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7.秋雨朦胧,蓑衣换雨披(祝节日快乐)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岩的连接处用脆劲一敲:
    ‘啪’的一声响,藤壶外面结实的会被直接敲飞,这样她们把藤壶肉铲进随身带的小铁皮油漆桶里就行了。
    雨势一直不大不小,她们便一直在忙活。
    即使不上工,可社员们还是保持着上工时候的习惯,随着课堂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们欢笑着跑出教室,她们便会收起铲子回到岸上歇一歇。
    等到上课铃声响起,学生们回去上课,她们会起身继续上工干活。
    一直干到学生放学,她们上岸去擦擦腿脚穿上鞋子,刘小英将藤壶、拳螺和其他海螺海贝归类收拾起来,帮王忆拎到山顶上去。
    路上看见她们身上的雨披,大人小孩都好奇,连连有人上来发生询问:
    “祥海他媳妇,你们身上这是穿了什么?”
    “怎么跟扎了块篷布一样?不过颜色怪好看的,这大红色真鲜艳。”
    妇女们很得意,放开腰绳展示给社员们看:“这是雨披,王老师的门市部里有卖。”
    王忆说道:“也可以用蓑衣和斗笠来换,一套换一身。”
    蓑衣和斗笠都是老物件,可以带到22年去给生产队大灶挂墙壁上当装饰品。
    雨衣和雨披在这年代肯定比蓑衣斗笠要值钱,这可是上好的工业产品。
    于是山顶上有一次热闹起来,家里头有蓑衣斗笠的纷纷拿来门市部兑换一件雨披。
    山下还有些人家在吵架:
    “你说你个熊老爷们,不会过日子,家里的蓑衣一直放厢房里又不碍你眼,你说你给扔了干啥?啊?扔了干啥!你咋不把你自己扔了呢!”
    提前回来的强劳力们正在家里歇息,结果得知自己以前看不上的蓑衣斗笠如今可以换妇女们极其钟爱的雨披,一个个都傻眼了。
    这次他们理亏,只能任凭自家媳妇责骂。
    不过也有机灵的,说:“嚷嚷什么、嚷嚷什么?咱家里没有蓑衣了,你爹娘那里不是还有吗?”
    “那熊东西不值钱也没人用了,要回来,去王老师那里换一件雨披!”
    王忆把门市部的活交给王新国、王新钊还有王丑猫,他这边跟麻六一起收拾藤壶和拳螺。
    藤壶最好鲜吃。
    白灼藤壶简单,洗干净后弄个小锅热了水扔进去煮熟即可——这个做法有两点要注意。
    一点是水要少,因为藤壶很鲜美,这样白灼出来的汤水不能扔,特别鲜。
    一点是火候要恰到好处,藤壶煮老了那味道就要差不少了。
    另外还有个做法也是渔家非常地道的,那就是装盘来个隔水清蒸。
    把藤壶摆放在盘子里,除了要撒上一丁点盐来给上一下滋味外再无需任何调料,就是吃它的一个原汁原味。
    盘子放到篦子上来小火慢蒸,这同样要掌控火候,所以这两个做法简单但王忆都做不了。
    王忆做了个复杂点的。
    海边都有辣炒花蛤这道菜,他去菜园拔了一棵葱弄了点干辣椒,就用这两样配料即可,油爆葱花辣椒然后炒上藤壶,简单的炒一炒出锅。
    鲜辣扑鼻!
    那边漏勺把隔水清蒸藤壶也做好了,打开锅盖,盘子里满满的藤壶上被一层似蛋花又像豆腐花的东西给盖了起来。
    这都是蛋白质。
    这也非常鲜美。
    徐横洗了把手过来帮忙,他凑上去看了看说:“这什么东西这么恶心啊?”
    “那你别吃。”漏勺跟他开玩笑。
    徐横嘿嘿笑道:“别啊,它恶心归恶心,可我该吃也得吃!”
    藤壶特有的鲜香顺着热气扑面而来,王忆拿筷子挑了块藤壶上蒸出来的蛋白进嘴里。
    嗯,绵软白嫩,异常鲜美!
    漏勺把出锅的藤壶和白灼的拳螺都给端出来,拳螺中个头小点的整个放盘子里,个头大的剔肉出来然后切片。
    王忆用辣根和酱油调了个简单的酱汁用来蘸螺肉吃。
    漏勺去把烤炉搬了出来,笑道:“王老师我给你做个好吃的。”
    大个头的拳螺已经被取了肉只剩下空壳。
    漏勺往里加了点水,把泡发的粉丝塞了一点进去,然后做蒜蓉酱塞进去一起炙烤。
    王忆一看赞叹道:“行啊,漏老师,你还会这么一道菜?”
    漏勺用的蒜蓉配料跟22年时空所流行的不一样,他用了韭菜、蒜末、香菜,切了点肉沫进去一起油炒成酱,味道很香。
    徐横、孙征南都没见过这做法,抱着双臂在一旁凑热闹:“这是什么东西?能好吃?”
    漏勺笑道:“一听这话就知道你们没吃过好菜,这是蒜蓉粉丝,可以蒸扇贝可以做大虾,用螺壳来煮也好吃,这是以前宫廷菜!”
    王忆以为这是东北烧烤菜。
    外面下雨,今天没法在树下吃饭了,于是王忆就让徐横把菜端到了门市部的柜台上。
    这会来换雨披的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