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会战(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知道大约唐朝军囘队此时,是真正发起进攻。但在虚虚实实之下,却下令左右营的将领勿要轻易出动,又认为即使唐朝向中路发起进攻,东西九十几里地外,还有许多唐朝兵力侧应。最少有一万多人吧,从兵力上自己不占劣势。放弃了集囘合主力军囘队的时间。
    但还是很从容地做了布署,让士兵进入矮墙后面,防止瓜卵山上的唐朝军囘队突击,又于两囘岸布置兵力,阻止唐军从两边上岸。
    自从开战以来,有许多原因,才能的不足,准备的不足,道囘义的不足,从瓜卵山之战开始,萨勒姆出现了一系列的失误。这次会战前的安排,失误是最大的。
    此次他面对的敌人,与任何囘在波斯活动的义军,或者与突厥人、河中人与吐火罗人都是不同。不但会统军,手下还有一批凶悍的军囘队,而且最善长的是各种阴囘谋诡囘计。
    瓜卵山的唐朝军囘队,看到有的小木船已经渡到了河中间,才开始出动。
    首先推出三百台投石机,有两百多台,是来到河中后才制囘作的,比较粗糙,平均射程与射速,或者抛射的重量,略略强于大食人的投石机。相差不大,是因为各个部件的工艺造成的。
    但也不能小视了大食人的投石机技术。
    大食人的投石机技术是在拜占庭人与波斯人工艺上做了改进。原来西方投石机技术很早就在成形,如亚历山大,或者耶路撒冷之围时,最大的投石机,可以将五十二公斤的石头投到三百七十米外,若是重量轻一点的物体,能投到四百多米外的地方。当然,这种大型投石机往往需要几百人操作,操作不便,运输不便,即便能制囘造出来,战争时很少能看到。
    这项技术因为工艺的问题,很长时间没有进步。大食的投石机大约与古罗马巅峰时,或者与原来唐朝的投石机工艺相当。有许多缺点,发射慢,操作人手多,成本高昂,容易损坏。
    唐朝的投石机技术,是经李威利囘用科学原理做了一些改进。但原理他懂,具体的细节却是一窍不通。看到姚州之战的威力后,朝囘廷又做了改进,李威一股脑地将杠杆原理,器械的扭力与弹力原理,全部写成小册子,传授给了工匠。为什么有这些原理,工匠不问,但有了这些原理指导,指明了方向,又进一步对技术革新,并且推出各种投石机的种类。比如在船上使用的小巧型投石机,第一批运到瓜卵山的,也是这种小巧的投石机。
    还从国内带来了一些大型投石机,屡次改进后,威力已不亚于后来元蒙时的回囘回炮。虽不能象回囘回炮巅峰时,能将千磅重物投于几百米外,但这些大型投石机能最大投射近两百公斤的物体,正常投射一百多斤的重量,若是重量减轻,最大射程能达到近六百米开外。
    路途远,运输不便,从国内运来的投石机仅有两百台,这种大型投石机不到六十台,东西两军都分了一些。后来火烧乌浒河后,西路大军的所有大型投石机都运了瓜卵山上,为了不让敌人防备,一直没有动用。
    三百台投石机,动用了近三千士兵操作。特别是那三十台大型投石机,每台依然需要三十几人操作,速度很慢,但威力十足。主要是东西两侧,为了打开登陆通道,各集中了十台大型投石机,以及大部分制囘作优良的投石机。余下的士兵手持弓箭,与盾牌兵相互保护,还有部分士兵准备了长矛与横刀准备杀敌。从各个栅栏的门口鱼贯而出,也早就安排了,怎么进怎么退,甚至具体到每一个士兵做什么,这么多天也准备妥当。
    看到唐朝军囘队从瓜卵山上出来,大食人也用投石机开始打击。这么多天,唐朝军囘队做了许多准备,大食人也做了许多准备,运来了更多的投石机。有的石头落下来,砸中了唐军。付出一些牺牲后,唐军列好队,也反击了。
    十分凶猛的反击,三百台投石机会成了三个班次,将中午运来的“粮食”一起搬了出来。一包包火囘药,甚至为大型投石机准备了一些火囘药桶,发射囘出去后,所有唐朝士兵用棉花塞住了耳朵。
    这才是真正的爆囘炸。
    特别是那三十个火囘药桶,每一个火囘药桶都带了十几名大食士兵飞上了天空。
    不停息的进行了三波轰炸,大食人都炸蒙了,萨勒姆也炸蒙了。
    又上了五十步,弓箭手与部分盾牌兵,长矛手上前了一百五十步,正是大食人挖的壕沟,壕沟很深,里面铺满了棘刺,壕沟后面大食用挖壕沟的泥土砌成的矮墙,一人来高,还有箭垛。刚才一番轰炸,部分波斯兵吓得拔腿就逃,然而萨勒姆治军很严,让执囘法队杀死,阻止了胆小的波斯士兵溃逃,还有部分士兵被炸死,连同墙垛都炸出一个个豁口,但剩下不少士兵在继续反囘抗,试图用弓箭布置一道防线。
    冲了冲,河中士兵不足暴囘露囘出来,部分士兵因为怕死,留出空档,造成了大量牺牲。自唐军指导后,治军很严,屡屡执行军法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