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二十七 永熠王朝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黄不接的时候,那饿的夜里起来跑灶屋大缸喝凉水充肚子。
    “有年灾荒,还饿死了人。”
    年长的老者提起来唏嘘,他最小的弟弟就是饥荒饿死的,目光看着桌子旁站的俩小的,他那弟弟年岁就跟那男娃娃一般大,才四五岁,那时候饿的脑袋大身子骨小小的。
    “还是现在娃娃有福气。”
    “可不是嘛,赶集饴糖都能吃上咯。”
    “还是他阿爷疼娃娃。”
    孙阿爷就说:“谁家不疼自家娃娃,就是现如今地里庄稼多了好了,麦子卖了能换钱,地里土豆玉米能填肚子,这东西顶的结实,还放的久。”
    “这倒是,如今不怕青黄不接的时候了。”
    现在就是最穷最远的村子,不说家家户户富裕有余钱,起码是没饿死过人,一年到头能吃个饱饭了。
    茶水摊上聊着说着,有人先说:“好像远处来人了。”
    “来人就来人了,咱们也没占路道上,都在两边摆着呢,车马让他过。”
    州路宽广,是连接州城的主干道,时不时有商队过往,摆摊的都是小老百姓,自然不敢挡路,一般都是来得早了,往左右两边踩踏实的土路上,即便有些胆子大的,筐子、席子占个水泥路的边,不影响来往车辆的。
    都是有经验的。
    “不是,我瞧着这次不是商队。”要是商队还好,摊主高兴,有时候能留下来喝个茶,或是让他给把水囊填满了。
    “我瞧着好像挺气派的,谁家老爷出来?”
    这下有人看了过去瞧热闹,那队伍长长的看不到后头,前头骑着高头大马,就是走在旁边的下人穿的衣裳都气派,不像镇上老爷家随从仆人。
    孙阿爷拘着孙儿,小声说:“可不能高声说话乱跑,小心冲撞了贵人。”这骑马坐车的,他们可得罪不起,要是惊扰了人家马儿,拿什么抵。
    别说孙阿爷拘着孩子,就是赶集的村民们,这会声也慢慢小了,没刚才吆喝声响亮,等着贵人车马队伍过去再说。
    那车马队伍长长的,还装着大箱子,那箱子雕着花镶着黄铜,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用的物件,村里百姓哪里见过这等,有的看着心惊,纷纷避开些。
    “曾爷爷,这是镇上吗?”
    车厢里有道稚童声,马车窗户一张圆圆肉肉的小脸探了出来,又喊:“跳跳,你来看,好多东西呀。”
    于是一扇窗户露出两张小脸来了。
    黎大刚就听见热闹吆喝声,不过近了声却小了,听坨坨问,掀开帘子一瞧,这四处远处是庄稼地,还有错落的村子,不是镇上,这是——
    黎大也闹不明白,看着像村里,可这么热闹。
    “曾爷爷带你们瞧瞧看看。”
    孙阿爷是看着前头打头阵的壮汉叫了停,说是靠边休息休息,操的话音不是他们这边的,但也不难听出意思,应当是北面来的。
    队伍一停,赶集的百姓们有些惶恐,也有胆大瞧着看的。
    孙阿爷是个夫郎,还是个寡夫郎,拉扯儿子长大娶妻生子,胆子自是不大,拘着俩孩子护在背后,可小孩子不知道轻重厉害,知道没见过的好奇,在阿爷背后偷偷的望着远处的景。
    “阿爷,有个白头发的老爷爷。”
    “小声了些。”孙阿爷低声说:“莫说贵人的话。”
    花也瞧着,看到两个小男孩,比她弟弟狗儿大些,模样长得她就没见过这么好看的男娃娃来,不由看的痴了几分。
    中年富贵男人,掺着老者,前头跟着俩孩子,末尾几步跟这个样貌更漂亮贵气的男子来。
    这样气派,肯定不是镇上、府县的,怕是州城里也挑不出来。有走商的看着下来主人家们,心里暗暗称奇。
    今个撞见贵人,可是开了眼。
    “不扶着,我还走的动,坐了一上午了腰要坏了,我自己走动走动。”黎大跟周周说,他现在走路还利索着。
    黎周周便道:“那咱们在这儿歇会,我看什么都有,买了东西咱们做着吃顿午饭也行。”
    坨坨和跳跳可没在外头野地吃饭过,俩小只一听,坨坨眼睛咻的亮了圆了,跑去跟爷爷说:“爷爷,这里没桌子椅子,怎么吃饭呀?”
