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九四章 高原冬雨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造舰速度,哪怕吃一两场败仗,也不会让帝国海军伤筋动骨。”
    三七年日军南下兰印群岛后,预计到美国可能遇到战争,美国国会特许国防企业扩大军事装备生产能力,允许私人企业向政府贷款以增加新的建筑物和设备,在原有基础上扩建,并且为企业在建立和运行中征募工业组织的帮助。
    次年德国入侵波兰,日本开始进攻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地。
    按照与英法之间达成的贸易协定,罗斯福当局开始加速国防建设,放开国防生产企业并建立许多国有承包营运设施,它的好处是既可以运行也可以备用。在这种情况下,兵工厂和海军码头扩大了生产能力,每日两班或三班生产武器。
    在政府代理机构的帮助下,美国工业领域开始转向军品生产,合并新的制造工艺。罗斯福的私人朋友亨利.凯撒在美国政府贷款的帮助下,以路政公司承包人的身份进军船舶制造业。从三九年开始,在美国的东西海岸疯狂地建设造船厂,并按他研究的快速流水线造船法造船,其造船时间为其它船厂的三分之二,成本则只有四分之一,震惊了整个世界。
    凯撒认为,完全可以借助汽车生产线的方式来生产巨轮,可是大型的轮船与小型的汽车毕竟不是一回事。谁也不可能在生产线上装配轮船。当时的轮船各个部位绝大多是用铆钉来连接的,在船身建好之后一个个部件来安装,无论如何也需要耗费数个月的时间。
    继南华的船舶制造业率先进行技术革新后,凯撒和他的工程师们也想到用焊接的方式来取代铆钉,也就是说,巨轮的各个部分分散在工厂中生产。之后再集中到船坞去安装,每个工厂只专门生产船只的一个部分,以保证质量和速度。当时从技术上反对这样做的人不少,他们质疑焊接的船只是否有足够的承受力。后来证明这种担心并非多余,虽然大多数这样造出来的船经受了海洋的考验,但是也有少数船只上的焊接出现裂缝,甚至还出现过整条船裂为两半的事件。
    但无论如何,这一革命性的技术创新大大地缩短了美国船厂生产舰只的时间。到了四〇年六月中旬,凯撒的加里福尼亚瑞池曼德造船厂创下了四天零十五个半小时造成一艘万吨巨轮的奇迹。而各个部件分别制造之后再焊接的技术也从此取代了铆钉成为造大船的主要手段。
    日军占领美国西海岸全境后收获巨大,就以瑞池曼德造船厂最为典型,其拥有3.5万吨级和2万吨级船台各一座,2.5万吨级浮船坞一艘,1万吨级和5000吨级干船坞各一座,码头岸线1500多米,年生产船舶能力达到惊人的一百万吨。
    最为重要的是,通过瑞池曼德造船厂,日本人也掌握了各个部件分别制造之后再焊接的技术。在钢铁产量充足的北美和澳洲船厂。船舶的产能提高显著,这也是日本大多数官员对于日本的未来充满信心的重要原因。
    “船舶固然可以加快速度建造。但是,熟练的水手损失了,能够及时补充上吗?”石原莞尔的神色变得非常的严肃:“柴山君,你可以大致估算一下,开战到现在,我们已经武装起多少部队了?”
    柴山兼四郎是当过陆军省军务课长和陆军辎重兵监的人,自然清楚日军的情况,信口道来:“现在本土防御军下辖五十三个师团,澳洲军有五十二个师团,南方军拥有五十二个师团,北美军五十一个师团,加上我们南美军的四十八个师团……我的天呐,不知不觉之间,仅仅陆军都有二百五十六个主力师团!”
    “不错!”
    石原莞尔眉头紧锁:“如果再加上陆军航空兵部队,以及番号混杂的混成旅团、**混成步兵旅团,还有后勤和辎重部队,仅仅陆军占用的人口就在七百万左右。我们的海军,从三七年扩充到现在,起码也有三百人服役,这也就意味着,帝国几乎每四个男人中,就有一个是军人,换言之,这场战争几乎把我们大多数青壮年都送进了军队,而一个国家,绝对不能仅仅只有军人,还必须有人从事行政管理,有人搞科研,有人传播知识文化,有人操作精密机床和生产线制造武器装备……”
    柴山兼四郎恍然道:“石原君,你是担心海军的海员补充不上?”
    石原莞尔点点头:“看看德国人对英国封锁造成的威胁,再想想一旦帝国遭遇类似的困境,又会出现什么情况,我就对未来感到担心。一旦帝国被割裂为互不统属的本土、澳洲、北美、南美、东南亚和太平洋上的诸多岛屿等各个部分,那么我们就必须做好在失去与外界联系后自力更生的准备!”
    “至少短时间内,我们南美军不会有太多危险!”
    柴山兼四郎依然对石原莞尔的悲观难以理解:“北美军是帝国各大军事集团中官兵最精锐、武器装备最精良的战略集团,北美军四路大军的指挥官冈村、河边、山下和土肥元将军,都是不可多得的将才,再加上畑俊六和西尾寿造两位大将统领,面对美国那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