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6.有这么个小案子(认准‘起点读书’)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这句诗可把他惊到了:
    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
    王忆一看秋渭水和叶长安这祖孙俩的名字竟然源自于同一句诗,这可就太神奇了吧?
    这句诗出自唐朝大诗人、诗奴贾岛的《忆江上吴居士》,是一首五言律诗,全诗为:
    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看到这首诗后王忆赶紧给背了下来,以后可以在秋渭水面前装逼的!
    他又搜‘叶长安’的名字,这个名字不算罕见,搜出来好几个叫这名字的,但没有他想要的人。
    这样想了想,他又搜了名字和职务,这次终于出现了一篇老报道——《又是一年秋风起,沉痛怀念无产阶级革命战士叶长安同志》。
    王忆赶紧打开报道看了起来。
    这篇报道是《江南日报》在九十年代所出,内容很详实,介绍了叶长安的一生。
    王忆看着报道明白了叶长安和秋渭水这两个名字的联系:
    他们还真是亲爷孙,其实叶长安本名为秋长安,可能这名字也是从‘秋风生渭水、落叶满长安’中出来的,因为后面有介绍,秋长安后来有一子一女,分别叫秋风和秋雨。
    看到这里王忆忍不住赞叹,秋家三代人的名字真不错。
    可是他们的命途真不好。
    就像王忆现在已经知道的,秋长安曾经加入过国军与日军作战,成为一名高级谍报人员。
    但他是双面谍,很早就经过我党一位领导人的介绍而秘密入党,化名叶长安成为地下党员。
    建国后他本来入职情报机构担任了要员,却在后来日子里遭遇了一些不好的事,两个子女中儿子自杀、女儿失踪。
    最终叶长安的生活和工作又恢复了正常,然后他拒绝了政府让他留在首都颐养天年的安排,毅然决然的要求去边远贫困之地搞群众建设。
    文章的最后说,因为早年身体有暗疾加上边远贫困地区条件差、工作繁重压力大,叶长安同志最终于1982年6月初生病去世。
    看到这里王忆忍不住挠了挠头。
    现在已经是82年6月6号,算是6月初了,可叶老爷子的身体状况看起来还可以。
    当然他确实出了健康问题,甚至上午安排秋渭水来育红班当教师的工作时让王忆生出了托孤的感觉。
    但他短时间内不至于会健康恶化、病情加重导致去世。
    或者说他是病情突然加重?
    这个念头出现在王忆心里,于是他决定本周末就不在22年待着了,直接回82年以防万一。
    过了一会饶毅回来了,跟他说道:“王总,这本日记就是我同事找的那本,他想要收了这日记,你愿意出手吗?”
    王忆问道:“多少钱?”
    饶毅试探的说道:“价格还算可以吧,他给的是20万的报价。”
    王忆很失望:“你同事把我当凯子呢?7501瓷的烧制工艺只价值20万?”
    “算了,我还是让袁辉帮我联系瓷都那边吧,我觉得他们应当对这份工艺很感兴趣,能给出……”
    “别别别!”饶毅赶紧摁住笔记本,“价格还能商量,王总你说一个你的心仪价格我帮你去谈谈。”
    王忆摇头:“我没有心仪价格,瓷都那些瓷器厂谁给我价格高,这价格就是我的心仪价位。”
    饶毅笑了起来。
    大家都不傻啊!
    他笑道:“王总你这是个好主意,如果你信得过我,那我帮你操作这本日记行吗?我会联系瓷都各家公司要一个你能满意的价格。”
    王忆说道:“可以,但饶总请记住,如果你帮我要到的价格我不满意,第一我不会转让这本笔记,第二以后咱们可能……”
    “不用说、不用说。”饶毅打断他的话,“王总你放心,咱们这个行业是讲究职业操守的,金杯银杯不如职业口碑,一旦坏了口碑那在业内就没法混了!”
    王忆收拾起日记本说道:“好,那咱们就这么说定,我先撤了,今晚我得连夜去一趟外地。”
    饶毅诧异:“工作这么忙?”
    王忆叹了口气:“生活所迫,背井离乡,都是没办法的!”
    饶毅当场无话可说!
    汝听,人言否?
    他拎包跑路,直接跑回82年。
    这次回来他带上了一批粮食,周末没事干,他准备往后运送粮食。
    在市里住了一晚上,礼拜天他搭船回了县里。
    县里没有任何风吹草动。
    这说明叶长安的身体没什么事,于是他放下心来准备回天涯岛拉壮丁去运输粮食。
    他在码头上找船的时候听到有人喊‘王老师’,声音很耳熟——是庄满仓!
    庄满仓换了便衣穿一件粗布褂子,晒到黝黑的手臂露在外面,就像码头上随处可见的力工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