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会,否则发展下去,我心中十分忧虑。”
从昨天到今天的谈话,李威态度很强硬的。然而要求并没有多高,更没有要求郑家立即葡伏前往东都,向朝廷表示忠诚,那样的话,这些大家族死要面子,也不会同意。
对面子,李威不是很在意,最在意的还是吞并。
吞并是唐朝最大的难题,导致了许多后果。比如朝廷无平民可以征税,导致税务分摊不均,大量逃户生产。无田可授,府兵制渐渐溃崩,战斗力下降。
国家越安定,面姓越多,这个现象会越重。
若是五姓七家会带一个头,能起来很好的表率作用。
要么还有一条道路,象宋朝那样放宽商业,可那样做,争议更大。其实已经在做,海市的出现,等于是在鼓励商业发展,但不能明说。实际所有大户人家将眼光转移到商业,吞并反而不成为重点。
这又要五姓七家带一个头。
至于前面派不派弟子进入京城科举,李威倒不是很在意。
李威登基就说过此事,然而摸不清这些门阀的态度,牵动性很多,略略带过后不提,当然,以这些门阀中智慧人士,也敏锐地察觉到新皇帝对吞并之风不满意,所以郑家才相邀李威前来。
不见面不大好说,一见面可以相互地作一个解释,李威也欣然前往。为了让郑家这个老祖宗答应,从昨天一直高调,然后才高拿轻放,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郑父说完,长松了一口,要求不易,但也不是很难,仍然说道:“对于吞并,我也不是很赞成,无奈人口越来越多,没有地没有粮,家族中的人一直放心不下。“
“昨天我就说过,此行我就在找地,想方设法变出更多的耕地。不但在中原地区设法增加耕地,还增加产量,与农作物的种类,另外还有在边疆拓地,鼓励向海外扩张。而且你们子弟若是在朝廷立功,田地增加,以后必定有一些封田。“但郑父不会所动,这时候因为几干年的历史局限,到高官权贵,下到普通百姓,对田地的渴望远不是后人所能理解的。就如李威所说,那样的话,家族中的人必然四分五裂,不抱成团,家族的影响必然会下降。因此李威又说道:“另外就是海市所带来的财富,不仅是海船,还有海船带出的各种商品,这些商品是来自国内的各大作坊。“
话都说到这份了,李威站起来要离开。
郑父一下子将他拽了下来,又道:“陛下,臣还有一言,几天前次子携女前往崔家归来,那是臣的九孙女。”
戏肉来了。
“此女长相冠于郑家之首,又没有婚约,自幼饱读诗,又懂女红,品德贤良温恭,臣又悄悄找来陛下的八字与孙女合卜,乃是良配……“
不低头罢,一低头,以后的种种合作,这门亲事对郑家很重要的。
“君无戏言,我最反对的联姻。不过若是你们郑家对海有更大的兴趣,我倒是想摄合一桩良媒。”
“是谁?“
“此人你见过,他跟我一道前来,就是那个天下闻名的良商梁金柱,他有一幼子,品德很好,自幼就读了许多籍,又有学问……”
“陛下,不可啊你是乱点鸳鸯谱……”郑父立即急切地说道。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