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我叫智瑶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簋里已经在散发香气,掀开盖子一看,羊肉呈现灰白色,看上去卖相其实一般。
    香气是中药材混着肉香,闻起来没有多重的羊膻味。
    智氏家大业大,由于晋国卿位家族位比列侯,作为在晋国有卿位的智氏,吃饭的时候能够使用鼎来盛放食物的呢!
    比较关键的是,哪怕智氏再是家大业大,智瑶不努力改善伙食的话,家里的食物不是直接白水煮,便是各种烂炖,要么就是吃烧烤了。
    智瑶亲自放了适当的盐巴进入青铜簋,琢磨着再炖上半刻钟也就差不多了。
    晋国有盐池,只是那处盐池分别为智氏和魏氏各自掌控一半。
    好些没有盐池的列国,他们一般是向晋国或齐国采购盐巴,大多数则是向齐国进行采购。
    没办法的事情,晋国的盐池出产的盐光是供应本国就已经很拮据,遑论对列国贩售?因此晋国称霸只是向列国收取保护费,不像有盐铁之利和纺织业极其发达的齐国在称霸时可以对列国搞经济掠夺。
    智瑶对自家出产的盐巴其实很嫌弃,看上去灰黑灰黑,并不是细小的颗粒状,大小跟砂鹅石差不多,压根就是简直了!
    他琢磨着,什么时候找机会去亲自去盐池那边,好好地研究一下制盐的改进。
    “公孙,盨(xu)亦加热。”
    盨又是个什么玩意?它是青铜材质,椭圆口,有盖,两耳,圈足或四足。
    智瑶让人拿来早早磨好的麦粉,又说道:“取来蜂蜜。”
    其实有白糖最好,问题是春秋时期没有白糖!
    这一下需要智瑶亲自来做了,原因是目前蜂蜜算是战略级别的资源之一,并且收集相当困难。
    蜂蜜为什么是战略物资?因为制作很多青铜器需要用到蜡。
    在春秋早期,制作鼎的技术很多列国都有,难的是收集蜂蜡。这个是好些诸侯统治的疆域就那么大,他们又没有养蜂的技术,获取蜂蜡全靠大自然,没有能够收集到足够的蜂蜡怎么制造青铜鼎呢?
    所以,某个列国制造出了一个大鼎,他们光是邀请其他列国来参观,立刻能达到一种震慑效果:你们好好瞧瞧,俺的领地很大,能收集到足够的蜂蜡来制造大鼎呢!不要惹俺啊!
    智瑶倒了一些蜂蜜进入陶碗,再倒进一些煮沸之后冷却的水,用竹筷慢慢搅和稀释。
    和面则不是小胳膊的力气能办到,需要大人来做。
    台狐看着智瑶将弄好的蜂蜜水倒在麦粉上面,得到示意进行和面。
    也就是老智家了,要不然以为随便哪个家庭都有青铜簋和青铜盨的吗?即便是有,谁会直接拿它们用火去烧。
    盨被倒进去了一些油开始加热,等面和好就能开始弄麦饼了。
    “煎饼呀,没有植物油,动物油也可以的啰。”智瑶心想。
    一直到从远古到春秋,动物油称霸,植物油要到战国才出现了。
    《周礼.天官.应人》曰:凡用禽兽,春行羔豚,膳膏香;夏行腒鱐,膳膏臊;秋行犊麤,膳膏腥;冬行鱻羽,膳膏膻。
    所以,春秋时期称呼“油”要叫“膏”。
    到战国才开始广泛使用植物油的原因是技术得到发展,可以使用新发明的工具去磨油。
    麦饼怎么做?这个不用智瑶去教,春秋的人们本身就会烹饪麦饼,只是非一般人能吃得到。
    “瑶,作甚?”
    专注看煎饼的智瑶听到声音才转身,看到自己的父亲智申脸色不是那么好看。
    “祖、大人皆操劳,瑶不忍,制佳肴,添为晚食。”
    祖当然是指智跞这位爷爷。
    大人则是智申这位父亲。
    春秋父亲可以称呼大人,也会称呼大大,民间一般用阿父。
    事实上,一直到有明一代时,“大人”就是父亲的意思,后面才演变成为对官员的敬称。
    另外,春秋时代哪怕是贵族,正餐也就两顿,一日三正餐是不存在的。
    当然,贵族饿了随时都成吃点糕点、零嘴之类,一般到下午时分就是用餐点的时分。而普通人再饿也是硬挨着。
    所以,下午茶之类的玩意,诸夏很早就有了,当作稀松平常的事情,没有刻意搞出什么特别的仪式感罢了。
    现在智申可算知道智瑶这一段时间收集各种食材为哪般,一个愣神之后心里泛起了舔犊之情,脸色变得柔和。
    “且随我来。”智申柔声说道。
    智瑶能怎么办?他只能照做。
    贵族讲礼仪,小辈早上要请安,夜幕降临吃饭之前也要对长辈问安。
    智申一样是小辈,除非不在家中,要不然每天都是由他带着智宵和智瑶去向智跞问候。
    老智家真的是一个大家族,只是庶出非但没有资格请安,连带平时生活也跟嫡出不在同一个区域,一起吃饭更是没有的事。
    另外,吃饭的时候,家中男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