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五章 未怕金吾呵醉(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狄魏,某敬你一杯。”
    “不敢。”
    但张大安又问道:“请问阁下原来何处高就?”
    未必善长权术,就能当很大的官,一要机缘,二要处理政务的能力,三要门第,不过以此人的能力,不可能会默默无闻的。所以有此一问。
    “四海为家,漂泊不定,不过忽然思念红尘,想学一学王猛。”
    王猛没有遇到桓温与符坚之前,外人来看,一个地道的又邋遢,又没有用的酸秀才。直到遇到符坚,忽然从一个顽石变成了十六国一颗最明亮的宝石之一。
    是有本事,可你想比王猛,未必太狂妄,然而此人所言,无不切中弊病,张大安不能言。
    过了一会儿又问道:“那么向王德真进言后,又该怎么做?”
    “张相公,下雨天出行要不要打伞?”
    “要的。”
    “可是天气宜人,春和景明,阳光妩媚,能不能打伞?”
    “这个不能。”
    “那就是了,王相公提出来后,各位宰相有何反应,能不能准确料到?况且我只是一个百姓,能听到的能看到的很有限,仅凭一些传言,能不能真正掌握这些相公的性格,能不能料到他们具体的反应?”
    张大安又让这一句问倒。
    “张相公,容我再说一句,凡事要顺势而行,水者遇阻堤积而溢,遇缺即走,所以上善者莫若水。我只能看,只能听,看更多的,听更多的,再细想出下一步计划。但我已替殿下,做出最大的顺势而行。张相公,可知道这天下最大的势?”
    “何?”
    “天皇很睿智,然而有两处不好,是一恋权,所以殿下不能争这个实权,这就是大势之一。”
    张大安脸立即憋红,不管段夫庆是出于何心,凭借这一点,胜过张大安的。张大安的做法恰恰相反,是想办法让李贤争权。当时不觉,现在回想起来,这个胡人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第二就是有病在身,虽然睿智,已不如往日。有一个比喻,黑齿常之一刀名闻天下,乃世间罕有的勇将。然而让他醉得如同烂泥一样,这一刀下去,还有没有往日的勇猛?陛下已经醉了。”
    这是一个比喻,然而却是一语中的。
    房氏本来无精打彩的,可听到最后,也终于心动,在旁边弯了一下腰,道:“李先生果然是奇人也,谢过李先生相助我家殿下。”
    “不投,臣自会看云起云落,逍遥自在。即来投,替殿下分忧解难,是臣的责职所在,王妃勿得相谢。”
    高政已忍不住问道:“那么这个势又在何处?”
    “好大的势,高使君没有看到吗?无论是雍王殿下,或者是太子,或是天后,权利还是天皇所赐。若是天皇一心想收,太子的权,都能收回来。难道那一天真的到来,太子敢起兵谋反不成?可是天皇醉了,不是昔日的天皇,权利不要争,至少不与天皇去争,已赢得天皇三分欢心。天皇醉了,但天后智慧天下罕有人能及。对天后,天皇又是倚赖,又是防备,这十几年间,一直在反复,也不是没有缝隙。今天太子势大,天后势大,天后又支持太子,并且让最亲近的内侍,前往青海扶恤太子,耐人寻味啊,耐人寻味。”
    听到此,再不懂,撞墙去死!
    房氏一双秀眸又亮了起来,奇人哪!
    看到各人嘴唇都张开了,段夫庆又说道:“别急,一切等殿下退出来,再说,天后啊。”
    众人会意。
    这一天晚上十几人觥筹交错,李贤居然因为开心之下,黑齿常之没有烂醉如泥,他却喝得烂醉如泥。
    这个苦命的孩子,他还以为真看到光明即将到来呢。
    ……
    首先得退,这个也急不得的。
    不能莫明其妙就退了,如何退,段夫庆只能了解一个大约的政治格局,具体的肯定不清楚,这个要张大安等人去寻找机会。正在找机会时,洛阳诏书下达。
    所有宰相要去东都议事。
    诏书没有明说,可大家都知道,是为了吐蕃侵犯剑南的事。
    王德真看了一眼李贤,冷嘲热讽地说道:“各位相公,有一件事陛下似乎忘记。”
    崔知温不知,随口问了一句:“什么事?”
    “雍王在监国哪,我们一起去了东都,雍王监那一门子国?”
    崔知温立即闭上嘴巴。
    张大安一听机会来了,冲李贤挤了一下眼色。李贤也反应过来,说道:“王相公说得对,自大哥平安归来,我监这个国,已经十分不合理。只是父皇不让我辞,惭愧惭愧。”
    这个六皇子怎么了?换王德真狐疑了。
    李贤又冲一名小吏说道:“麻烦替我拿纸笔来。”
    “喏!”小吏拿来纸笔。
    李紧就当着这些宰相开始书写,先写给李治的,儿臣不孝,知错了,云云。做错了就要惩罚,请父皇母后惩罚儿臣吧,以戒示天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