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章 博浪一椎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磨盘大地石块,最后直至半座山坍塌下去,把军队大军活活埋在下面。
    巴旺带着人持刀赶去,还想看看有没有活口。整片悬崖彻底坍塌,浓烈的尘土散去,溪流堵塞,驿道不再,原来的路上已被变成了巨石垒就的一道山岭。除了在巴旺地脚下,砸入地面的巨石挤着一双脚丫子苍白无力地扬了起来,再看不到一个生灵。
    五百人分头散去,遁入莽莽丛林之中,蜀王府第二天晚上才听到鸡冠崖崩陷地消息,头天下午有阻路难行的客商返回成都。将消息禀告知府衙门,知府衙门问清崩塌情况,觉的事有蹊跷,前两日大雨,这千古悬崖也不曾崩塌。怎么现在塌了呢?那可是钦差大人的必由之路呀。
    知府大人不敢怠慢,匆匆忙忙跑去禀报世子,朱让栩听说了也很着急,虽然两镇通行还有别的路,可是那要多绕百余里地,对于百姓十分不便开心就好整理。最让他担心的就是,这件事和杨凌有没有关联。
    当下朱让栩顾不得旁人阻拦,带着三百名士兵火把连营。当夜就赶往鸡冠岭,当他们从河溪靠外处发现半条露出的手臂,和他身上的军服碎片时,终于知道,出了大事了。
    第二日调集了大军要来抢搬岩石,结果又下起了暴雨。军队携带的物资有限,还需运输大批物资才能在此驻扎。而且暴雨之下,抢救……抢搬尸体得行动也更受阻碍。
    到了第三日雨住了,才正式开始搬运石山。有地石块巨大如斗,彼此叠压挤搓,简直难动分毫。要用什么工具、要用多少时间,才能把这一座小山搬完?
    朱让栩焦急万分,扩大的搜索范围,在左边岭后发现有数百人曾寄住过的痕迹,毫无疑问,这是有人蓄意陷杀钦差了,可是却无法确定对方的身份。忙了一天,石头外围都没清理出来,诺大的石山得搬到什么年月?
    如此大事再不能隐瞒了,朱让栩命人沿山设卡,搜捕可疑人犯,同时加紧抢搬石块,又叫军驿以八百里火急情报绕路飞报京师,呈于御前。
    至于抢搬石头,其实他也不再抱着杨凌能得脱生天地希望了,可是巨石本就把人体砸的七零八落,现在又下了雨,如果不快些抢运出尸体,一经腐烂,碎尸搅和在一块儿,把连骨骸都认不出来了,他岂不有愧于杨凌?
    “唉!”朱让栩怏怏地叹了口气,纵马一鞭,领着亲随回成都去了。他的公事实在太繁忙,不能整日留在这儿等着挖尸,到了第五日,只好留下得力的人手继续搬运石山,自已返回成都,亲自督促缉凶事宜。
    ******
    “啊欠”,刘瑾打了个大喷嚏。
    他抓起手绢儿,使劲擤了通鼻涕,丢到地上去,懒洋洋地又搂紧了被子,鼻子囔囔地道:“天儿冷啦,再过两天该下初雪了,唉!一个小心,这就伤了风。”
    “公公身体不适,那好是好生歇息吧,下官改日再来”,张彩忙起身道。
    “算啦,就是身子骨又酸又软,站不起来啊,你说吧,那什么税?”
    “哦,是四川和福建的银税,公公不是给那两个地方每年上缴地银税定额又加了二万两吗?地方官员说……有多处矿脉已经耗尽,难以承受如此重税,请公公减免呢。”
    “啊呸!啊~欠!那么大的地方,只不过每年才加两万两的银税,就一个劲儿哭穷、哭穷,这帮废物,除了哭穷什么都不会!”
    他眼珠一转,盯着张彩道:“听说了吗?谷大用在江南可是干地不错,这小子就守着个海边,任嘛不干,那银子就跟流水似的。现在朝廷到处用钱。皇上也在哭穷。
    等到了年底,谷大用给皇上送去大把地税银,我管着那么些银矿金矿、粮赋盐赋,却穷嗖嗖的能拿得出手吗?可不能让谷大用给比了下去,不准!……等等,每省再加两万两。这帮孙子……就得挤~!”
    “是是是,呃……下官记下了。”
    “小豆子,拿点水来,不不,姜汤,多放点糖。张彩啊,还有事吗?”
    “呃,还有,西北戍军粮饷不足,地方屯田又不够。因为连着用兵,户部连库底都掏空了,实在拿不出银子了,现在边军将领把告状奏折递进京来,说再不解决。怕就要弹压不住士兵了。”
    “我怎么说的来着,不是早给了办法了么?你,再下一道令,给西北三司衙门,罚款。罚款呐,官员、富绅、百姓犯了事全都要罚款、重重地罚,罚了银子交给当地戍军充作军饷……
    这帮废物是真不省心。这么着吧,罚款的事交给戍军去办,罚了银子就归他们,呵呵,啊欠,他们还能不卖力气?”
    “这个……公公,只怕戍军将领趁机假公济私,敛财自用,那岂不……?”
    “嗯嗯有道理,还是张彩想的周到。让咱家想想……这样吧,按照地方大小、人口多少,给那些戍军制订限额,每个月要罚多少人,罚多少钱,得有个规矩,罚不少不成,罚多了~~也不成,就这么着吧。”
    刘瑾弹指间又解决了一件大事,有点开心起来,他提起了点精神正想说话,外边一个小太监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公……公公,大大大……大事不好了,八百里加急军驿秘信。”
    刘瑾吓了一跳:“什……什么八百里?有人反啦?”
    “不是的,公公,是杨大人他……他死啦!”
    刘瑾不耐烦地又扯出块洁白地丝帕,轻轻抹着嘴唇,说道:“哪个杨大人呐,姓杨地可多了……杨?你说哪个杨?”
    刘瑾忽地意识到了什么,双眼放出贪婪的亮光,好象地上跪着的是个小金人儿。
    “威武侯、柱国上将军、内厂提督杨凌杨……大人……”
    这一下张彩也象屁股上装了弹簧儿似的,倏地一下跳了起来,刘瑾一掀被子坐了起来急道:“这是真的?杨凌不是平息了都掌蛮之乱,很快就要回京么?这是谁说的?送信的人呢?怎么死的?”
    “是蜀王世子亲自修书,令军驿以八百里快马报送京师的,送信人就在宫禁处等候。听说……是杨大人回京时,在蜀道艰险处突遇山崩,全军……全军覆没!”
    “噗哧!”刘瑾没忍住,鼻涕泡美出来了。
    “哈~哈~哈哈……啊~~啊~啊,杨大~~人呐,你怎么就……就去了哇……”,刘瑾只笑了半句,忽地觉地不妥,连忙把调门儿往高里一拔,改成了哭丧。
    他哭了两声,突然“嗄”地一下止住哭声,一抹脸道:“皇上知道了吗?”
    “还没呢,公公不是吩咐过,各府道重要军情、民政,各司的奏折都得先打红板,呈给公公,得了批复才可以转呈各衙门吗?”
    “喔喔喔喔,不错不错,快快,带咱家去见见那个驿官,容我问的详细了,再去禀明皇上!”刘瑾红光满面,腿也不软了,胸也不喘了,这真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呐。
    他一溜烟儿跑到大门口,回头骂道:“你个小兔崽子,你倒是快点呀,这是多大的事儿,你想急死爷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