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七章 侵略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长崎,只经渐渐打上了中国人的烙印,中国商人在长崎办起了日本第一家自来水公司,筹备中的煤气公司虽然因为南国发电机的出现而搁浅,但因为泰和电气公司生产的发电机实在供不应求,是以,被桐置的煤气灯项目又有几名中国商人有了参与的兴趣。
    南京上海长崎——江户客轮开通,经营此航线的乃是盛兴船务,英国人和中国人合资兴办,客轮本来每周一次,但随着前往日本淘金的中国人越来越多,现今航班增为每三天一班。
    简直同西方国家一个模式,真正的中国贸易商人自会雇佣商船前往日本,而坐客轮前往日本的中国人大多是具有冒险精神的无赖、破落户或者是小资本者,怀着白手起家的梦想前往海外殖民地。
    到了日本靠着中国人身份骗吃骗喝的也大有人在,而且,大多数混的还不错,毕竟许多殷实的日本商人,想在长崎做生意,都要寻些中国人做靠山,一来需要中国人牵线搭桥与南国贸易;二来与长崎殖民政府打交道就更方便,长崎管理委员会的日本官员,面对中国人时通常都会更客气,也更谨慎。
    虽然才一年的时间,长崎已经发生了显著的变化,甚至如果不计人口,仅仅以区域论,繁华程度隐隐超过了江户,人口也进一步激增,短短半年多时间,人口增长了一倍以上,现今长崎人口已经超过十万人。这也得盖于长峙的管理制度更接近近现代,各种税收透明,资产也有保障,比起江户的封闭和排外,英国、法国、荷兰等国甚至日本弃人也更乐于在长崎投资、购买地皮、做贸易等等。
    表面上看,长崎欣欣向荣,好像是外国投资者在为日本人建设城市,其实又哪里这般简单?
    日本的黄金在疯狂列流,幕府和皇室也发现了这一点,不得不开始减少钱币中的含金量,日本国内,随着黄金大量外流,外国工业品(主要是中国产品)的倾销,经济更陷入崩溃的边缘,通货膨胳,物价飞快上涨,手中有米的武士发现能在市场上换的东西越来越少,在贫困的东北诸藩,攘夷的口号越来越是激烈。
    叶昭,就是在这样的一种背景下来到了日本。
    南朝驻长崎领事唤作马博文,冉文馆出身,四十多岁,斯斯文文的,穿唐装(中山装)……戴金丝眼镜,据说是个笑面虎,在日本人看来阴险无比,策划了多起血龘腥镇压长崎日本反抗组织的暴乱,现今在长崎,基本已经没有新接组、乌鸦组、白虎队等反抗组织的生存土壤,他委实功不可没。
    长崎也专门划了定了军用港口区,南朝常驻陆军一千人,乃是由南京卫戌区部队负责,每半年轮换。
    此外负责长畸市区治安的则是南朝武装巡梢部队,二百人的步龘枪队,加之数百名日人组成的治安队,有时候南国商团武装适逢其会,也会参与对长崎周边一些反抗组织的武装清剁,这也使得长崎附近城镇盯市,日本激进武装组织的活动渐渐销声匿迹。
    长崎的日人治安队,称为治安局,总办由中国人出任,几位副总办皆是日人。
    说起来长崎治安局总办还是叶昭的老熟人,曾经广州巡梢局的同事,黑子,现今官样名字唤作李精忠。
    在长崎的中国官员,只有马博文知道摄政王来到了日本,不过叶昭并没有住进领事馆,而是在临海的别墅宅院区住下,这里住的几乎都是中、英、荷等外国人与日本买办,是长畸上流社会聚集地,叶昭索性将祖改为了买,正式拥有了一座古典日式风格的豪宅。
    在长崎转悠了两日,金妃随即和族兄搭乘马博文安排的中国商船回国。
    当晚,马博文就来拜见摄政王。
    日式庭院占地极广,院中流水xix垂柳松、红叶木颇有日本风情,更有一棵古老的樱花树,虽然早过了开花李节,但绿荫如冠,景色颇美。
    马博文来的时候叶昭正坐在那古朴幽静的寝室木屋前,欣赏院中假山水池中竹筒滴水的奇妙。
    推拉门开着,耳以见到寝室中的精美木桌和手工精良的蔺草榻榻米。
    庭院极深,占地一里方圆,鹅卵石路坑蜒其间,在叶昭看来,和自己在后世影片里见到的日本山口组等黑帮豪门的宅院差不多。
    “臣马博文印见王爷!,、马博文在鹅卯石路上就跪了下来,磕头。
    “起来吧。”叶昭微微领首,端起了茶杯品茶,又道:“外务部例条,写的不挺明白吗?动辄磕头,这也不像你的作派。”
    动不动就跪拜,是禁锢思想的另一个枷铛,南国已经逐步废除了文职官员以及军中将领的跪拜陋习,实则就是按大清律,也没这么多需要跪拜的礼仪,只是有些官员喜欢高高在上的感觉,又有些官员喜欢用跪拜讨上司欢心,这才使得官本位的官场文化愈演愈烈。
    南朝规定,王室礼仪,除了正式场所,各级官员不许行双膝脆拜礼,可以单膝礼代替之,这个王室礼仪,其实对象无非就是摄政王。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查看完整内容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