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4章 改胎位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只能在生之前外倒转试试,还不行,我也有别的法子。”
    臀先露在分娩期主要怕孩子的身体下来,结果脑袋卡在里面窒息。所以,可以堵住产道,帮助宫颈扩张,等到宫口全部开了以后,再使其分娩。
    总之,办法是有的,危险也是有的。
    柳氏的眉间立即拢上愁绪:“偏偏还是头胎。”
    “母亲不必担心,兴许过几日就好了。”程丹若安抚道,“我会常去看看。”
    柳氏握住她的手背:“多亏有你。”
    “都是一家人,儿媳分内之事。”程丹若好言宽慰了婆婆两句,这才告辞离去。
    柳氏让翡翠送她,自己则叫来吕妈妈,让她准备一下,过两天去惠元寺上香。
    这时候,也只能求佛祖了。
    -
    三日后,程丹若又给谢芸娘做了次检查,告诉她孩子已经在往下走了,鼓励她继续保持练习。
    谢芸娘也确实上心,这几日鲜少坐立,都是侧卧静养。
    又过一周,胎头明显下降,葵嫂子住到了侯府,以备随时接生。
    程丹若待了一下午,监测胎儿胎心,斟酌是否要用外倒转术。外力可能会造成胎盘早剥、胎膜早破、早产的风险,但危险性并不高。
    一般而言,要使用宫缩抑制剂,现在没条件,但考虑到再拖延下去,可能变成肩先露,这是比臀先露更危险的胎位。
    她征求了谢芸娘和柳氏的意见,是否要外力介入。
    谢芸娘不想冒险,但柳氏说:“现在孩子横在这里,太危险了,万一就这么发动可怎么是好?我知道你的顾忌,别怕,娘在这儿。”
    程丹若也觉得应该试试:“孩子已经足月,就算提前发动也无碍。”
    现在是38周,预产期很近了。
    考虑了会儿,谢芸娘狠狠心,同意外倒转手术。
    操作的是葵嫂子。
    在腹部涂满油,搓热手,程丹若确定了胎头、胎背的方位,一手听诊器,一手拿怀表,手动检测胎心。
    葵嫂子扶住胎头,托起胎臀,缓缓施力。
    程丹若一直数着心跳,唯恐脐带缠绕,但运气不错,胎儿的心跳没有太变化,甚至在最后,自己动了一下,脑袋转到了骨盆处。
    “转过来了。”葵嫂子如释重负,“现在头在下面了。”
    谢芸娘这才绷不住,哽咽地叫了一声“娘”。
    柳氏一边给女儿擦泪,一边暗松口气。她刚才话放得狠,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说到底,芸娘肚子里的孩子是人家的,出了事,她也不好办。
    可当娘的不心疼女儿,谁心疼女儿?
    孩子臀朝下可能活活憋死,肩膀卡着下不来,一尸两命!
    幸好、幸好。
    母女俩抱在一处。
    旁边,程丹若平静地收起了药箱。
    八天后,谢芸娘发动,平安顺产了一个男婴。
    母子均安。
    柳氏第二天就拉着程丹若去惠元寺还愿。
    “惠元寺还是很灵的。”她委婉道,“我打算这回给菩萨塑个金身,让她保佑咱们家人丁兴旺,儿孙满堂。”
    程丹若在心里翻译:家里就你没生了。
    她答应得很平静:“好的,母亲。”
    该来的总会来。
    那天,天格外炎热,车驾虽然宽大,可纱罗挡住了仅有的微风,闷得很。只有冰鉴散发的凉意丝丝沁人,带来格外的慰藉。
    一路上,柳氏欲言又止。
    时至今日,她对这个儿媳妇已经没有什么不满,孝顺、能干、懂事,和儿子夫妻和谐,两人从未闹过别扭,一直和和气气的。
    不像四房小夫妻,老四爱胡闹,魏氏偶尔有些算盘,拌个嘴,互相冷战,你气我我气你,都发生过。
    但三个亲生的儿女中,唯独三房没有消息,她怎么能不急?
    再过几年,三郎就到而立了。老四家的都会叫人了,他们俩还膝下空虚,柳氏夜里都睡不着觉。
    为了儿子,柳氏狠狠心,决定当一回恶人。
    “娘不是怪你,有时候人的儿女缘分,就是来得晚一些。”她道,“但你们年纪都不小了,总要有些成算。”
    程丹若中规中矩道:“母亲的好意,儿媳都明白。”
    搁在平时,柳氏也就点到为止了,可今天,她还是要多问一句:“你是怎么想的呢?”
    程丹若面不改色:“这件事情,三郎让我听他的。”
    ——这是实话。昨儿得知他们要来上香,谢玄英就说,假使柳氏问起来,就说听他的,他自有成算。
    “你和三郎是有情分在的。”柳氏斟酌,“若是能有嫡子,自然皆大欢喜。若是有些难处……你也要提前想明白,不管怎么样,都是你的孩子。”
    这番话也在程丹若的预计之中。
    看重媳妇,媳妇又不能生怎么办?去母留子。
    程丹若依然保持克制:“多谢母亲提醒,我们会商量的。”
    柳氏微蹙眉梢,隐约感觉到了疑惑。她打量着面前的儿媳,终于发现了一直以来的违和之处。
    程氏的言行举止没有焦灼感。
    通常,女子结婚数年而不孕,肯定要着急了,求神拜佛,寻医问药,每当提起这事,必然苦涩又焦急,唯恐自己不能生,唯恐婆婆要塞人,自愧自怜。
    嫉妒、不安、愤怒……而这些,程氏统统没有。
    似乎意识到了什么,程丹若倏而开口:“母亲相信善有善报吗?”
    柳氏:“这是自然。”
    “我也是。”她道,“我救过很多人,行过许多善,假如真的好人有好报,我想上天会给我一个交代的。”
    柳氏一时犹疑,想问什么,佛寺已经到了。
    她只好咽回疑惑,先拜佛还愿。
    寺内空荡荡的,侯夫人来访,惠元寺虽不至于紧闭山门,也会请退普通人,留一方清净地。
    但她们还是遇见了其他人。
    “见过靖海侯夫人,见过宁远夫人。”李太监身着蟒衣,头戴纱冠,“老奴有礼了。”
    “李提督。”柳氏客气地招呼。
    李太监笑吟吟道:“恭贺夫人喜得外孙。”
    东厂的消息就是灵通,柳氏言简意赅:“多谢。”她踟蹰片时,问道,“公公今日也是来寻方丈说话的?”
    “中元将近了。”李太监笑笑,躬身让开,“您二位先请。”
    柳氏并不想打听东厂的目的,预备速战速决,便道:“承让了。”
    她加快脚步,和等候的方丈招呼:“大师,我来还愿。”
    迟疑一刹,还是道,“此外,还想请您给我儿媳妇批个命。”
    李太监投来一瞥。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