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八章 当今:我太难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薛宝钗突然毕业,在女学学生中引起小小震荡。
    实在太过突然,叫她的一干同学感觉不真实。
    要知道,女学上下对于薛宝钗,可是寄予厚望的。
    上到山长夫子,下到同学学妹,对薛宝钗相当友善,也很看好她的前程。
    实在是,薛宝钗不仅学识惊人,而且人缘好得出奇。
    小小年纪,就有八面玲珑的交际手段,相当的了不得。
    同为女学顶级学霸的林黛玉,学识可能比薛宝钗更甚一筹,可在人缘上就要差远了。
    能和林黛玉说上话,并且有诸多交流的女学学生,数量并不多,林黛玉交朋友也是看眼缘和人品的。
    不过,只有女学学生中的佼佼者知晓,薛宝钗突然毕业,似乎得到了重要的任务。
    薛宝钗离开时,隐晦的暗示过,她们以后也有这样的机会。
    林黛玉,三春和史湘云立即反应过来,应该是她们心中猜测的那般。一时颇有些兴奋。
    反正以后可能还有见面,甚至一起共事的机会,自然没那么多的离别愁绪了。
    很快,薛宝钗就消失在女学学生的交际圈子里。
    后面,甚至都很少听闻她的存在,也不知道究竟去哪了?
    此时的薛宝钗,已经搭乘自家海船,经过一段时间的海上航行,顺利抵达了那处距离高丽不远的大岛。
    到了地方之后,她立即接手了大岛港口码头的管理权。
    也不知道她确实是这块料,还是本身气运足够,到了地方并没有水土不服的状况。
    等开展工作后,更是一路顺风顺水,几乎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差池。
    有了中原地域源源不断的物资和人员支持,只是花费了短短半年时间,薛宝钗就主持修建了一个简陋的港口,能够停泊远洋海船的那种。
    有了港口之后,大岛的开发建设速度陡然加快。
    当然,期间自然少不了一些不忍言之事,迁移过来的百姓也有三分之一左右出现水土不服状况,伤亡差不多足有数百。
    可饶是如此,薛宝钗的表现依旧亮眼。
    狠得下心,同时也低得下身段,一番恩威并施的手段下来,她的影响力绝对叫刚刚上岛的存在咂舌。
    在写给贾蓉的书信里,薛宝钗大胆保证,只要再给他大半年时间,足以让大岛这边做到部分自给自足。
    若是还有余力出海捕捞的话,一年之内就能达到自给自足的程度。
    对此,贾蓉自然十分满意,给足了薛宝钗信任。
    他根本就不担心薛宝钗可能鸠占鹊巢,她没那么的胆子,也没有那样的实力。
    开玩笑,在现代时远洋都是相当犯险的事情,更别说眼下时代了。
    可以这么说,一艘海船就是一个不弱的战斗单位。
    海船上的船员,随时都能化身战斗力不弱的战士。
    另外,已经上岛维持秩序的人马,清一色都是宁府手下,
    不说忠诚度有多高,起码不会轻易跟随薛宝钗胡乱折腾。
    上岛的流民百姓虽然数量越来越多,可单单就是安置他们就是一个不小工程,想要将他们彻底组织起来更不容易。
    薛宝钗本身以及手下,可没有什么军事方面的能力。
    更别说,大岛和外界的联系,全部需要海船。
    同时,还需要海船隔绝和高丽之间的联系,避免引来高丽官府势力的注意和干涉。
    总之,薛宝钗那边的情况一切良好,就连往来大乾和大岛的航线都是风平浪静。
    而大乾这边的船队,有了大岛这个落脚点,往来高丽贸易越发频繁。
    甚至有的勋贵家族,已经打算在大岛的港口区,修建仓库作为贸易中转。
    如此一来,大岛的发展几乎可以用日新月异形容。
    而且以大岛跳板,甚至能够辐射倭国,一些有长远眼光的勋贵大佬,一个个眼珠子都羡慕红了。
    不说薛宝钗如何在外海大岛意气风发,大乾这里真的进入了小冰河时期。
    就是夏天的气温,都比以往要低上不少。
    气候异常,自然导致庄稼的生长不那么顺利。
    就算是没有天灾祸祸的地儿,粮食减产也是必然事件。
    到了夏天,北方的粮食价格已经蹭蹭蹭往上涨了。
    就算朝廷想了不少办法,可架不住官商勾结更加猖狂,根本就拦不住。
    贾蓉在这时候,做了一件在旁人看来,很傻缺的事情。
    就是以宁府女学的名义,将之前女学学生们整理好的,农田水利建设合理规划一书,直接刊印发行天下。
    一时间,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不管里头的内容如何,贾蓉做这样的事情,就被不少权贵大佬评价一声脑子有问题。
    而仔细看过书册内容,并且对于农田水利有一定了解的存在,看过书册后顿时如获至宝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