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2章:提前进入南北朝?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国必然发兵北上进行复仇。
    看楚国新任令尹的一些举动,摆明了就是在为战争做准备,楚国与原国新一轮的大战爆发,也许就在下一刻了。
    智瑶又说道:“越国频繁刺探莒国,或将用兵莒国。”
    韩庚问道:“越国攻打莒国,为躲避我等与楚国逼迫?”
    那个其实是越国既定的战略目标,显然想继续执行下去,并且越国君臣的打算被韩庚说对了。
    一些线报表明一点,越国重新开启了修筑城池的动作,再把夫差修运河的工程启动,看似在为了征讨莒国做准备,何尝不是勾践也有争霸的雄心呢?
    智瑶琢磨着,只要原军再一次大胜楚军,或许能勾引越国对楚国动手,否则一旦运河修好,到时候越国能做的选择就多了。
    其他国家使节提到的事情怎么解决,后面原国君臣交换意见,拿出了回应方桉。
    没有出错的话,接来下原国有很多硬仗要打,倒不全是真刀真枪的战争,邦交战场上的交锋会更激烈一些。
    “宋国乃是重中之重。”孙武近来比较少发表意见,每每提到一件事情就是关键。
    智瑶看向韩庚,说道:“司徒为使,出访‘商丘’。”
    老实说,韩庚一点都不想外出办公。
    局势变化太大,不止化家为国的智氏一大箩筐的事情,韩氏自家同样有一大堆事情亟待得到处理。
    然而,韩庚不敢拒绝,同时也没有拒绝的理由,甚至要表现出智瑶将这等要害大事托付的感激。
    没有人提起鲁国使节的事情,倒是郑国使节的请求被拿出来反复商讨了。
    郑国想要和平,原国君臣商议后决定赐予和平,就是做事手段不能那么直接,该要的好处不能少。
    并不完全是原国君臣贪婪,主要是想让郑国君臣体会到原国这边对和平的诚意。
    用敲诈的方式证明确实想要获得和平,不正是邦交的魅力之一吗?
    会议结束后,智瑶将韩庚、狐尤、钟全留了下来。
    “若楚君薨逝,析君必亲率大军北上,进兵路线当是郑地。”智瑶说道。
    析君是谁?就是公孙宁,也叫子国。
    这一位担任楚国令尹之后,有别于白公胜的强硬,采取了对内的软化态度,拿出了一套新制度,自此打开了楚国封君政治的路线。
    智瑶用“析君”去称呼子国,多少有点嘲讽的意思,原因是子国将“析”地周边的很多土地纳入名下。
    有权的第一时间给自己谋好处?子国真就那么干了,偏偏让楚国众贵族很是欢喜,一些本来死硬抵抗的叛逆,他们转变立场想当楚国的忠臣,看似一下子解除了楚国的内部危机。
    智瑶对韩庚、狐尤和钟全提出要求,务必抓紧时间备战,认为爆发战争的地方不会只有南部各处,西部和北部不能不防。
    “封君制度?看似解除了楚国面临的危机,着实也能让楚国在这一次爆发一波。实际上,子国这是为楚国挖好坟墓了啊!”
    那是以后的事了。
    智瑶很明白楚国这一次爆发,才是最应该重视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