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命案(求追读)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许是因为春雨绵绵,适合酣睡,或者昨夜看书太晚,永宁公主今早起迟了。
    从华清宫的房屋内醒转时,已至辰时。
    醒来时,娇躯酥软无力。
    在锦被里瞪了天花板好一阵,才唤来宫女服侍,起床梳妆。
    饭点卡在中间,索性等午间进食。
    梳洗完毕,换了白色棉袍的永宁迈步走入书房。
    看到桌案上,已码好邸报文书。
    “殿下。”旁边,贴身女官放下香炉,侍候一旁。
    “恩。”永宁颔首,赤着白嫩玉足,坐在桌前,一一翻阅。
    早间读报……这是她多年的习惯,长公主乃皇帝御妹,并非花瓶,亦有参政机会。
    每日,由下人将朝中消息抄录,送至案前,以便了解朝局,便是在西北时,也未断绝。
    皇帝旨意、官员任免、朝会上,诸公奏报的政事……应有尽有,永宁看的极认真。
    不时停下,与女官问询几句。
    “咦,吏部侍郎贪腐一案竟已有了结果么,背后竟是武功伯。”永宁忽地惊讶,有些意外。
    此案,她是知晓的。
    牵扯四品大员,声势不小。
    单是朝会上,便扯皮了好些天。
    本以为,即便能坐实,也不容易,却不想,这般快便有了结果。
    “镇抚司今早出的结果,杜镇抚上奏,冯侍郎官身不保,至于武功伯,要捐银抵罪。”女官说。
    “恩。”永宁点头,笑道:“这番,倒合皇兄心意了。”
    女官没敢接茬。
    又翻看了阵,只剩下一封书信。
    女官道:“是镇抚司送来的,关于您问的那人。”
    齐平的消息……永宁饶有兴趣翻开,美目绽放异色,书信中,只记述了两件事。
    其一,为齐平文试满分,引发小范围轰动。
    其二,乃其入诏狱,在侍郎贪腐案立功之事,当然,细节并未详说,只提及其居功甚伟。
    永宁惊讶不已,未料到,那少年抵京才不过区区数日,竟已做出这等功绩。
    便是她,也没料到的。
    这时候,忽地,外头有一道粉裙摇曳而来,竟是安平,娇小玲珑的身段,嘻嘻笑着:
    “听宫女说,‘姑姑’今儿赖床了呢,还真稀奇。”
    永宁无奈,笑道:“你专挑这时候来是不是?”
    安平郡主经常来宫中找闺蜜,熟的跟自家一样。
    “蹭饭嘛。”
    “嘁,谁不知,亲王府的厨子,可要比御膳房都厉害三分?”永宁调笑:“知道你干嘛来的,喏,给你。”
    说着,将拼凑完整的鲁班锁递过去。
    终于,濒临奔溃的安平决定寻找外援,而永宁公主的智力明显高出她一个等级。
    也是那时,后者才得知,齐平抵京。
    安平大喜,美滋滋接过,骄傲的模样,仿佛是自己拼成的:“咦,你在看什么?”
    永宁将信递过去,后者扫了几眼,大吃一惊。
    心想,才不过一日未见,那小捕快,怎么又立功了。
    ……
    ……
    下午时候,饥肠辘辘的两人,终于返回城内。
    跑了一圈京郊学堂,收获不小,齐平只感叹,这时代科举竟也卷的厉害。
    不单是这经义课本,还有各种密卷,琳琅满目,叹为观止。
    甚至,不少科举书籍,连书封都是各种名家背书,大儒主笔云云。
    但也并非一贯如此,往前数十年,科举虽热,却也没到这个地步。
    据说,是当朝皇帝登基后,大力扶持寒门仕子,这才炒热了教育培训市场。
    “卖的是真好啊,可惜,好的密卷都给几大书商把持着,学堂都有采购渠道,针插不入,水泼不进。”
    街边小吃摊上。
    范贰囫囵吞了半碗馄炖,惋惜道。
    齐平坐在对面,喝了口汤,笑呵呵道:
    “人家都是合伙的,你还没入行,就别想着啃硬骨头了。”
    大凉印刷行业发达。
    最大的几家书商,本身也多背靠刻书工坊,厂家分销,乃至直销。
    小商户毫无对抗之力。
    印刷这词太现代,这年头,还叫“刻书”,大抵分官刻、坊刻、私刻三类。
    官刻乃朝廷工坊,私刻为私人藏书,唯有坊刻,才是市场上多数书籍来源。
    “要我说,新人入行,又是大红海,先找个垂直品类,细分市场比较好。”齐平提出建议。
    狂拽新词。
    范贰深以为然:“我也是这般想的,眼下市井售卖书籍,分上中下三等。”
    “上等,乃古本、珍本,专供权贵富户,一本书动辄数百两,我玩不起。”
    “下等,乃市井志怪艳俗小说,价格低廉,但竞争激烈,我恐怕拿不到最低价,再说,卖那个……白瞎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