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身份曝光,二十亿身价,震撼众人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张扬给了陆鹏飞很大的震撼。
    能不震撼吗,没想到张扬竟然是惠丰的老板,而且接下俩他又放了一个大瓜。
    南方高科已经被他收购了。
    他们这位年轻的老板到底有多少产业啊,这也太牛了吧?
    之前还想着离开的陆鹏飞已经彻底的打消了离开了的想法。
    这还走,不是傻子的行为吗?
    在知道惠丰是张扬的后,也让他更加的有信心把科隆打造成国内冰箱行业的霸主了。
    一旦占领了东北市场,那么将会把海尔的生存空间压缩到极致。
    而且他们完全可以借着东北市场进入关内京津冀地区跟海尔展开激烈的拼杀。
    这样也使得海尔更加没有精力向长三角区域扩张了。
    科隆掌握着珠三角和东北两大市场进可攻,退可守,接下来他还是蛮期待惠丰超市占领辽省来着。
    目前科隆最大的敌人就是海尔,海尔也同样如此。
    虽说双方经常以掐架的方式来扫荡行业内的其它品牌,但何尝不想干掉对方,成为国内的一哥?
    谁都清楚,只要成为一哥,可以占据国内50%以上的市场。
    这差不多是占据了全国一半的份额了,试问谁不动心?
    而其它50%的市场份额由其它品牌瓜分。
    要知道,整个冰箱行业品牌多着呢,几十个还是有的,这么多人瓜分剩下的50%市场一人才能分到多点?
    哪怕是科隆海尔这样的牛逼牌子也顶多分到20%吧。
    如今两家差不多每家能瓜分35%的市场份额,真要出现一家独大的局面,恐怕要分出来15%吧。
    这还不算,一旦一家独大所带来的品牌效应也可以为科隆带来庞大的利润。
    比如科隆电视、科隆洗衣机、科隆空调等等一些大件小件。
    到时候也会在消费者心里留下一个印象,只要是科隆出品的,必出精品。
    他们要的就是这个品牌效应,这是无价的,不可替代的。
    自从换了老板之后,科隆其它产品的质量确实在提升,这也跟张扬花费大代价挖来的那些工程师有关。
    凡是被他们挖来的都是行业内的精英,这家伙也真舍得钱,光是挖研发员花费了上千万了!
    而且张扬还在会议上放出话,花费20个亿作为人才培养。
    说是人才培养,实际上是挖人。
    老子有钱。
    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叫问题。
    张扬的这一举动也算镇住了陆鹏飞。
    老爸你这……还让不让别人活了?
    20亿?
    多么疯狂的一笔金额啊,谁听了不疯狂?
    不用说,这一举动一定会撬来很多工程师。
    果然,就连海尔的工程师也被撬来好几个,这尼玛在研发方面以后国内谁行?
    而接下来陆鹏飞也看了张扬对未来市场的规划。
    他觉得这个规划还是蛮不错的,特别是张扬对市场的把控让他十分佩服。
    其它不说,这位老板对消费者的需求还是蛮了解的吗。
    在设计产品设计方案上,他没有提出什么其它看法。
    不过在接下来的渠道和宣传上,陆鹏飞下了大力度。
    改革。
    没错,改革。
    现在科隆的福利待遇很好,但也不是养老的地方。
    而且他也不允许出现养老的情况发生。
    销售和渠道工资降一半,分成提高。
    如果达不到要求,最后几名可以回家了。
    这一政策算是特别严厉了。
    公司会给大家订一个统一标准,如果达不到,后几名回家,在聘新人就是了。
    如今惠丰科隆待遇这么牛,很多人打破脑袋想来呢。
    不管底层,中层也是如此。
    想要高薪可以,拿业绩说话。
    如果业绩好,绝对会超过之前的福利和待遇。
    如果业绩不行,对不起了,哪凉快哪待着去吧,惠丰科龙不养闲人。
    这一政策已公布,销售和渠道差点没炸开锅。
    虽然他们有可能赚的更多,但是大家都不想有压力了,谁想脑袋上有个紧箍咒,时不时的敲打你一下,完不成就要回家。
    不过陆鹏飞目前是科隆总经理,老板亲自招来了的,其他人敢说什么?
    对于陆鹏飞颁布的这一条政令,张扬只是冷眼旁观,不发表任何意见。
    其实他的内心对陆鹏飞还是十分满意的,他的这个角色,就是要为老板挡枪。
    其实他也之前也想这么做,但是觉得刚刚清洗完先缓缓。
    他可不想闹得公司人心惶惶,对他也产生什么想法。
    如今陆鹏飞来了,把他想做却不能做的事情做了,他当然欣赏了。
    看来聘请职业经理是正确的选择。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