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周唐番外(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那日助岁岁去花楼查探消息,迎面撞上了几名油头粉面的世家公子,其中就有唐不离的未婚夫陈鉴。
    污言秽语,不堪入耳。
    一想到自己要嫁给这样的人,想起梦里自己无辜受累、卑微求人的下场,唐不离便气不打一处来。
    反应过来时,她手中的长鞭已朝陈鉴劈了过去。
    陈家咽不下这口气,以“有失妇德”唯由,当众与她退亲。
    一时间,唐不离“母老虎”“女霸王”的诨名流传开去,沦为笑柄。
    唐不离本人并不在意,谁敢当着她的面取笑,她便用鞭子抽谁,绝不吃亏。
    她唯一担心的,是祖母会失望。
    “抱歉,祖母。”
    唐不离跪在榻前,低下了头,“孙儿又将事情搞砸了。”
    “不怪你,乖孙。怪祖母识人不清,被人诓骗。”
    老人家笑呵呵扶起孙女,安慰道,“那样不干不净、表里不一的后生,不要也罢!即便乖孙不抽她,祖母也要替你抽他!”
    意料之中的训斥并未到来,唐不离猛然抬头:“真的?”
    “真的。”
    老太太抚了抚唐不离的束发,慈爱道,“及时止损,乃是幸事。”
    唐不离眼眶一酸,紧紧地拥住了祖母。
    这个外刚内柔的老人还是没能撑过严寒的冬日,于雪夜安然阖眼,驾鹤西去。
    唐不离的天塌了。
    (七)
    老太太下葬后,唐不离的心也仿若缺了一块。从此世间再无人为她遮风挡雨,她只能自己磕磕绊绊学着长大。
    仆从来问她,后街房舍中那一整面墙的墨迹该如何处置。
    唐不离才想起来周蕴卿留下的那半篇赋文,道:“重新刷白便是。”
    仆从领命,唐不离又唤住他:“等等。”
    仆从转身,唐不离想了许久,叹气道:“别管了,留着吧。”
    她也不知要留着这面墙作甚,或许那满墙狷狂的文字中有镇定人心的力量,又或许……仅仅是因为涂抹掉太过可惜。
    那篇赋文旁征博引,气势磅礴,若写完,定是万世传颂的杰作。
    ……
    唐不离没想到,周蕴卿高中探花的第一件事,就是回来找她。
    莫非,周蕴卿是回来炫耀报复的?
    毕竟她当初自恃矜傲,赶走周蕴卿的语气太过直白了当,不够圆滑委婉,容易伤人情分。
    对方是前途无量的朝中新贵,而她则是家族式微的落魄孤女,除了扬眉吐气的奚落外,她实在想不出周蕴卿还有别的理由登门。
    越想越心虚,她索性让管家将府门关上,避不见客。
    然而已经晚了,探花郎立侍门外,非要见她一面。
    唐不离没有法子,只好强撑气势,硬着头皮出门见他。
    探花郎一身红袍,面如冠玉,长身而立,没有丝毫不耐。
    不可否认,有那么一瞬,唐不离被他脱胎换骨般的俊俏清朗惊艳到。
    她很快收敛心思,戒备道:“你想干什么?”
    她不惜用凶巴巴的语气掩饰此时的心虚忐忑,周蕴卿有些讶异。
    然后他缓缓拢袖,清朗道:“乡君资助深恩,周某没齿难忘。今衣锦还乡,特来拜谢。”
    说罢行大礼,一躬到底。
    恭敬的态度,给足了唐不离脸面。
    唐不离如同一拳打在棉花上,满腔戒备化作茫然。
    周蕴卿说的每个字她都听得懂,但组合在一起,她却是不懂了。
    她当初资助他的那些银子,他不是没带走么?何来的资助深恩?
    (八)
    周蕴卿锋芒初露,成了新帝麾下的红人。
    即便是状元郎初入朝堂,也得从翰林院编纂做起,唯有周蕴卿直接提拔去了大理寺。
    他是个节俭到近乎苛刻的人,常年只有春秋两套官服以及几套会客的常服轮换着穿,不穿坏绝对不裁剪新的。
    是以新帝赏赐的珍宝以及朝廷发放的绫罗无福消受,一应差人送去了唐公府,美其名曰:“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那些绫罗绸缎都是宫里的上品,着实好看,然而唐不离也着实难安。
    她几次想拒绝,周蕴卿只有一句:“我用不上,乡君若不喜,可变卖赠人。”
    总之,就是不愿收回去。
    唐不离实在忍不住了,问道:“你为何要对我这般好?难道就因为,当初我花钱雇你抄书?”
    周蕴卿顿了顿,从书卷后抬起眼来,道:“乡君每月命人悄悄赠予纸墨书籍,助我科考及第,此等大恩,周某铭记于心。”
    “每月……纸墨书籍?”
    唐不离终于发现了不对:周蕴卿报恩……似乎报错人了!
    然而真正资助他的人,会是谁呢?
    唐不离思来想去,只想到了一人。
    “是我以你的名义做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