如它可以分成质量调谐阻尼器、调谐液体阻尼器、黏滞阻尼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