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书生,只能在地方从政。”
赵匡义笑道:“高兄啊,你也不要这么谦卑。广雍他不在白重赞跟前做掌书记,到了哪去呢?”“白重赞嫌他做掌书记文采不够,便降了他的官职。对了,我最近才晓得他在卢氏县做教谕。”赵匡义皱着眉头说:“他不是蛮能说会道的吗,降职怎就降到这种程度?有辱斯文啊。”
赵匡义辞别了高锡,当即赶到卢氏县衙门。广雍见到了赵匡义,感激涕零地说:“赵参军已经成了朝廷英雄,居然还惦记我广某。广某官场失意,落难卢氏,无人搭救,赵参军不远千里,风尘仆仆,就是跟我见上一面,广某也死也无憾了。”
赵匡义说:“你在卢氏这个鸟不拉屎的地方,做了个教谕,确实屈才。你离开这里,跟兄弟到军队里担个掌书记,比个卢氏教谕不知要强多少倍。”广雍阿谀奉承地说:“赵参军,这次如若帮了广某,你就是广某的再生父母。”“言重了,言重了。我们两人玩得多好啊,简直如同嫡亲的弟兄。广兄被贬到卢氏任职,而且是不入流的官职,实在是屈才。”赵匡义拍着对方的肩膀说,“走,跟我到军队里任职。郑恩将军是个粗人,但他是皇上的仁兄弟,你在他身边做掌书记绝对不会得惹他嫌弃。……也就在他那里任职一段时期,之后就调到禁军任职,做个判官吧。”
赵匡义把广雍带到滁州,经他周旋,赵匡胤应准广雍到侍卫军都虞候郑恩跟前任掌书记。一个都虞候本没有多少属官,更没有掌书记这个官吏。既然赵匡义一再举荐,又没有什么军事特长,纯粹是个文官,不特设掌书记就无以让广雍在军队里立足。
赵弘殷病情越来越重,最终辞世,寿五十八岁。郭荣下诏追赠他太尉、武清军节度使。赵匡义哪里有心服丧,一再网罗他的心腹走狗。通过广雍四处联络,赵匡义每日跟丛义、李豹、满荣、程德玄等人密谈议事,这些人得到赵匡义的钱物,都乐得屁股颠颠的来,颠颠的去。
广雍拜了郑恩,接着也就无所事事,就一天到晚尾随赵匡义,如此一来,把他说成是赵匡义的侍卫反倒十分合适的。孟州、缑氏县两地富家人仰慕广雍的声望,家中红白喜事都找他做账房先生,给他的封钱优厚。如此一来,广雍即使不拿官家俸禄,家庭生活也滋润。他特别能喝酒,最少三大碗,超常发挥能喝十几碗。有两三回竟然喝了十八碗,能自始至终陪他喝到底的几乎没有。因此,他落得个酒王之称。赵匡义知道他是酒王,时常邀他喝酒,他是乐此不疲。赵匡义不管说什么,广雍都叭儿狗似的说好,甚至鹦鹉学舌,摇旗呐喊。他说道:“姓柴的做皇帝,福分不大。赵兄你的哥哥最有福相,方面大耳,应该做上皇帝。姓郭的代替姓刘人家做皇帝,姓柴的又巧妙地代替姓郭做上皇帝,同样,姓赵的也能代替姓柴人家登基做皇帝,这不过是迟早的事。”
赵匡义摇着手说:“广百能呀,你这样说,一定要看准场合,还要看人,可不能无所顾忌呀。”“这自然啦,我广雍哪是个呆子,不见兔子不撒鹰。”两个人相互拍着肩膀,哈哈大笑了起来。
赵匡义说:“你是晓得的,高锡他的文采很不错的吧,但他就是没你广百能机灵,他这人做事呆板,一点都不晓得随机应变。所以嘛,我就不举荐他,虽说我跟他结交比你早。”
广雍讨好地说:“我才智也驽钝,只是在你赵兄熏陶下才有了些长进。我这一生如若不是遇到你赵兄,混得不会这么聪慧,说不定还做不到卢氏县教谕,只能做个小吏。”
赵匡义说:“你好好干,干出惊天动地的事,哪个也不敢藐视你。”广雍耸着肩说:“只要你赵兄引导广某,广某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关键眼上,广某就是望见前面刀山火海,万丈深渊,也无所畏惧地扑上前去,在所不辞!”
赵匡义呵呵一笑,说道:“我最近有件事还就需要你帮忙。”“是件什么事啊?”“你去联络陶三春这个女将,请她周旋一下,我要娶魏王符彦卿家的三小姐。”广雍拍着胸口说:“赵兄啊,这件小事我一定会给你做好,否则,我也不能算个人啊。”
赵匡义跑到隆发楼东边,看到赵普殷勤地招呼道:“老本家,我有话跟你说。”赵普问道:“什么事?”赵匡义指了指隆发楼说:“到那楼上雅间,我们俩谈谈。”
两人坐进了那楼上雅间,赵匡义对店小二说:“来五碗菜,先上一碗炒菜,随后一碗黄河大鲤鱼,一碗大葱烧海参,一碗桶子鸡,再一碗清汤,外加一壶上等好酒。”店小二随即重复说了一下,赶紧下了楼。
炒菜和酒首先上了桌,两人喝酒谈心起来了。“赵供奉,今儿找我有什么事?请讲。”赵匡义笑哈哈地反问道:“兄弟喊本家哥哥来喝酒,你说能有什么事?”赵普愣了愣,说:“喝酒。你喊我老本家,可我幽州家谱上并没有写涿州的赵家啊。”
赵匡义笑着斟酒,说道:“这个不去考证,你肯为我们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