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助,那善恶也会变得非常模糊。
而地位越高,牵扯的范围越大,影响的人物就越多,即使仅仅是因为某些行为伤害了一小部分人,而这一小部分也有可能是成千上万人,如果这个时候用普通人的标准来强调政治人的行为,这将是极其荒诞而且脱离现实的。
因为这一小部分的成千上万人对于普通人的标准而言已经是极其令人震惊的庞大了。
什么意思?就是普通人吃一顿饭,可以吃掉一条鱼。鲸鱼吃一顿饭,会吃掉几千条鱼。二者的食量是截然不同的,这个时候你不能以普通人的标准去批评鲸鱼吃的多,造成的伤害多。
因为这是不公平的。
双方的处境不同,要面对的情况不同,所以造成的影响也不同但是你用低阶段的标准去硬去要求高阶段的事物,那势必造成评价标准的荒诞和混乱?
普通人只能影响自己和周边有限的人的悲欢离合,而政治人物所影响的是成千上万人乃至于天下人的悲欢离合。所影响的是成千上万人乃至于天下人的悲欢离合。当你和蚂蚁的生存环境一样大的时候,你绝不可能失足踩死一
只蚂蚁,当你和奥特曼的生存环境一样大的时候,那你极有可能在打怪兽的时候,失足踩死地上的一个人。
这就是环境的不同,评判一个人要从各个方面分开来看。
既评价他作为一个普通人,又评价他作为一个政治人,尽可能客观的审视这个人当时所处的环境,然后给予他客观公正的评价。
即使这样就够了吗?不过为什么?因为这涉及到他们身上客观存在的第3种身份??他还是一个名人。这个名人身份,最大的作用是对于后来者会有客观上的榜样作用??无论是好的榜样还是坏的榜样。也就是说他本身的客
观存在,以及他的所作所为就会给后来者带来名人效应。
而当事人的地位越高,则影响越大,对于后来者的榜样效应也就越明显,所以说客观的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对于后来者还有惩恶扬善的巨大价值。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李世民。
这位老兄给李唐后人可是埋了一个超级大雷!
一提起唐朝,我知道大伙第一时间就会想起被无数文人史家讴歌过的大唐盛世,那丰盈富足的生活,那万邦来朝的盛况,那恣意飞扬的诗歌,恐怕至今让人怀念,不错,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王朝,但很少有人注意
到,唐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发生政变最多的朝代,光是从公元618年,李渊和李世民父子俩建立大唐王朝开始算起,到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短短一百三十多年,这还是唐朝最强盛的时期,发生过的政变,比较大规模的就
有:玄武门之变、武周革命、神龙政变、景龙政变、唐隆政变、先天之变、马嵬驿兵变、大大小小,至少不下十个。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大唐盛世,辉煌灿烂,流光溢彩。但很少有人注意到,这却是个血腥的盛世,在皇宫内多次上演子逼父,父杀子,妻夫,兄弟相残的戏码,看得人不寒而栗,可以说,政变贯穿了整个大唐近三百年的历
史。有人统计过,唐朝历代储君,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皇太子,有46%死于非命,唐朝历任宰相三百多人,非正常死亡的有83人,安史之乱之前,八个皇帝,除了唐高宗李治是从父亲唐太宗李世民手中和平接班,剩下七位皇帝,
几乎每一位皇帝的登基都伴随着流血和杀人。
都知道玄武门之变,这是历史上记载的唐朝的第一场政变,这场政变距离唐朝开国才仅仅过了九年,唐太宗李世民就杀了自己的哥哥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成功上位,并迎立自己的父亲李渊为太上皇。随后李世民励精图治,
开创了为后人所津津乐道的贞观之治。然而,李世民开了一个无比坏的头,大唐皇室内斗由此不断,并且一直循环往复,持续了近三百年,一直到唐朝灭亡。大唐是亡于内乱和政变的,而老曾认为,内乱和政变的根子就在李世民
这位被后人成为千古一帝的人身上。
当初,李渊建立唐朝,立的是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应该说,这是符合嫡长子继承制的法统,中国历朝历代,除了清朝,大都采用这种嫡长子继承制,是因为立立长,能够有效避免皇室的内斗,保证皇权的和平交班。虽然李
建成作为一个太子还算合格,问题是,李世民太优秀了,大唐的天下有一半是他打下的。(这个无需多说,李世民的功绩实实在在的摆在那的,要是李渊和李建成能够在功绩上压李世民一头,李世民压根没有政变成功的可能性!
要知道这可是开国皇帝啊!是一个封建王朝皇帝权威最盛的时候,基本上可以做到朕即国家的地步,看看那些大一统王朝的开国皇帝,杀功臣跟杀什么似的,谁敢反抗?朱元璋杀功臣都杀成那样子了,也没人真的敢明目张胆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