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李膺笑了笑,道:“多行不义必自毙。这世上明有王法,暗有鬼神,羊元群罪孽深重,岂能逃脱?”
谋害骆员外一家的羊元群被无头鬼杀死,羊家人以为是骆员外的冤魂前来索命,也不敢报官,只好匆匆将人埋葬了事。
第十章、斩杀术士
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因“张成事件”,引发了第一次党祻之祸。
张成是河南尹原武县(今河南原阳)人氏,精通占卜之术。他依靠占卜术,聚敛了不少钱财,成为当地的富豪。他的占卜之术广为世人所推崇,在京师一带名气很大,宫中许多太监都找他占卜,就连汉桓帝遇到难决之事,也把他召进皇宫占卜。张成用江湖上那套骗人的把戏,加上如簧巧舌,说得头头是道,让汉桓帝深信不疑,把他当做神人一般,每一次都赏赐给他大量金银珠宝。
这一年的九月初九,出现了金星侵犯房宿上将星,深入太微星座的天象,当时的人认为这是不祥之兆。汉桓帝连忙把张成召进皇宫,让他占卜。张成用蓍草和算子推演一番后,对汉桓帝说:“根据《占书》,天上有此星象,说明天下怨气太重,金木水火土等五星已经推移,阴阳也随之改变。陛下只有大赦天下,才能调和阴阳,消除灾祸,祥瑞才会出现……”
汉桓帝听了张成的一番胡诌,觉得很有道理,便同意颁布大赦令。
大赦天下是古代统治者为了缓解社会矛盾,采取的一项临时措施。遇到新皇登基或皇帝、皇后诞辰等大日子,朝廷往往会大赦天下。大赦令一颁布,所有犯了罪的人都会无罪释放。不过,国家政治清明、政局稳定的时候,一般很少颁布大赦令。可是,汉桓帝统治时期,政治腐朽黑暗,官逼民反,各地乱民蜂涌而起。桓帝为了舒解民怨,几乎每年都要颁布大赦令。
张成离开皇宫后,内心十分得意。他利用占卜的机会劝说皇帝颁布大赦令,这是他酝酿已久的一条毒计。他自忖朝廷将颁布大赦令,杀人不用抵命,自己可以大开杀戒了。然而,他要杀的人是谁呢?
原武县住着一位乡绅,名叫李暠,以前当过汝南郡太守,如今辞官在家。李暠有一个女儿,年方二八,贤淑端庄,被他视为掌上明珠。张成曾让人到李嵩家去提亲,想让自己的儿子张浩娶李暠的女儿,不料却被李暠一口回绝。为此,张成一直怀恨在心,认为李暠是嫌他家门槛太低,瞧不起他。
张成这个人心胸狭窄,报复心极强。他认为自己遭受了李暠的羞辱,一直伺机报复。他回家后,立即让儿子率领家丁,去将李暠的女儿抓来。于是,张浩带领十几个爪牙闯进了李暠家,硬将李女抢走,带回了张府。
张成凶残暴虐,目无法纪。他让家丁将李女绑在院子里的一棵树桩上,做为练习射箭的靶子。张浩第一个上场。他站在十丈开外,拿起一张硬弓,开弓放箭,箭矢正中李女的心窝。她一声没吭,脖子一折,脑袋耷拉下来,当场就气绝身亡。李女死后,张成让人将尸体埋在自家的后花园里。
李暠得知女儿被张成父子戏射而死,一口鲜血喷出来,当时就昏厥了过去。醒来后,他拖着病弱的身体,去县衙告状,要求官府严惩凶手,为自己的女儿伸冤报仇。可是,县令因为张成是当地豪强,跟宫中宦官交往密切,又深得皇帝赏识,自己官小势微,不敢过问这件事,便建议李暠去找李膺。李暠无奈,只好让家人套了一辆牛车,坐着牛车去了洛阳,找到李膺,向他叙述了冤情。
李膺听完后怒不可遏,立即派人去原武县,将张成父子抓捕归案。人证物证俱在,依律应将张成处斩,张浩关进大牢。这时,朝廷的大赦令到了。按照赦令,所有罪犯必须立即无罪释放。
李膺沉思一番,对属下官员说:“张成罪行恶劣,不可轻饶,非斩不可!”周胜不无担忧地说:“大人,大赦天下是皇上的旨意,杀了张成,就是抗旨不遵,后果难料啊!”其他下属也纷纷劝他三思而行。
李膺怒目圆睁,大声道:“张成是国家的蟊贼,今天杀了他,明天我犯罪抵命,死也瞑目!”
于是,李膺亲自带人,将张成押赴洛阳东市,当众斩首弃市
李膺违抗大赦令,斩杀张成的事,很快便在洛阳传开了。张让得知此事后,认为机会来了。他终于抓住了李膺的把柄,可以为弟弟报仇了。于是,他派了一个仆人去原武县,寻找张成的家属。仆人回来后,将张成的徒弟牢修带了回来。
在张让家的书斋中,张让问牢修:“你想不想为你师傅报仇?”牢修信誓旦旦地说:“师傅待我恩重如山,我当然想为他报仇雪恨!”张让说:“李膺违反皇上大赦天下的法令,杀了你师傅,这是抗旨不遵。你写一份上书,我帮你带进皇宫,呈给皇上。皇上看后,一定会治李膺的罪。”
于是,牢修按照张让的意思,写了一份上书。张让拿着上书,进宫找到了中常侍侯览。侯览在宫中负责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