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一)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北伐开始时,黄埔学生在校者有第四期,他们于民国十五年三月八日入学,到是年十月四日毕业2,314人,当时北伐军已进抵武汉,并自武汉向长江下游进兵,目标指向九江、南昌。第五期于民国十五年十一月十五日入学,到十六年八月十五日毕业1,481人,当时北伐阵营正因国民党清共陷于分裂,南京方面的革命军大体自南京北上,进出于苏北、鲁南;武汉方面的势力未继续北进,一度东征抵九江。第六期于民国十六年十月三日入学,到十八年一月二十四日毕业718人,当时北伐战争已结束;第七期于民国十八年一月十四日入学,到十九年九月二十六日毕业612人。第七期学生未及参加北伐战争。
    事实上,替代并承袭黄埔军事教育工作的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到民国十七年三月六日才开学,作为军校第六期。原在黄埔受教育的第六期学生,此时亦转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受教育。第七期学生在黄埔军校受教育时,当时广东与中央政府关系不睦,故在民国十九年九月七日第七期毕业后,黄埔军校即奉令停办。
    黄埔校军及学生,据有姓名可考者,参加两次东征阵亡的官兵共237人,在沙基惨案中罹难者27人。
    在北伐战争中,一至五期毕业生或学生战死者,第一期25人,第二期8人,第三期38人,第四期17人,第五期10人,潮州分校12人,军补班1人,军官班2人,共113人。实际恐不只此数。据王肇宏研究,黄埔一、二、三期,毕业人数共2,327人,第一次东征之役,阵亡156人、伤182人;平定滇桂军之役,阵亡91人、伤103人;第二次东征之役,阵亡284人、伤123人。以上共阵亡531人、伤408人。合计伤亡939人,占毕业总人数将近40%。
    据史全生研究,在北伐战争中黄埔学生牺牲者303人。
    据黎显衡等研究,在北伐战争中阵亡的黄埔学生353人。
    校训校歌
    校训“亲爱精诚”是由蒋中正亲自拟选,孙中山在开学典礼时宣布的。校庆日定为每年的6月16日。
    1924年制定的《陆军军官学校歌》:
    莘莘学子,亲爱精诚,三民主义,是我革命先声。
    革命英雄,国民先锋,再接再厉,继续先烈成功。
    同学同道,乐遵教导,始终生死,毋忘今日本校。
    以血洒花,以校作家,卧薪尝胆,努力建设中华。
    1926年制定的《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歌》:
    怒潮澎湃,党旗飞舞,
    这是革`命的黄埔。
    主义须贯澈,纪律莫放松,
    预备作奋斗的先锋。
    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
    携着手,向前行。
    路不远,莫要惊,
    亲爱精诚,继续永守。
    发扬吾校精神,发扬吾校精神!
    历任校长
    第一任蒋中正先生
    第二任关麟征将军
    第三任张耀明将军
    第四任罗友伦将军
    第五任谢肇齐将军
    第六任徐汝诚将军
    第七任艾将军
    第八任张立夫将军
    第九任林初耀将军
    第十任秦祖熙将军
    第十一任言百谦将军
    第十二任许历农将军
    第十三任朱致远将军
    第十四任卢光义将军
    第十五任黄幸强将军
    第十六任黄耀羽将军
    第十七任汤元普将军
    第十八任胡家麒将军
    第十九任杨德智将军
    第二十任马登鹤将军
    第廿一任童兆阳将军
    第廿二任丁渝洲将军
    第廿三任张岳衡将军
    第廿四任杨国强将军
    第廿五任王根林将军
    在当时,黄埔军校与美国西点军校、英国桑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以及俄罗斯伏龙芝军事学院并称世界“四大军校”。
    1994年6月16日,为纪念黄埔军校建校70周年,中国邮电部发行了纪念邮票1枚,面值20分,票面为黄埔军校大门全景。台湾邮政局亦发行邮票1枚,票面为黄埔军校大门全景与蒋中正校长头像。
    2004年6月14日,台`湾`国`防`部长李杰与前行政院长郝柏村参观“黄埔军校八十周年史迹展”。
    2004年6月16日,黄埔军校建校80周年纪念日,由黄埔军校同学会、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共同编辑的《黄埔风云人物》专题邮品纪念册在北京首发,收入50余枚有关黄埔军校人物、历史事件的邮票。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园,来自台湾各地的万名黄埔军校校友举行盛大庆祝活动。
    黄埔军校旧址简介:
    黄埔军校旧址位于广州黄埔长洲岛,是大革命时期孙中山在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