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抓到一条大鱼(祝你们平安)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九十年代之后,有一句话在神州大地传播,叫做‘宁要黄埔西一张床、不要黄埔东一套房’。
    这句话是用来讽刺八十年代沪都人对黄埔西地区偏见的。
    但在82年这句话可太正确了。
    黄埔西地区繁华热闹,黄埔东地区就是个烂摊子,连石库门这种建筑都少见,最多的便是棚子,当地人叫棚户,住棚户的人很受鄙视。
    而地震棚是棚户中的烂棚子……
    这种地震棚诞生于76年。
    那一年华北地区瞬间爆发了一场恐怖的地震。
    地震惊动了全国人民的心,在全国制造出了难以消弭的恐慌氛围。
    在这样的背景下,地震棚出现了,尤其以首都为最,当时首都地区原本条条通衢的公路边上见缝插针的搭建起了地震棚。
    沪都也有地震棚,搭建在黄埔东一片区域。
    司机给他们讲解,这种房子是用芦苇、黄泥、砖头为墙壁,以稻草、油毡铺顶,用柴木做门窗而成。
    想想就知道这有多寒酸!
    沪都的冬天很湿冷,住地震棚就得日日夜夜跟凛冽的西北风和透骨的低温湿气做斗争,寻常人真是遭不住这环境。
    而黄埔西地区有公寓有宿舍楼,相比来说那条件可好多了。
    沪都人当时确实是但凡在黄埔西有个落脚的地方就不愿意去黄埔东买房子。
    王忆愿意。
    不过不是现在,黄埔东地区的开发还有些年头呢。
    他得在这些年头里好好攒钱,到时候以队集体的名义采购上一批房地产,那家伙……
    想想就乐的合不拢嘴啊!
    沪都就是沪都,哪怕黄埔东地区现在没有得到开发但是房子和高大的石质建筑还是不少,以棚户为主,里面也夹杂着好些被当地人叫做‘石库门’的建筑。
    小卡车在纤细复杂的道路上行驶,王忆给司机扔了一根烟,说:“行啊,同志,对当地的路况摸的挺好。”
    司机拿起香烟随意看了一眼,接着愣了愣:沪都烟草的骄子大中华?
    假烟吧?
    这话他不敢问,叼进嘴里后先干吸了一口气。
    味道挺香挺醇厚的。
    王忆掏出火机给他点燃。
    司机的目光又被他手中的打火机所吸引——这可不是普通的铁皮煤油火机或者王忆用来糊弄民办教师们的塑料打火机,而是一把小焊枪!
    这玩意儿是防风打火机,形状是一把迷你微缩版的小焊枪,是打火机也是防身兵器:
    小焊枪打火机最小火头的时候可以点烟,调到最大火头能喷出十多厘米的高喷喷射烈焰!
    温度能瞬间达到一千三百度!
    王忆看到司机盯着自己的小焊枪打火机看便呵斥了一声:“看路,小心撞到人!”
    司机老老实实转回头去。
    随手扔出的华子和这种新颖的打火机让司机有点摸不透他的来路了。
    本来以为是哪里来的渔民乡巴佬,可现在仔细看人家用的东西和身上的气度:
    不是乡巴佬,恐怕是大佬!
    于是他老老实实说:“我、其实我家就住这边。”
    司机突然来了这么一句话让王忆有点莫名其妙,问道:“什么意思?”
    司机说:“你不是夸我熟悉道路吗?其实是因为我家就在这里住。”
    同在驾驶室里的刘鹏程说:“听你现在的口音加上住这地方,那你也是外地人并非是沪都本地人,那你刚才干嘛那样看不起人?”
    司机委屈的说:“小老哥,我没办法,这个地方就是这样,你要在这里混饭吃,那必须得让人家把你当本地人。”
    “怎么能让人家把你当本地人?你的言谈举止要像本地人。”
    刘鹏程单纯的问:“这跟你瞧不起外地人有什么关系?”
    王忆说道:“你没明白他的意思吗?要像本地人不光得操持本地方言,还得跟本地人一样瞧不起外地人。”
    刘鹏程无语。
    王忆又递给司机一根烟,说道:“外地人都不容易。”
    司机一听这话突然被感动了,接过烟夹在耳朵上说起了在沪都闯荡的心酸。
    他是初代沪漂了。
    双方把话题打开,这样关系便密切了许多,司机尽快开车赶路,很顺利把他们送到了目的地。
    小卡车抵达目的地附近。
    司机说道:“同志们,我平时多次来过这里,非常了解周围的情况,你们要是以后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地方联系我。”
    言下之意是你们赶紧结尾款老子要撤了。
    可王忆听了他的话来兴趣了,说道:“别以后了,择日不如撞日,我们今天就有需要你帮忙的地方。”
    他坦诚的说:“司机同志我说实话吧,其实我们是翁洲的民兵,这次我们是来抓两个诈骗犯。”
    “如果你不信那等我抓到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