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千二十章 渡河困难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斥候一个接一个的回来,禀报着整个萨宝水北岸的形势。
    “所有牧民都已经被强行迁徙至南岸,北岸人畜皆无!”
    显然,敌人执行了坚壁清野,不留下任何东西以供唐军补给。
    “所有舟船都被带往南岸,北岸没有发现任何可供渡河之工具。
    薛仁贵眉头紧锁。
    草原之上,最为不利便是渡河,这些河水往往河道宽阔水量丰沛,很难泅渡。而草原上没有树,砍伐树木制造渡河工具全无可能,最近的山距离这里都有百余里......
    正自思量渡河之法,有校尉策骑疾驰而来:“报!副将王孝杰率领具装铁骑前来!”
    薛仁贵看了一眼波涛滚滚的河水,勒着马缰调转马头,回到营地。
    “此行携带多少辎重?”
    进入帅帐,便见到一路疾行的王孝杰正顶盔甲坐在那里,没有寒暄,薛仁贵直接询问。
    王孝杰赶紧站起身施礼,而后道:“粮食很少了,但肉类不少,熏制的马肉虽然难吃,但能够储存的时间很长,而且再难吃那也是肉啊,可以迅速补充体力。”
    一路追着敌寇打,俘虏要么杀掉,要么放掉,而俘获的战马则统统制成熏肉,用以弥补粮秣之不足。
    说实话,这场对于薛仁贵来说胜券在握,大食军队根本不可能反败为胜,唯一可虑的便是供给不足??进军速度实在太快,连王孝杰的具装铁骑都跟不上,更遑论自碎叶城而来的运输队?
    只能以战养战。
    王孝杰坐下之后,喝了一口热茶,问道:“将军可有渡河之法?”
    薛仁贵摇头:“暂时还没有,敌军施行坚壁清野之策,北岸连一块木板都没有。”
    王孝杰也挠头:“要么咱们派出斥候沿着河水向上下游搜索,寻找一处河道狭窄之处,泅渡过河?”
    若一直找不到渡河之工具,这也是最后的办法。
    薛仁贵想了想,道:“先不急,军队长途跋涉,无论如何也要歇息几日休整一下,否则不仅伤病增多减员严重,更会对军心士气产生巨大影响,不得不慎重。”
    泅渡是很危险的,萨宝水河道平缓,视野极佳,敌军只需沿着河道布置斥候往来游走,很容易就能发现正在泅渡的军队,到时候只需在对岸布置重兵以弓弩攒射,唐军的损失会很大。
    在这,泅渡之时必须舍弃重装备,即便泅渡成功,也会因为装备不足与敌军陷入苦战………………
    这样与此战之宗旨不符。
    这一战追亡逐北,所制定的战略便是以快打快,衔尾追杀,伺机歼敌,绝不死战。
    若每一座城都要陷入死战,唐军就算兵力再多也不可能推进得更快、更远.......
    王孝杰愤恨道:“康国国王首鼠两端,当年亦曾得到太宗皇帝之嘉奖,如今却投降大食,甘愿将其国都以供大食军队驻守,否则叶齐德岂敢逃到此地?待到渡河之后,定要将阿迪城夷为平地,使其知晓背叛大唐之后果!”
    薛仁贵笑着喝了口水,道:“倒也不能全怪同娥,大唐太远,大食兵锋之下,他又哪里有选择余地?不过正如你所言,大唐天威不可冒犯,无论什么原因只要背叛了大唐,那就要做好承受后果之准备。
    人可以有同情心,国家不能有。
    国与国之间,利益至上。
    康国既然接纳叶齐德、与大唐为敌,那就必须承受代价,无论那等代价是否康国所能承受得起。
    然而就在当夜,斥候便捉住了从南岸泅渡而来的拂乎漫,将其五花大绑,押赴至薛仁贵的帅帐。
    薛仁贵看着这个魁梧俊朗的青年,端着茶杯问道:“你如何证明你的身份?”
    拂乎漫道:“我怀中有国王印玺。”
    旁边有校尉将之前从他身上搜出的印玺送到薛仁贵身前,薛仁贵放下茶杯拿起印玺,凑在灯烛之下仔细辨认,顿时一愣:“这是你们康国的国玺?”
    “昂!”
    拂乎漫应了一声:“若非此物,怕是难以取得将军之信任。”
    薛仁贵无语:“你就不怕此物遗失,亦或被我扣下不还?”
    这家伙看上去有几分聪明,但好像不多…………………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