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钱谦益北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官道上,大批人马一路疾驰,不少人都是轻装出行,模样甚是慌张,一看就是出门匆忙的队伍。
    “受之先生,日后天下虽大,何处是我等之家?大明再也没有我们容身之处了。”
    说话的是复社中人冯全,钱谦益好友,也是礼部左侍郎,昨日安排大典之事就是由他安排了人手。
    然而,钱谦益看见前面发生了骚动,钱谦益当即立断就带着他跑路了。
    因为那些人没按照约定好的时间动手,所以他察觉了事情肯定发生了变故。
    钱谦益冷笑着说道
    “唉,可笑咱们动手太迟了,若是推前两年,鹿死谁手尚未可知,非等曹鼎蛟崇祯等人把刀架在了咱们脖子上,那些蠢货才想起来反抗。
    如今倒好,曹鼎蛟在崇祯皇帝的指使下已经对我们东林党下手了,可惜咱们已经无力回天了,如今之计还是要保存有用之身。”
    冯全坐在马车内愤怒的握着拳头,言道
    “可恼,咱们就这样破家舍业了,以后就要背井离乡,流落四方,实在是心有不甘,牧之,吾不服。”
    钱谦益心里面的滋味也是非常不好受,刚刚才将柳如是这位秦淮八大家之一的美女迎回家中坐客,只待好好交流一番,就能成就美事了。
    虽然柳如是只将钱谦益视为好友,可钱谦益已经将其视为囊中之物。
    谁能料到,结果瞬间就要沦落天涯,他心中又是何等的凄苦?
    钱谦益闷声道
    “良禽择木而栖,名臣择主而侍,崇祯皇帝如此暴虐嗜杀,并非明主,我等还是北上投靠大顺皇帝吧。”
    冯全一阵无语,过说话说的好像人家大顺皇帝就不暴虐了?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你这完全是矮子里面挑大个。
    “这……可吾所闻,留在京城的那些同窗同年可不好受,天天要被大顺军拷问,不少人都是家破人亡啊。”
    冯全有些发怽,李自成并不是他看好的明主,他对自己的仕途也感到担忧。
    “后面是死路,就算咱们能够熬死崇祯,难不成还能熬死小皇帝?那人可是帝师,如今之计,唯有一博,方显英雄本色。”
    “好,牧之,吾亦相随。”
    钱谦益最后在南京抓了一把泥土,就匆匆忙忙的离开了这个肝肠寸断的地方,匆匆北上。
    ……
    南京,曹鼎蛟在后世早就听闻过秦淮八艳的芳名,多少文人骚客在此留下笔墨,吟诗作赋,畅游花舟,好生潇洒。
    秦淮八艳指的是明末清初江南地区南京秦淮河畔的八位才艺名伎。
    十里秦淮是南京繁华所在,一水相隔河两岸,分别是南方地区会试的总考场江南贡院,另一畔则是南部教坊名伎聚集之地著名的有旧院、珠市。
    最先见于余怀的《板桥杂记》分别写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而称为秦淮八艳。
    曹鼎蛟领了崇祯皇帝的旨意,就迫不及待的来到了钱府,如今钱府已经被封存。
    门外还有锦衣卫的探子在此监视,少部分人被关押在此,其他闲杂人等全部被疏散了,钱府长工短工杂役老妈子园丁纷纷被请辞。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伎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
    柳如是名隐,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杨爱,因读辛弃疾词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
    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曹鼎蛟跟随锦衣卫很快就来到了钱府,曹鼎蛟上前,身边的锦衣卫替他开道。
    有人毕恭毕敬的打开了钱府的中门,曹鼎蛟闲云信步地走了进去,沿途还在欣赏着亭台楼阁走廊画坊,笑着言道
    “钱头凉还是个雅致的人,此处院落比之苏州庭院也不落下风,江南果然是养人,却只道是一处妙所。”
    有锦衣卫奇怪说道
    “曹大人为何称之为钱头凉?钱谦益好像并无这个外号吧?”
    曹鼎蛟这才注意到自己说漏嘴了,他也懒得解释,只是随口答道
    “唉,被本官盯上的人还不头凉么,他自己乖乖去洗好脖子吧,就等着本官上门才是,本关的刀又快又凉,嘿嘿嘿。”
    这名锦衣卫这才憨厚一笑,言道
    “大人说得有理,前面那座庭院就是柳如是所住的地方,只不过她自称为是好友留宿在此,就是不知道与钱谦益有没有一腿,这样的女子想来也…嘿嘿嘿。”
    曹鼎蛟来到屋外,却听闻里面传来了轻颂之声,附耳过去
    “有怅寒潮,无情残照,正是萧萧南浦。
    更吹起,霜条孤影,还记得,旧时飞絮……”
    曹鼎蛟小心翼翼的走了进去,错眼望去,一时间居然惊为天人,艳过六朝,情深班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