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大震关内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岑文本,就是下官的侄儿!”
    李元恺笑道:“景猷兄,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快跟我们讲讲!”
    杨师道笑道:“年初,咱们还在化隆城的时候,我接到几封东京好友送来的书信,信里他们向我讲述近段时间内京都里一些有趣的事,其中有一件就是关于这岑文本的!”
    “这岑文本的父亲是工部四司之一虞部司的一名员外郎,专司地图、山川远近、园囿田猎、肴膳杂味等事。据闻有一日岑文本父亲负责的事务出现差错,被人以不理政事的怠政罪名告到司隶台去,被司隶台遣人索拿下狱问罪。十四岁少郎岑文本只身入司隶台为父诉冤,据理力争,更当场做得一首《莲花赋》以表父亲清白。东都司隶别驾深爱其才,便发回案卷重审此案,果然最后查明岑文本之父乃是受同僚诬陷,无罪释放!此事在东都传为一时之佳话,国子监祭酒孔嗣悊听闻后,特地让几名国子学博士前去考教岑文本的学问,然后特许岑文本入国子监就读国子学。”
    杨师道看了一眼听得津津有味的李元恺等人,笑道:“你们恐怕还不知道,国子监虽是朝廷所立的最高学府,但只是统称,下设又分为五大分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算学和律学。其中国子学和太学只招收七品以上官僚子弟,其他三学则招收七品以下官僚子弟和庶民子弟。学生资荫不够,想要读国子学和太学就得特招,经过重重筛选和测试方能获得入学资格。岑文本能得到孔祭酒的青睐,殊为不易,的确是有真才学的!”
    李元恺等人了然点头,他们这些常年在军中的大老粗,哪里会晓得国家设立的最高教育机构竟然如此复杂,分门别类各有不同。
    旁边一桌的武士彟捋须感慨地道:“想在下年幼时,家父为了让我进入国子监,没少在大兴城内奔波,不知散尽了多少家财,才有幸在进入国子监的最后一年进入太学学习!”
    一直不怎么说话的陈凌默默饮下大半坛酒水,声音低沉地道:“我们这些没有家世背景,门第浅薄者,在战场上拼死拼活,流血流汗立下功勋,擢升品级,还不是为了能让后辈子弟有机会进入国子学和太学读书,将来也好谋一份养家糊口的差事。毕竟不是人人都适合过刀口舔血的日子,想要从战场上活下来并且立功,何其难也!”
    陈凌的话得到了众人的赞同,大伙全都默默点头。
    庞玉和李大亮武士彟境况和陈凌差不多,都是属于那种小有家世却又和显赫沾不上边,要么依靠父辈微功荫庇,要么就是依附门阀权贵,总而言之,他们自身的富贵都需要自己去打拼。
    王威乃太原王氏旁支子弟,本身又做到了将军之位,对于寒门子弟的这种感觉或许没有那么强烈,杨师道就更不用说,身为宗室子弟,还轮不到他为自己的前途着想的份。
    唐万仁兄弟俩倒是沉默了,他们是另一种情况,没有任何家世可以依靠,全靠自己的本事闯出点名堂,然后得到贵人的青睐。
    就像西征时,左路军元帅杨雄对他们感兴趣,这才将他们征调入军中任职,这才有了立下功勋的机会。
    否则空有一身本事,却无处施展,这才是最令人愤懑无奈的。
    也是他兄弟俩运气好,分到了李元恺手下,才能跟着李元恺一路立功走到了今天。
    众人心思各不相同,但很快,大伙全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看向李元恺。
    李元恺挠挠鼻子,郁闷地皱眉道:“你们都这么看着我干嘛?”
    杨师道忍不住大笑起来,拍着李元恺的肩膀道:“陈凌的话不错,但放在你身上却不适合了!你这样的家伙,天生就应该在战场上过活,要是把你扔进国子监读书,那才叫做浪费!于你而言更是一种折磨!哈哈~”
    众人皆是笑了起来,同时心中又颇多感慨。
    李元恺走的路却是又与大多数人都不同了,小小年纪就在战场上搏杀,靠着一身傲视天下的武艺硬是一路杀到了天子御前,直至立下救驾之功,让天子都深深记住了他的名字。
    这样的绝世强人天生就应该在战场上拼杀,靠着杀敌立功,他就能趟出一条通向权力和富贵的康庄大道!
    可惜,天下间又能有几个李元恺呢?
    李元恺推掉杨师道的书只要我静下心来照样能行!你们这些家伙竟敢嘲笑我,信不信回洛阳以后,我就跟陛下请求,让我也去国子学念书长长见识?没准过个两年,我也能做文章当个经学博士什么的!”
    杨师道一瞪眼睛拍着桌子大声道:“这可是你说的!在场的众位弟兄可都听见了!回洛阳面圣以后,要是你不向陛下主动提及此事,我可就代劳了!不行的话我就让家父一起联名上奏,说你小子想进国子学读书!”
    几位同伴都是莞尔一笑,跟着起哄叫嚷起来,李元恺顿时苦下脸来,缩了缩脖子赶紧拱手作揖服软道:“景猷兄饶过小弟吧!就当我满嘴胡咧咧瞎说逞能的!要真让我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