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遇生辰礼物。当时汉隐帝刘承佑正谋划除去郭威的势力,因而派人屠杀郭威的亲属,张永德此时正在潞州,获悉有密诏授予常遇,当即知到自己有生命之危,镇静地对常遇说:“您是马上就要杀掉我了吗?我虽死无怨,唯恐连累了您的宗族。”常遇愕然道:“你何出此言?”张永德说道:“当今奸佞之人当政,郭公立誓为国除奸,我能在这件事上尽自己微薄之力,大事若成便是您的功德,不成而死也不算晚。”常遇听了,只是点头,随后下令叫卫士对他严加守卫,并厚加款待。常遇私下会见张永德说:“您看您丈人的大事有几分胜算?”张永德坚定地说:“几乎是必成。”没过多长日子,郭威起兵成功,派遣使者到常遇处,常遇恭贺郭威之功,并歉然道:“老夫差一点就坏了大事。”常遇便将张永德还归给周太祖郭威。第二年,郭威称帝后,便封女儿郭莲为晋国公主,授张永德为左卫将军、内殿直小底四班都知、加驸马都尉、领和州刺史。第二年,张永德又被提拔为殿前都虞候、领恩州团练使,过了不久又迁为殿前都指挥使、泗州防御使,这时他才二十四岁。
    郭威也权衡了外甥李重进,颇费了一番思虑,思虑来思虑去,唯郭荣是最佳人选,虽说是义子。而且,郭荣在政治经验方面更加成熟,从大周长治久安考虑应该将帝位传给他。但联想到前面几个短命王朝的教训他不能不重视,老皇帝殡天,后辈兄弟们争夺江山反目成仇,同室操戈,经过一番血腥的残杀,最终导致国力衰败,外敌乘隙入侵,弄得国破家亡,百姓流离失所。他郭威辛苦经营的这个大周王朝,无论如何都要避免出现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
    于是,他在弥留之际,紧急召见了郭荣、张永德和李重进三人。当他们走进安静的寝宫时,发现他躺在龙床上已经奄奄一息。看着他那枯瘦、苍白的脸颊和那双浑浊的眼睛,三人简直不相信这就是那位挥戈纵马、叱咤风云的擎天一柱。他们“扑通”一声跪倒在郭威床前,呆呆地看着这位万民所仰戴的皇上,泪水早已扑簌簌地滚落了下来。
    郭威看着他们,大口喘息着说道:“朕自知病将不起。人生百年,总有一死,这是谁都躲不过去的……”话还没有说完,三人早已泣不成声。郭威勉强挤出一点笑容说道:“现在不是你们哭的时候,朕有大事要跟你们说。”三人止住哭声,屏息谛听。
    郭威继续说道:“朕走之后,晋王郭荣可在柩前即位。”郭荣闻听此言,忍不住放声大哭起来,边哭边说道:“父皇何出此言?您老人家春秋正盛,这病总能治愈……”郭威摇摇头,不让他说下去。又转头对张永德、李重进二人说道:“晋王即位之后,你们两个人要同心协力,好生辅佐。你们三个人同舟共济,共保我大周江山永固,使黎民百姓永保平安。”
    张永德垂泪道:“皇上尽管放心,倘有一天皇上百年之后,永德一定如侍奉万岁一样侍奉新主。若有二心,苍天不容,……”李重进也说道:“甥儿绝对不会有什么非分想法,一定忠心辅佐晋王。”
    郭威说:“既如此,今日趁朕清醒,你们三人便可在朕面前,行过君臣之礼,以定名分。”
    郭荣大惊,哭拜在地说:“父皇尚在病中,孩儿如何能做此事,岂不是陷孩儿于不仁不义的千古骂名之中?”郭威知道现在不能跟他细说,便愤然变色道:“郭荣,莫非你敢抗旨吗?”
    郭荣无可奈何,只得按照郭威的旨意,在一张椅子上面南而坐。张永德、李重进二人像对新皇帝一样,行了三跪九叩大礼,从而定下了他们之间的君臣名分。郭威躺在病榻上,见此情景,总算放心了,说道:“你们三人若能君臣和睦,真诚团结,实是我大周之幸,天下黎民之幸,朕自然也会含笑于九泉之下。”
    此后,郭威又再三嘱咐郭荣,死后用纸衣瓦棺,不修地宫,不要守陵宫人,不得用石人、石兽,只立一块石碑记字,镌字云:“大周天子临晏驾,与嗣帝约,缘平生好俭素,只令著瓦棺纸衣葬,若违此言,阴灵不相助。”他对郭荣说:“荣儿呀,李洪信永远给予节镇,对魏仁浦不要隐瞒他的皇家秘密。他们两人一文一武,配合起来对朝廷是非常重要的。”郭荣点头说:“孩儿谨记在心。”
    晋王郭荣,宰相、守太师、中书令冯道,宰相、尚书左仆射范质,宰相、左仆射、集贤殿大学士、三司使李谷,端明殿大学士、中书侍郎、同平章事王溥,侍中窦贞固,司空苏禹珪,枢密使郑仁诲,宣徽北院使、枢密副使翟光邺,右拾遗、开封府推官王朴,忠武军节度使、同平章事郭从义,右羽林将军、殿前都指挥使、驸马都尉、泗州防御使张永德、宣徽南院使、延州节度使袁鳷,宣徽北院使兼枢密副使、永兴军节度使王仁镐,陈州节度使王令温,殿前都指挥使、武信军节度使、检校太保李重进,侍卫马军都指挥使、洋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樊爱能,侍卫步军都指挥使、利州节度使、加检校太保何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