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故而,大汉这边一拉拢,轻而易举的就让他们点头了。
事实上,当王应看派去的人带着他的计划去窦建德的那边的人的时候,他们已经是一个接近断粮的状态了。
在此之后,大汉在大武的罗网分部虽然能够帮他们解决一部分粮食问题,但也同样不是长久之计。
这倒不是说大武的罗网分部供应不起这一万人的粮草,事实上,在各个罗网分部,大武分部绝对是最富的那个。
毕竟,罗网大武分部的负责人紫女可是在大武开了一座紫兰轩,不仅可以利用他收集情报,而且还可以解决资金的问题。紫兰轩,这可是如今大武相当有名的一座销金窟。
故而,罗网大武分部是有给他们解决粮草的本金的。
但是,一万人的粮食不是一个小数目了,而且还都是一直向天山山脉那边运送,偶尔一次还行,多来上几次的话,真以为大武的天武院是吃干饭的?
也正是因为如此,大武那边不可能等到大汉这边商量完毕之后才真正的行动。早在很久之前,大家商量妥当的时候,在罗网的帮助之下,窦建德的残余势力就已经沿天山山脉向大理那边移动了。
窦建德的残余势力缓慢向大理移动,王应看的人则是马不停蹄的联系王应看同一时间派去大理那边的人,等到那边点头之后,第一时间就将这件事情传回了大汉。
窦建德这群人,再怎么说也有一万多残兵败卒的。
说不好听点,这叫残兵败将,要是说好听一些,这些人要是重新整顿一下,那么重新恢复战斗力,也是正儿八经的一万兵马。
一万兵马,在大武皇朝之中,确实是没什么用,可如果跑到大理之内,那就是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了。关键是,这支力量是可以掌握在他们手中的。
短期来看,有这支力量相助大理,可以给赵匡胤找不自在。
而这一点,就是王应看做这件事情的目的了。
至于王羽、管仲他们,所想得到的并不是只是这么一个短期目标,还有长期目标。
从长期来看,这支力量如果能够趁此机会在大理扎下根来,等到王羽日后兵出河南,西伐赵宋或者东伐大的时候,完全可以让他们鼓动大理高层,在赵宋的背后给赵匡胤一些狠的。
在解决了中苍之后,对于大汉来说,原本的大苍势力范围之内,最大的敌人就只剩下赵匡胤的赵宋,还有轩辕黄的大炎了。
而这两家之间,至少目前来说,还是赵宋在各方面更加强大。
“大理夹杂于各皇朝之间,当可谓是夹缝中求生存!稍有不慎,恐怕就是一个鸡飞蛋打。”
“再则,大理此番出兵赵宋,待得赵宋与西苍之战结束之后,难免要出兵报复!大理国运,只怕堪忧!”管仲也开口了。
事实上,管仲和王羽以及姚广孝他们的想法是一样的,王应看既然都将这么一股力量给弄过来了,他们要么不做,要做就奔着更大的目标来。
不过,管仲想归这样想,可是,这个过程之中有可能遭遇的风险,他自然也会提前说出来的。
毕竟,真要是奔着长期目标来的话,那么,他们是肯定不可能任由窦建德残党自由发展的,还是要派出自己人将这支力量掌握在手中。
这样的话,才可以尽可能的让事情的走势保持在他们的掌控范围之内。
大理之地,位于几个皇朝的交界处,本身就情况复杂。
再则,那块虽然大大小小分布了十几个王朝,但却基本没什么实力。像大理王朝,在那十几个王朝之中,实力已经是排在前面的了。但是,就算是如此,也不过是达到了四小王朝的平均水平。
可是,随着天下越发动荡,这些小王朝已经失去了他们原本的作用,故而,那些皇朝势力很多已经不会像之前那样刻意留着他们了。
如大汉,不就把隔壁的四小王朝拿下来两个吗?
再则,这些王朝本身也受到了乱世的影响,不管是为了自保也好,为了发展壮大也好,相互之间同样是不同的吞并。
“夹缝之中求生存,这个人选,确实不好办!”王羽点点头道。
至于管仲刚才所说的那些风险,确实存在,但是,有风险才会有回报。这世上,哪有那么多不用冒风险就存在便宜的事情?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情始终风险不小,对于派去执行这些事情的人,这个要求可是相当不低。
这样的人才,大多数在大汉之中,地位都不低。如果要是真的折在那里的话,也确实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心疼的。
“诸位爱卿以为谷凌此人如何,可否担当重任!”
要不是王羽突然提及此人,这位曾经的科举探花郎,在场之人,都几乎要忘记他了。
那一届的科举三甲,一个个的可都不简单。
苏离本为县令,因为其治下在大河侧岸的原因,在征南之战的时候,被临时抽调到斛律光的军中担任参军机事,也就是所谓的谋士。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斛律光兵下虎头山,此战这位科举状元郎功不可没。
荀平在担任县令的期间,战绩颇为突出,如今已经准备将他升为郡守之位了。
至于谷凌,这个人相比前两个人,可是要大胆多了,殿试之时直接来了一手劝进,打的一个满朝上下措手不及。
但他也因此取得了一个昭文馆学士的闲职,只不过,此人之后必定是要重新任用的。
如今,他也并非不是一个机会。
于谷凌而言,把这一件事情做好了,自然会是大功一件,日后官途坦荡。至于其中的风险,毕竟富贵险中求嘛!
而对于大汉朝廷而言,算是在这过程之中,那边出现了什么变故,他们也不会心疼。
说白了,在大汉朝廷之中,谷凌也只是一个小小的昭文馆学士而已,不过是芝麻绿豆的小官。
“谷凌之才,可担重任。然其激进弄险之风,祸福难料!”管仲想了想之后回答道。
言外之意,要让皇帝自己拿主意!
激进弄险的风格,不能说好,也不能说坏。
这种性格的人,确实容易给人带来惊喜。不过,同样,也确实容易摔个大跤。
“善,那便以谷凌为主,袁绍为副,由他二人暗赴大理,接手窦建德一众。”
谷凌性格上激进弄险了一些,那就干脆给他派个优柔寡断的副手中和他一下。
袁绍这里,才能肯定也是有的,在东汉末年,他能够一度成为最大的诸侯,天然上的家族优势肯定是其中的原因,可是,个人能力也肯定是无法忽视的。
至于他本人性格上的劣势,只要不是让他当老大,这个劣势就能够削到最低。
不怕一个人有缺陷,毕竟每个人都有缺陷,不过是或大或小的问题而已,关键在于看怎么用他们罢了。
想要在朝堂上找出几个能力够的,地位还不是那么高的,出现了意外之后,没那么心疼的,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这两个人,已经是难得契合的人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