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三、习文练武殊用功
    安重荣根本不在乎做个成德军节度使,他要振臂一呼:“讨伐无道昏君,收复幽云十六州。”响亮的旗号亮出来,一定会应者如云,举事也会势如破竹,摧枯拉朽。经过几个月的酝酿,四处联络人马,实力肯定有了很大的提升。江山本应轮流坐,城楼变幻大王旗。他散发各地藩镇檄文,说自己实力如何了不得,连吐谷浑、鞑靼、契苾等部彪悍的将士都将跟他一同兴兵举义。檄文倒是写得气势磅礴,读了确实叫人荡气回肠,热血沸腾。
    当他如期起事,扯出造反大旗,却不见其他几路人马前来会师,也没人联系。派出斥候一查,吐谷浑人马早已开拔到刘知远的地盘,导致其他几路人马都不依前约。安重荣沮丧地说:“妈的,白承福他竟然爽约,不声不响地投奔了刘知远,算是归顺大晋朝廷,受封个大同军节度使。嗨,他丢了我的档,害得我孤军奋战。旗号已经打了出去,开弓哪有个回头箭啊。”
    石敬瑭获知安重荣反叛,气得骂道:“小子坏朕大事。不给契丹足够的条件,人家怎么会出兵助朕一臂之力?要不然,朕连立锥之地都没有。遣杜重威率师平定安重荣叛乱,以安大辽国皇帝之心。”
    他刚刚下达旨意,契丹皇帝耶律德光已经将诏书送达过来,责问他为什么没有及时扑灭安重荣叛军,限定他务必尽快捉拿反贼。石敬瑭手抓诏书,额头的虚汗竟然滴了下来,颓唐地说道:“反贼已经好长时间密谋造反起事,大晋朝廷人马毕竟有限,捉襟见肘。调刘知远出师讨伐安重荣,唯有他这股人马可以调去战斗。”
    刘知远接到石敬瑭诏书,慷慨激昂地说:“朝廷刚刚安定下来,安重荣竟然反叛,这还了得!待本部一月整顿好人马,定然打他个安重荣片甲不留!为我大晋朝廷除去心头之患!”
    打发钦差走了,便招左步兵指挥使郭威商议。郭威献计说:“主公本来就遭皇上疑忌,安重荣叛乱,叫你去平叛,实则借机削弱你的力量,实属一石二鸟。为了应付朝廷,主公派出一部人马到成德军地界活动一下,就打道回来。”刘知远说:“就派你去。”郭威自信地说:“刘大帅你放心好了,我这回带的人马绝对不跟安重荣发生交战,最主要的是保护好咱们的实力。”刘知远点头说:“郭文仲,你办事我绝对放得下心。领兵出去活动,做做样子,声势要大,如若要晃悠一年半载,也不跟安重荣发生交战。”郭威领命而去。
    郭荣已经读了五年的书,武艺只是父亲教的几个拳法,用于自卫还是可以的。他想再学点高深的拳法,实在没有条件,只能巩固现有拳法。
    母亲被人带到义父那里,郭荣每天三顿都在司格兵家里吃,比他大两岁的司顺生跟他睡在家里。司顺生看到郭荣手书《出师表》、《与陈伯之书》、《陈情表》、《桃花源记》、《兰亭集序》等十几篇文章,羡慕地说:“这些文章都是你用毛笔一字一划抄写下来的吗?”郭荣说:“是的,我妈妈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每天晚上我都写一会儿,这才睡觉。今日晚上你陪我睡觉,才不写的。”
    司顺生一一翻看桌案上的书本,称赞道:“你真耐得下心,我学习可没你这么认真。”郭荣说:“认真不认真,关键还在于坚持。每日不荒废功夫,持之以恒,就是成不了大儒,多少也能腹有诗华啊。”
    “你妈妈管住你吗?”“开始我有些浮躁,妈妈严格管束我,说学习一定要专心,如若心有旁骛,必定对学习渐生厌烦之态,那怎么会学富五车呢?妈妈叫我每日制定一个学习时间表,早晨起来练武,吃过早饭到蒙馆读书,午后看书,晚上习字,如有疲态就打两拳,继续完成习字定额任务。时间一长,我也就形成了习惯,疲乏也随之消失。”
    司顺生摸着头说:“怪不得我听到李廷玠爹爹说,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今日晚上,我到你家睡觉,还真的有这个体会呢。”“我妈妈经常夸你过书过得快。”“我家爹爹说我单会个死读书,没有顺开聪明,对对子写文章那才有用呢。”郭荣说:“书读多了,还是有用的。只不过能够对对子写文章,可以走点儿捷径。所谓捷径就是能够到科场试试运气,运气好的话,一举中榜成名。”
    “是的嘛,顺开中了举人,呆在家里准备做官。格纯升到京城里上太学。人家到了太学读书,以后考上进士,可以在朝廷里做到大官哩。”郭荣摆着手说:“顺生呀,你别要羡慕顺开,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千万要牢靠;也别羡慕格纯,在京城里有本事的人够多得很,运气不好的话,容易撞上鬼呢。”
    司顺生惊讶地说:“京城里哪有鬼吗?”“说你不信,京城里的鬼最多,甚至还有青面獠牙的厉鬼。你没有真实本领,万万不能在京城里做官。”“京城里当真有鬼呀。”“顺生呀,你到现在还不曾弄明白,什么是鬼?实际鬼就是人,是奸劣坏人。皇帝不贤明的话,他跟前就会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