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千六百四十六章 封印的龙气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跪坐在他面前,像一位母亲面对初生的婴孩。“那你呢?你将去往何处?”
    “我去哪里,取决于你们想让我存在多久。”他抬头看她,瞳孔中映出她的倒影,也映出亿万张面孔,“只要还有一个孩子愿意为逝者献花,只要还有一对恋人相信重逢可能,我就会回来。我不是终点,我是回声。”
    话音落下,他缓缓起身,走向碑后那片新开辟的花园。那里栽满了蓝鸢尾,排列成一个巨大符号正是《太荒吞天诀》最后一页被焚毁前所绘的阵图,象征“以忆吞天,以情破虚”。
    当他踏入花丛中央,整片花园骤然升腾起氤氲蓝雾。雾中浮现出无数身影:有战死的士兵、早夭的孩童、失散的亲人、湮灭文明的遗民……他们皆面带微笑,一一挥手告别,而后化作光点融入新生星球的大气层。
    “这是……”阿宁呼吸微滞。
    “这是所有被补全的记忆。”孩童背对着她说道,“过去未能安葬的灵魂,如今终于找到了回家的路。他们不会复活,但他们不再缺席。”
    自这一日起,宇宙进入了“忆启时代”。
    不再有绝对的死亡定义。一个人的存在与否,不再仅由生理指标或历史记录决定,而是由“是否仍被真切地记得”来判定。那些深埋心底的名字,哪怕从未诉诸言语,也会在特定时刻引发共鸣某片叶子突然变色,某段旋律无端响起,某人在梦中收到一封没有寄信人的信。
    学校开设“忆力学”课程,教授学生如何用专注的思念影响现实概率;科学家建立“情感熵实验室”,研究爱与悲痛如何扭曲局部时空曲率;艺术家则创作出能唤醒前世记忆的交响诗,演奏时听众常泪流满面,声称看到了自己从未经历过的场景。
    而最令人震撼的变化,发生在黑洞边缘。
    原本被视为终极吞噬者的归墟之门,如今成了“记忆回流”的通道。每隔七日,便会有一股温和的能量潮汐从中涌出,携带着来自未知纪元的信息碎片。这些数据无法解码,也无法储存,唯有在特定心境下才能“听见”有人听到母亲哼唱的摇篮曲,有人听见战友临终前未说完的话,有人甚至捕捉到了未来自己的低语。
    一位老学者为此写下碑文:
    >“我们曾以为遗忘是自然规律,后来发现,那是人为的枷锁。
    >我们曾以为记忆只是脑中的痕迹,后来明白,它是连接万物的丝线。
    >如今,我们终于懂得
    >记住,是最温柔的反抗,也是最强大的创造。”
    然而,并非所有人都拥抱这场变革。
    在遥远的第十六星域,一支名为“清静会”的组织悄然兴起。他们坚信情感是混乱之源,记忆应受管控,主张重建逻辑至上社会,甚至试图封锁忆蓝树的传播。其领袖是一位曾在监察系统服役的老者,代号“零识”。
    他在一次公开演讲中咆哮:“你们所谓的‘觉醒’,不过是集体癔症!让眼泪决定物理法则?让思念改写星辰轨迹?这根本不是进化,是退化!我们将回到理性,回到秩序,回到没有谎言的纯粹真实!”
    支持者众多。
    毕竟,并非每个人都能承受记忆的重量。有些人宁愿忘记战争的惨状,也不愿夜夜惊醒;有些文明选择抹去祖先的罪行,只为维持和平假象;更有父母无法面对夭折子女的影像每日浮现于家中墙壁……
    于是,一场无声的对抗开始了。
    不是刀剑相向,也不是舰队交锋,而是“记”与“忘”之间的拉锯。一方竭力唤醒沉睡的历史,另一方则试图设立“遗忘保护区”,屏蔽共忆网络的影响。街头出现涂鸦:“别再梦见我!”、“让我安静地消失!”;也有反击标语:“你逃不掉的,我们都记得你。”
    阿宁对此保持沉默。
    直到某夜,她在释忆碑前遇见了一个哭泣的女人。
    那女人抱着一张泛黄的照片,照片上是个笑得灿烂的小女孩,约莫五六岁。她抽泣着说:“她是我的女儿……十年前死于星尘疫。我一直不敢多想她,怕心碎。可最近,每当我闭眼,她就出现在梦里,拉着我的手说‘妈妈,我想回家’……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办……我既想见她,又怕见她……”
    阿宁静静听完,从怀中取出一枚小小的忆灯,递给她:“点它吧。不是为了留住她,而是为了告诉她你一直爱她。”
    女人颤抖着手点燃灯火。幽蓝火焰升起刹那,照片上的女孩忽然眨了眨眼,笑着说了句:“谢谢妈妈。”
    随后,影像消散,灯熄。
    女人瘫坐在地,泪如泉涌,却又笑了出来。
    第二天,她自愿加入了“忆愿者”团体,开始走访各地,帮助他人面对失落的记忆。
    这件事传开后,越来越多曾逃避回忆的人开始尝试直视伤痛。人们渐渐意识到:**真正的治愈,不是删除痛苦,而是带着痛苦继续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