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龙上九霄(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泾州是他自己主持此事,以他现在的威名,虽然未必一个人往那儿一站,几万突厥人就主动跪在地上投降,可至少两三千三四千士兵不敢轻举妄动。庆州同样是奢侈无比,刘统压后率领骑军,但王君绰与郭虔瓘两个人同样名声遐迩。
    这个时代也没有一个电视转播的什么,最高明的通信工具就是八百里加急,士兵带着消息,昼夜兼程,到了驿站换马换人,八百里未必,六百里还是不太困难的。不然杨贵妃也吃不到新鲜的荔枝。
    但就是后世通信那么发达,还经常被媒体误导,或者媒体被某些人的刻意安排,只能报道扭曲的事实对象。况且这个年代。这个年代获得消息的来源,无非就是王二告诉张三,张三再告诉李四,李四再告诉赵五。传到最后,事实真相被无限地夸大,就象王画杀出皇宫之事,在民间中被传成韦氏动用了一万禁军,在皇宫里设下了十面埋伏。
    可事实呢,只动用了一千人,后面接着也有几百名士兵参预进来。就是这样王画用了智慧,还杀得累死累活,如果不是三名手下的牺牲,李雪君的相助,他都能留在皇宫中。
    一万士兵,当真是一万只蚂蚁?
    宫城虽然很大,可真驻扎去一万士兵埋伏,试试看。再加上皇宫里的宫女太监,人就扎窝了。为什么神龙政变,五王带了五百士兵就搞掂了。李重俊管不管失败,也只动了几百人。李隆基这厮狠一点,除了买通的羽林军外,还有自己手下养的凶奴,钟绍京还带了两百名工匠手拿着大斧参战。究竟多少人参战,不太好统计,但绝对不超过两千人。
    别看这几百人数量听起来很少,可他们都是皇宫中当值的羽林军,一般人能买通么?从外面调军队进城,当真官府衙役是打酱油的?而且没有羽林军在里面配合,硬攻皇宫,那就同样困难了。
    所以老谋子的菊花开得是不成立的。一万人怎么混进京城的?就是原来王画也有这个想法,可绝对不会傻乎乎地穿上盔甲,那不是主动提醒对方将皇城所有城门关闭?再说皇宫埋伏了几万大军,估计再大的皇宫,里面也开始堆上架了,居然王后不知道?这一点都不知道,还谈什么谋反,用一块砖头将自己脑袋拍开,自己翻脑浆里面装的是什么。
    但百姓不知道,普通的将士同样也不知道,就是三州的刺史也许知道朝中政局的动向,可同样没有进皇宫去过。
    不但王画被无限地夸大,血营诸将同样被无限地夸大,王君绰不用说了,虽然羊肠岭一战没有参加,可后来参加过血营孤军突围之战,以及以催枯拉朽之势击垮葛逻禄之战,还有与突骑施的一战。到了鄯南后,因为用人的眼光关系,被莫贺干当作了最得力的大将使用。成名最早。郭虔瓘名声要稍微弱一点,但同样有着凶名,一万人活活让他弄没有了,全部烧死或者射死,几乎连俘虏都没有收留。
    两个人带着几十名手下混进了城里,人同样不能带多,一旦带多,都是百里挑一挑选出来的,几百个剽悍的大汉往城门口一站,想不引人注意都不行。也不能提前一天进城,防止走漏消息,虽然按理不会,但防上一手为妙。
    混进了城中,也象王画带来的手下一样,大喝一声,血营郭虔瓘与王君绰在此,投降不杀。
    为什么要几员勇将孤身犯险,就是要他们的名声的。
    虽然没有王画名号来得震撼,可给士兵带来的震撼同样很强烈。当时守在城门口的十几个士兵就傻了。王君绰也没有王画那样装逼或者风骚,直接将他们手中兵器缴械。城头上亦是如此。
    一会儿城中的守军到来,王君绰还是报上姓名,然后说反抗者杀,投降者死。不过他这一路并没有遇到**烦,因为地形的原因,就埋伏在不远处一个山岗上。等到城中守军赶来时,城外骑兵已经快扑到城门口。
    犹豫了片刻,骑兵都进了城,还反抗什么。
    一个个无可奈何地缴了械,虽然血营的士兵还占了劣势,可手下士兵士气皆失,庆州太守就是想怎么样,士兵不想战,奈何?
    但哥舒翰那边遇到了一些麻烦,他原来名声还没有王君绰响亮,可经过葫芦岭一战,现在名如烈日当空。也顺利地缴械夺城,不过骑兵隐藏的地点略略远一点。
    城中守军赶来迟疑了一会儿,渭州刺史还下命令击杀哥舒翰。但因为听说过哥舒翰的名声,同样也犹豫了好一会儿才下令的,别看拖的这点时间,却十分宝贵。
    但还是下令。
    名声虽然响亮可还是不及王画,而且也就这几十个人,这时候就看到哥舒翰与乌可利的个人武力,一人持枪,一人持刀,以一当千夸张了,但绝对以一当百,牢牢地将城门控制住,没有让他们关上。
    交战了一会儿,也牺牲了二十几名战士,外面张守珪带着骑兵赶来。看到远处骑兵象飙风一样卷来,城中士兵立即丢下手中武器,拨腿就跑。庆泾二州官兵稍微好一点,怎么说,他们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