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六章 便当日亲见霓裳(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顽强的占有,是东宫受命,不是在皇宫受命。然后在自称上再次将大义占有,虽是皇帝,但不可自称为朕。再从官员任命上将大权占有。
    唐朝正一品官员有太师、太傅、太保、太尉、司徒、司空、天策上将,从一品官员有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散官有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正二品散官有特进与辅国大将,职官有尚书令,也就是尚书省的首官,可因李世民曾任此职,后一直空缺,用左右仆射代替。这些官有授,但别当真,皆是虚职。从二品的有尚书左右仆射、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护,还是虚职,左右仆射职权很小了,三少是荣职,后者则只有皇帝的几个儿子才能担任。
    真正有权的,从三品开始,正三品的有侍中、中书令、十六卫大将军、六部尚书、太子宾客、太常卿、太子詹事、中都督、上都护,从三品的有御史大夫、秘书监、光禄/卫尉/宗正/太仆/大理/鸿胪/司农/太府卿、左右散骑常侍、国子祭酒、殿中监、少府监、将作大匠、诸卫羽林千牛将军、下都督、上州刺史、大都督府长史、大都护府副都护。
    职与权也未必百分之百对等,比如九寺正卿,十六卫大将军手中的权利,明显不如吏部侍郎权利重。
    但是这个三品,几乎将重要的官僚全部拢在其中,包括同中书门下三品的使相。
    这样一来,太上皇手中还在继续掌握着重要的大权,可是皇帝手中也有权,只是没有太上皇权重。
    这也是武则天的底限。
    所有军国大事控于是自己与丈夫之手,儿子肯定不乐意。可全部放给儿子,武则天也不甘心。就是她甘心,丈夫都不会甘心。
    李治还是不作声。
    只是一个太子,都逼得自己要低头做人,当了皇帝,手中又正式拢有了许多权利,自己更要低头做人。忽然心中一阵悲哀,做儿子的时候,被一个强势的老子打压,做老子的时候,被一个强势的儿子打压。
    想到这里,都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武则天看到丈夫似乎有些心动,继续乘热打铁,说道:“陛下,你不愿意,恐怕弘儿看到军国大权大多还在陛下手中,他也不会太愿意。”
    “还要怎的?”
    “唉,谁叫他类似太宗皇帝。”
    李威才能肯定不及李世民,否则都不用如此忌惮武则天,但看上去,很类似,有文治之功,也有武功。还象李世民一样,尉迟敬德在前面不要命地用大槊开道,李世民在后面放心大胆地射冷箭。李威用作开道的大将更多,李谨行、骆务整、张虔勖、辛承嗣,甚至细封雷都做过他开道的先锋。
    不是指作风,是指对父亲的安排,玄武门之变没有多久,直接将父亲李渊送到深宫养老了。什么权利也没有给。
    这是点醒丈夫,迁让一下吧,不然落得***下场,到时候什么争不到。况且你父亲已经开了这个头,儿子再开一次,问题也不大紧。
    李治窝火的不言语。
    “陛下,时间紧迫,只有两天时间……现在解决,还可以使事情不会宣扬出去……”
    李治大半天才吭声,道:“朕也担心,就是你所说的条件,这个孽子还会不满。”
    “这个无妨,陛下,你可以这样去办……然后臣妾再去调停一二。”
    又是沉默良久,头脑渐渐冷静下来,不仅是一件丑闻,自己又在生病,雪上加霜,最后道:“皇后,就按你所说去做吧。”
    武则天在保住自己的底限,但也不算太过恶劣,没有她居中调停,依然很有可能继续僵持。
    第二天李治抱着病,爬了起来,接见几位宰相,说道:“河南道现在旱情如何?”
    刘仁轨没有反应过来,裴炎却抢在前面回答:“启禀陛下,旱情稍缓,可是各地依然有一些灾民没有安置下去。”
    “为何?”
    “西域即将有战事,还要安排百姓迁移前去青海,国库吃紧。”
    “国库再吃紧,也不能让百姓受苦。”
    刘仁轨还是没有想起来,李治一直对百姓不恶,只是晚年恋权,平空地搞出许多事,反感的也是后面的这一条。若是皇后是一个温顺之辈,又都不怕。关健皇后手腕毒辣,智慧过人,这才是一干直臣最担心的。
    “陛下所言极是,”刘仁轨还附和了一句。
    “来人哪,传朕诏书,立即让太子为河南道陟黜大使,巡视河南道各州县,安置救济灾民。”
    刘仁轨大惊说道:“陛下,不可。”
    “为何不可?不仅是巡抚,是赈灾,救济,太子仁爱,是不二的人选。”
    裴炎与薛元超心领神会,立即说道:“陛下此诏最为英明不过。”
    他二人是有意附和,其他数相也认为此诏很恰当,当然,大理寺弄出这么大动静,皆知道。但审案是大理寺的职责,与太子也没有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