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海边夜谈 吐蕃见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等的天涧。地势高耸,凡是中原人一来此地就会突发各种疾病,就算是他们这些修习道家养生导引术的人,也都有各种不适。
    好在他们适应的快,不然恐怕不死去几人是过不去的。
    现在的高原显得较为平静,自从吐蕃大相禄东赞攻取天竺一国后,就开始了休养生息的策略。此时松赞干布不能理事,由其子监国,禄东赞辅政。
    虽然有很多手握兵权的将领不满,但在禄东赞的手腕下不得不蛰伏。
    “道主,吐蕃大相前来迎接我们了!”
    一名年轻道士来到张少陵身边说道,道主,是道家个脉赋予张少陵的称呼,是西行传道的身份。这既是荣耀也是责任。
    成,则是真正道主,必将成为道家大功臣。败则一切皆休.
    “吩咐下去,全部下马迎接!”
    “谨遵道主之命!”
    很快,远处传来阵阵马蹄声,数百骑兵在草原上疾驰的势头不是所有人都能淡然处之的。但张少陵却淡然地看着迎面而来的骑兵,甚至还有时间整理自己的道袍!
    其余众人虽然心中有些忐忑,但看到张少陵的举动突然平静下来。
    远处,头发已经花白的禄东赞正好看到了这一幕,心中不由暗赞,好一个少年道人。
    在中原他曾见过不少道人,刚开始以为不过招摇撞骗的,但随着接触日深,这才明白自己的浅薄。
    道教是大唐的国教,虽然并无多大权利,但却地位尊崇。大多数道士都是学富五车,学究天人的人才。他们不光精通道家典籍,还治病救人,习武,学文,可以说,只要有点名气的道士,都是一个个在他看来的大才。
    “吁~”
    “止!”
    禄东赞高举右手,数百骑兵嘎然而止,这一幕让一众道士看到后也不由点点头,心道:还算的上是精锐。
    但也就止于此了,和大唐的真正精锐相比,还差的远呢。身为大唐道家各脉的嫡传,哪个不是地位尊崇?见过大唐精锐不算什么大事。
    禄东赞下马疾步走来,直奔张少陵。
    “这位道长可是张少陵道长当面?”
    禄东赞的一口流利的长安话并没有让众人感到吃惊,在他们翻阅的信息中,对于这位的来历和经历都知知甚多。
    张少陵打了个道家的礼解,优雅而又庄重,让禄东赞侧目不已!
    “正是贫道,此番途经吐蕃,为大相带来不少麻烦,本想当面致歉,却不想大相竟然亲自出迎。贫道不胜感激,在此谢过大相了。”
    “无量天尊!”
    禄东赞对他们显得极为热情,连连摆手道:“道长却是多虑了,数年前本相和你大唐郕国公携手大战大食,吐蕃,大唐两国也算是有盟友之义。并且在中原时多曾听闻道家之思想,也曾拜访过袁天罡道长和李淳风道长。但可惜缘悭一面,这一别却是有了十年之久了。”
    他看了眼张少陵身后众人,眼中露出一丝金光,恨不得将这些人全都绑回吐蕃。但最终还是忍住了,道家西行的消息他一早就得知了。毕竟又是龙虎山道家聚会,又是大唐皇帝下旨,这件事早就闹的沸沸扬扬。吐蕃是大唐的邦交之国,在长安可是有着大使馆的,虽然机密的消息很难得知。但相这种众人皆知的消息,却是早就传了回来!
    “哦?却不想大相还和师叔祖和师叔相识?”
    好似看到了禄东赞眼中的疑惑,张少陵笑道:“好叫大相知晓,我道家缘出一脉,只是后来理念不同,所以分为多家道脉,但却都是一家人,所以.”
    禄东赞恍然大悟,不过这些不是他关心,而是有些期待道:“不知道长要在吐蕃停留多久?要是不急的话,可多留些时日。如果方便,不知可否在吐蕃传道?”
    要是其他教派来吐蕃,他恨不得以前十二个时辰全都跟着,生怕他们闹出什么幺蛾子。但中原的正统道家却是不同。他们乱世下山辅佐君王底定天下,盛世入山林修行。这样一个只会给你带来好处而没有坏处的教派,怎么能不让人喜欢?
    “这”
    张少陵面露迟疑,但这恰恰让禄东赞大喜,只要没有直接拒绝,那么就还有机会。要知道这些人可都是道家的各脉佼佼者,在中原都是数得上的人才,他不期望全都留下,但留下几个他都能高兴的睡不着觉。
    这些人精通各行各业,通识文字,学识过人,正是现在吐蕃想要的人才啊!
    现在松赞干布命不久矣,小王还小,要是不能尽快压服那些人,怕是到时又是一场动乱。
    而这些人就是他应付其他人的办法,这些道人在吐蕃无依无靠,但有本事过人,一旦想要在吐蕃传教,必然会依附于自己,加上这些人又是大唐人的身份,那些人必然忌惮,不敢乱动。
    至于会不会被窃取机密?笑话,吐蕃现在有什么机密可言?一清二白之下,除了一群莽夫,还有什么?
    更何况这些道人是来传教的,并且不只是吐蕃,或者说吐蕃根本就不是他们的主要目标。只要有这个前提,他们就不会成为敌人,而是盟友。
    “你看我,诸位初次到吐蕃,本相已经备下酒宴,为诸位接风洗尘,走,我们边走边说!”
    禄东赞拉着张少陵的手腕就朝前走去,张少陵无奈,朝众人点点头,示意大家跟着!
    众人骑上马,也不急着走,而是慢悠悠地在草地上前行。
    “道长和郕国公可相熟?”禄东赞道。
    “嗯,算是跟着郕公学习了一段时间!”张少陵也不否认,实在是郕国公姬松的名头在这里太好用了。
    在中原还不觉得,但在边军以及域外,那可真是如雷贯耳,就没有人不知道的。对于郕国公的事迹大家更是张口道来。
    “哦?你是郕国公的学生?”
    张少陵摇头道:“不算是,只是郕公辞官南下来龙虎山之际,跟在身边聆听少许,不敢以学生自居。”
    “说来郕国公算是在下的师叔一辈,在出大唐之前,被道家各脉公认,并排下辈分,取道号玄微,是为玄微山人!”
    “并且贫道西行之事,也是颇受郕公开悟.“
    对于张少陵后面的话禄东赞根本就没听进去,当听到姬松辞官,他当即大惊道:“这是为何?郕国公年纪轻轻,岂能辞官?难道是朝堂排挤不成?”
    “为什么本相没有得到消息?”
    按理来说这么大的事情大使馆怎么可能不清楚?但现在他却一点消息都没有。
    “确实如此,郕公在大堂影响颇大,如若突然辞官必然引起动荡,所以朝廷只是在重要公文中提到,却并没有公布天下。大相不知却是不足为奇!”
    “至于为何辞官.或许是郕公厌倦了吧!”
    禄东赞沉默了,厌倦了吗?或许吧,想起那个令自己都俯首的人,宛如天人的般的风采,他实在想不出除了这个理由还有什么?
    至于逼迫?呵呵,他相信这个世界上还没有真正能逼迫哪位的人存在!
    (本章完)
    yetianlian.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