    “地里田头吃饭那可香了。”黎大摸摸曾孙儿脸蛋,人老了就爱回想以前,望着远处的田地,说:“以前曾爷爷干完地里活,就坐在田埂上吃饭,你爷爷给我送饭吃。”
    黎周周接话:“就跟在庄子外头烧的野炊一般。”
    不过今天肯定比不得庄子上布置的好,肉也不丰富,不过坨坨从小吃饭不挑,吃什么都香,这个随福宝了,跳跳也不挑贵的稀罕的东西吃,就是饭量浅一些,口淡,不爱吃肉。
    一说野炊,坨坨就高兴,小孩子都喜欢户外活动。
    “帐篷就不用扎了,找个空地,席子铺上就成了。”黎周周说,他们就是吃个午饭歇会,不用大费周章的。
    “对了,还有粳米没?蒸一小锅,我看跳跳和他爹得吃这个。”
    内院管家跟过来的,听了老板吩咐,当即记在心里,开始指挥忙起来了。先卸马车,护卫下人就买现成的吃,这边热热闹闹的,看着卖什么都有,老太爷是想吃农家饭,可不能真给吃农家饭。
    更别提还有成安伯和两位金疙瘩小少爷呢。
    管家交代完灶屋娘子,娘子们刚一路过来就看到两边摆的摊子了,早心里盘算做什么、怎么做,一人说:“我瞧着菜都水灵。”
    “还有野菜,姐姐咱俩转转?”
    “走,买菜买肉。”
    黎大坐在茶摊上,一看大家怕他,主动笑呵呵说:“我家回乡探亲的,这是我儿子,孙哥婿,还有两个曾孙孙。”
    “四世同堂,老人家您好福气啊。”大胆的便夸。
    黎大笑着点头,说起来:“这路边左右热热闹闹的,我俩曾孙孙刚还问我是不是到了镇上,这景我还是二十多年前在昭州见过,不过没这会热闹。”
    昭州那会修路,也是起大锅灶,修路的男人,做饭的妇孺。后来路修好了,去昭州城口的附近村里也支着茶水摊子,不过没这会热闹,连糖都有得卖。
    那会可没有。
    “这是我们附近七八个村子赶集呢,每月中两天,去镇上远,这集市方便,吃的喝的用的,连着布都有的卖。”
    黎大一听扭头跟周周说:“那确实是热闹,昭州那会没这个。”
    “是。”黎周周瞧坨坨和跳跳好奇,尤其是坨坨下来后东瞧瞧西瞅瞅,没见过世面的小宝贝,就跟康安说:“你带他俩逛逛去。”
    康安也不是爱聊天说话的,让康安带孩子溜达圈康安舒坦些。
    “去吧。”
    黎大也说,挥手让俩宝贝疙瘩去玩。
    “老太爷,您刚嘴里说的昭州,是不是就南边那个大昭州啊?”
    “大昭州?哈哈,现在这么叫了?是去了,住了十年,后头回来了。”
    “听闻昭州富饶,那边人人穿丝绸,吃饭顿顿鱼肉,走商的小贩过去一趟,那赚的一年嚼头就是够了。”这是小商贩,对大昭州好奇向往久已。
    这黎大可不知道,摇头说:“我去的时候昭州还不富裕,这都二十多年了,可不知道那边如何,想来是不差的。”
    “是不差。”黎周周道。
    其实也没说错,那边富饶开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