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倒霉的皇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福龙”号中,舰长鲁大化狠狠的砸拳,再忍不住吐出一口粗气,骂道:“日他娘!”千辛万苦靠近彼得大帝号并且成功发射了鱼雷,却功亏一篑,显然保持鱼雷走直线的螺旋仪系统尚不稳定。
    没错,福龙号,帝国第一艘鱼雷舰,排水量,心屯,功率,坠吗力,最高航速万节,编制力人。
    武器系统:为。m速射炮两门,劲mm鱼雷发射管两具,配备帝国“海龙王”鱼雷3枚。
    鱼雷艇因为编制人员少,舰艇上水手各个都分工明确,都是帝国水师精英,更经过特殊培讠。
    舰长鲁大化,大副同时也是舵手“包打听”包大令。
    鲁大化对于“娘娘腔”“事儿妈”包大令本来是极为瞧不起的,但吴泓口一战后,包大令操舵的娴熟技巧令他大为佩服,两人渐渐成了好友。
    刚刚规避弹雨虽然有运气的成分,更有俄国众多装甲舰并没有多少连珠炮配置的原因,但包大令那种野兽般的敏锐直觉和操舵的娴熟技巧也功不可没。
    包大令却闭着嘴,一句话也不说,光着的膀子早已湿透一片,他奋力的转艇,再次向彼得大帝号逼近。
    盯着俄国人旗舰,鲁大化目光喷火,大声下令:“**准备!”
    一直以来,各种发动机系统都是帝国各实验室重点研发项目,“海龙王”鱼雷的动力系统便得益于此,采用热动力的“海龙王”鱼雷射程可以超过1000米,这使得鱼雷艇不必接近到攻击目标一侧的最危险区域,安全性大大提升。
    彼得大帝号的悲剧或许是注定的,胆子大的没边儿的鲁大化和包大令两位,直接将彼得大帝号当成了试验场,实则现今帝国的鱼雷技术尚不稳定,福龙号第二枚鱼雷发射的时候,潜入水中就没能再浮出水面,鲁大化怔了下,旗舰已经打出令它返航的信息,虽然有些不甘,但他还是泄气的下了撤退的命令。
    而就在这时候,彼得大帝号的海面下,突然传来一声闷响,立时整个海面前翻滚起来,就好像火山喷发,水纹远远的向四方荡漾。
    “海龙王”鱼雷,就在动力渐渐耗尽之时终于浮起水面,恰好撞击在彼得大帝号船底防护最薄弱处,猛烈的爆炸立时将其底部舱位豁开了一个口子,海水滚滚而入。
    彼得大帝号猛地一个趔趄,接着,速度明显慢了下来,不但有海水涌入的关系,众多水手都脱离岗位跑去封堵缺口关闭水密船舱,自然使得整个船舰暂时脱离了布塔科夫上将的掌控。
    当从望远镜里看到中国人马上将弹雨向彼得大帝号倾洒时,反应之灵敏,效率可怕的惊人,何伯深深叹口气,“命令!退后2海里…“”
    英国舰队渐渐驶离战场的同时,彼得大帝号已经冒起滚滚浓烟,船体开始倾斜。
    接下来的战斗可想而知,俄舰纷纷在旗舰命令下撤离战场,部分舰只却拒绝执行命令,凶悍的“克莱姆尔”(克里姆林)号,全速前进,妄图以它巨大的撞角撞沉摄政王号,但在中国船舰高效的速射炮射击下,船体中连续传来爆炸声,很快就在冲天水柱中慢慢下沉。
    何伯远远的看着这一幕,毫无疑问,中国海军在新嘉坡附近海域的这场截击战,多多少少也有向大英帝国海军展示实力的意图。
    这场海战,给何伯印象最深的并不是中国人的鱼雷,因为鱼雷艇虽然出奇制胜,但只要给中低等吨位的铁甲舰多配备连珠炮作为护卫舰,就完全可以抵御鱼雷艇的威胁。
    令何伯印象深刻的是中国海军的整体作战素质,超高的效率,快速的反应能力,以及娴熟的船舰操控,当然,还有中国人先进的火炮系统和那坚不可摧的钢甲。
    很明显,如果帝国海军再这么妄自尊大下去,早晚有一天会被中国人赶超。
    幸好,现在还有时间。何伯已经迫不及待的要给帝国海军部发报,讲述他看到的一切。
    1870年9月初,近十年来世界海军最大规模的战争“马六甲海战”,以俄国人退却告终,不到一天的短短时间内,俄国海军便被中国人击溃,旗舰“彼得大帝”号沉没,其余铁甲舰被击沉五艘,击伤俘虏四艘,可谓损失惨重。
    俄国铁甲舰战术理论奠基人格里戈里,伊万诺维奇,布塔科夫上将饮弹自杀。
    而就在“马六甲海战”的当日,普法战争正式爆发,双方数十万大军激战在边境,这也使得中俄海战的讯息在欧洲被普法战事进展的铺天盖地的报道掩盖,但对欧洲各个海军强国来说,尤其是对于英国人来说,中俄海战带来的反思和启迪是如此的巨大,思想活跃的中国海军,第一次成为海洋霸主认真对待甚至接受其某些战略思维的对象。
    远远的看到阿巴坎的城镇轮廓,尼古拉那维奇才松了一口气。
    一路之上,他也遇到了数支己方部队,根据指挥官们报告,中部战区总参谋长瑟鲁奇已经在萨彦岭北部山脉中组织起第二道防线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