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9章 寻出路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尤其是泥屋和茅屋,几乎全部坍塌,百姓不得不露宿街头。
    趁着混乱,不乏盗匪流窜,偷鸡摸狗的人也不在少数。
    百姓们在哭自己年迈的父母,死掉的猪羊,四处求医问药。他沉默地看着,却什么都做不了。
    自山里出来没有马,谢玄英摸出身上的碎银子,临时买了两匹骡子和一些馒头干粮。
    又赶路半日,二更时分才回到密云。
    密云县灯火通明,军士和民夫正准备出发。
    谢玄英的表情一言难尽。
    过去一天一夜了,才准备出发。虽然他知道,调动兵马没那么容易,集合出发都需要时间,且大部分军士只能步行,可拖到现在,肯定有不少人在扯皮。
    但他什么都不能说,只能马上和逃出来的人会合。
    大家看到他,都吃了一惊。
    “谢侍郎为何在此?”
    “我自山里出来。”谢玄英扫过众官员的脸孔,“陛下无忧,只是困在山里,当务之急是尽快清理山道,接应御驾。”
    许尚书脸上露出了淡淡的笑容:“清臣这么说,老臣也就放心了。”他和匡尚书等人道,“咱们耽搁不起,赶紧办事。”
    “是是。”
    “阁老所言有理。”
    大家踟蹰争议,其根本原因是不知皇帝生死,难免顾忌重重,既然皇帝没事,那还等什么?赶紧救驾啊!
    去迟了,功劳就没了!
    于是,众人立即抖擞起来,让谢玄英去休息,他们觉也不睡了,饭也不吃了,准备马上赶去皇帝身边。
    “山路难行,诸位大人还是留在此地调度为好。”谢玄英发觉丰郡王和齐王都不在,但假作未察,匆匆说完便去找御医。
    皇帝出行是带了御医的,只是没去祭祀现场。
    这会儿,他正忙着为丰郡王治伤。
    丰郡王昨天一直待在山里,不幸被余震波及崴了脚,被手下送了回来。
    看见谢玄英,他很有风度地笑笑:“仪容不整,让清臣见笑了。”
    谢玄英来的路上,已经听说了这两位藩王的不同抉择,不动声色:“郡王忠心过人,陛下定然欣慰有佳。”
    丰郡王问:“陛下可安好?”
    “圣安。”谢玄英简单回了两个字,看向御医,“劳烦跟我走一趟。”
    御医以为他受伤了,忙跟过去。
    谢玄英带他到了客舍,才道:“你准备几样药材,随我去山里侍奉陛下。”
    他示意两个锦衣卫:“你们跟御医去,帮他多备些药材。”
    御医既然被皇帝带在身边,自然知道皇帝的身体,也备受信任,神容一敛:“在下明白了。”
    他只花了一刻多钟,就将可能用得上的药材收拾好,交由两名锦衣卫背负。
    谢玄英留下十名锦衣卫:“尔等留在此处,稍作歇息,待天明再寻些吃食被褥去山口,再调一队甲士清路。”
    大部队能清好山道自然最好,如果遇到意外,还有一条备选的路。
    虽说小路难行,恐怕坐不了轿子,好歹也是条通路。
    吩咐完,他才寻到王六,问:“王公子可要同行?”
    王六知道谢玄英这话是在给他递功劳,可还是迟疑了一刹,方才道:“我就再为侍郎带一回路吧。”
    祖父料到皇帝会来黑龙潭,却没料到地动,险之又险逃生后,对他叹道:“真命也。”
    遂不再坚持,只是让他进山搜寻,换言之,将王家的希望交付在了他的身上了。
    他不能任性。
    -
    谢玄英夙兴夜寐赶路,程丹若在清宁宫的一天却十分平静。
    尹太后压根没见她,直接把她软禁在了屋里。
    对皇子倒是不错,将之前皇帝备下的奶娘送了过来,本有五个,两个因为地动受伤,没福气照顾皇子。
    谨慎起见,程丹若为她们先切了回脉,判断她们身体无恙,这才让她们轮流给孩子喂奶。
    喂完之后,允许两个人留下看顾,她从旁休息。
    当然,基本休息不好。
    她既要放着奶娘,又要看顾新生儿,可小婴儿有多难伺候,常人难以想象。
    每隔一个时辰就要喂奶,婴儿会哭会排便,呼吸也不怎么规律。
    喂奶、换尿布,哄孩子……她每次都是刚刚有些睡意,就会被闹醒。
    程丹若以最大的毅力忍耐了下来。
    她好像回到了鼠疫时期,明明人已经精疲力竭,脑筋也不再转动,可表面上却神色如常,该做什么就做什么。
    灵魂和身体短暂地分开了。
    她默默坚持着,等待清宁宫后续的反应。
    太后与她所想一般,对皇长子并无杀意,抱走孩子,更像是将这枚重要筹码握在手中。平心而论,这算是相当不错的应对了。
    假如皇帝有个万一,太后有齐王和皇长子,就有了和大臣谈判的底气。譬如立皇长子为新帝,令齐王摄政,这是大臣也能接受的结果。
    但皇帝真的死了吗?
    齐王又是怎么想的?
    答案来得很快。
    齐王一大早进宫,一边侍疾,一边游说太后。
    “陛下在山里生死难料,母亲可要尽快拿主意。”齐王亲手喂太后汤药,“儿臣多方试探,杨奇山却不肯给准话,口口声声要等密云的音讯。”
    尹太后道:“这也是应该的,兴许皇帝还好好的。”
    齐王道:“儿臣自然也希望陛下安康,可……”他犹豫了下,压低声音,“那时山石滚滚而下,吓煞人也。”
    尹太后觉得晦气,瞪他两眼:“没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齐王见太后不松动,只好咬牙:“母亲救救孩儿吧。我惦记母亲安危,想尽快为兄长传讯,不比二郎奸诈,留在那里装好人,若是陛下……儿子倒也罢了,只是舍不得母亲……”
    尹太后安慰道:“皇帝有了亲儿子,再怎么样,也落不到他们头上。”
    “娘!”齐王压低声音,“若兄长有了亲儿子,儿子该如何自处?我同您说实话吧,兄长一定会记恨孩儿,届时怕是、怕是兄弟相残……”
    他“噗通”跪倒,哀求道:“孩儿不敢奢想大位,只求您救救孩儿吧!”
    皇帝是长子,齐王却是幼儿,尹太后本就宠爱小儿子,更别说二十几年来,大儿子远在天边,只有小儿子承欢膝下,如何能不疼他?
    闻言立即道:“快起来,哪就这么严重了?你们是亲兄弟,打断骨头连着筋!”
    “兄弟岂有亲儿子好!”齐王长跪不起,“娘,唯有兄长无子,孩儿这条命才有用啊。”
    尹太后依旧不应。
    她再糊涂,也知道那是皇帝唯一的儿子,作为母亲,如何忍心长子绝嗣?
    但于齐王而言,母亲答不答应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寻到机会。
    “母亲累了。”他低声道,“您先歇息吧,儿子吩咐春姑姑两句话。”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