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诏书之争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声道:“找死!”嗤嗤声不绝于耳,范良极勉力再挡了对方八下拂尘,终给对方难以抵挡的牵引之力,拖得往左侧踉跄跌去,同一时间掌风压体而来,印往左胁。
    若给对方印实此掌,范良极五脏六腑休想有一分仍是完整。
    这几下交接都在电光石火的高速里进行,此时庄节等才完全退出了中殿,谁也不知范良极仍留在黑雾漫漫的殿堂里。
    盛名之下无虚士。
    不老神仙与无想僧两人,多年来一直执着白道武林牛耳,声势仅次于庞斑和浪翻云两人,岂是易与,甫一交手,范良极即节节失利。
    不过他能成为黑榜高手,亦是非同小可,藉着跌势,滚倒地上,盗命由胁下穿出,戳在对方掌心处。
    不老神仙闷哼一声,掌劲猛吐。
    范良极哈哈一笑,借对方掌力催送,展开绝世身法,竟贴着地面横飞开去。
    此时庄节等见敌人进入殿内,再难像刚才般乱发暗器,又清楚了黑雾没有毒性,虽是仍难见物,为了保护诏书,齐扑回殿内。
    风声响处,也不知敌方来了多少人,在敌我难分中,一时尽是刀光剑影,凶险万分。
    上面虽是战况激烈,下面的地下厅堂却是宁静异常,甚至听不到声音。
    除了没有日光透入,要靠灯火燃照外,这厅堂便若大富之家的厅堂。
    虚夜月、庄青霜、寒碧翠、谷姿仙、谷倩莲和小玲珑八女负责把守着这最后一关。
    这里的通气设备非常完善,她们没有分毫气闷的感觉。
    厅堂的一面墙壁没有任何墙饰家俱,只有一道大铁门。
    铁门现在被盖上了御印的红条交又对着,把三个以腊印对了的匙孔都遮着了。
    这宝库亦是放置盘龙掩月的地方,整个以钢壁铸合而成,进入之法唯有以独有特制的三条钥匙开启。
    这个三合锁乃出自百年前一代土木大师北胜天之手,连当今天下第一开锁妙手范良极,若没有那三条钥匙,想打开这宝库仍要大费脑筋。所以那晚他的所谓妙计,根本是注定不会成功的,因为他绝难在朱元璋到达前,启开宝库。
    单玉如她们亦没法仓卒下打开宝库,不过只要她能撕掉封条,融化匙孔的蜜蜡,便振振有词辩说宝库已给人开启了,故诏书无效。
    这设计确是情绝伦,不愁引不到单玉如来破坏。
    不过任朱元璋智能通天,仍想不到单玉如有办法令浪翻云不插手入这件事内,否则单玉如确是全无胜望。
    现在却是胜败难测。
    虚夜月嘟着小嘴对谷倩莲道:“真是闷死人了,外面发生什么事都不知道,最不好就是韩柏,好象只有他的武功才够厉害,便把人塞到这里来。”
    谷姿仙在诸女中颇有大姐姐的味儿,闻言笑道:“你的韩郎疼爱你,才把你放到这里来,好让他全无顾虑在外面迎击敌人。”
    庄青霜怨道:“刚才又不听得虚小姐反对,累得人家都不敢说话。”
    谷倩莲笑道:“其实你们这两个妮子都不知多么听韩柏那小子的话,看来要颁个三从四德奖给你们了。”
    虚夜月正要不依,门闩启动的声音传来。
    众女齐跳起来,纷纷掣出兵刀,谁想得到敌人这么快便攻到这里来o金陵城南郊野中。
    群臣荟聚。
    有头有脸的富商巨贾,名士儒生,都被邀来观礼。
    二万御林军,队型整齐地广布平原上,旌旗如海,军容鼎盛。
    午未之交,太阳升上中天,光耀大地时,朱元璋领头登上祭坛。
    接着是穿上储君袍服的允、燕王和一众王侯贵族,气氛庄严肃穆。
    祭台上放着祭祀的牲口,那关系重大的盘龙掩月放在台上最当眼的地方。
    在聂庆童的指挥下,一众内侍点起祭台上的香烛,一时烟雾迷茫,香气随风飘散。
    首先由太师、太傅、太保三公这三个正一品的大员,当众公布政府体制的改组。
    原本掌天下军权的大都督府,改为前、后、左、右、中的五军都督府,以掌军旅之事,及分各地之都司卫所。
    兵政和军政则分了开来。
    兵部掌兵政,王府只掌军旅征伐:前者有出兵之令,无统兵之权,后者则反之。
    至此兵部与王府相互制衡,任何一方都再不能拥兵为患。
    太师奏罢,轮到太傅宣读圣谕,废掉宰相之位,权责分予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辅之。
    最后由太保宣布任命的名单,陈令方正式坐上了吏部尚书的高位。
    朱元璋冷眼看着群臣,心神出奇地平静,没有特别的喜悦,也没有失落的感觉。
    多年来的心愿终于在此刻达到。
    大明建立之初,人人恃功自重,如蓝玉者更是骄狂难制。
    不过那时蒙人仍蠢蠢欲动,又有扩廓那种无敌猛将,使他唯有压下怒火,耐心等待适当的时机。
    胡惟庸可说是由他一手捧出来对付功臣大将的先锋卒子,胡惟庸一死,权力立即全集中到他手里来。
    在整个历史上,从没有一个皇帝比他拥有更绝对的权力。
    他正立在权势的最巅峰处。
    可是他却没有任何特别与旧的感觉。
    他失去的珍贵事物实在太多了。
    言静庵、纪惜惜、陈玉真,每个都勾起一段美丽和黯然伤魂的回忆。
    纵使得了天下又如何呢?
    朱元璋嘴角抹出一丝苦涩的笑容。
    心中浮起了谷姿仙与纪惜惜酷肖的玉容,又想起了怜秀秀。
    他轻摇龙首,似乎如此就能把那些扰乱心神的妄念挥掉。
    唉!
    我真的老了,再没有以前寸土必争的雄心,也开始肯为别人多想一想。
    身旁的允和燕王都静如木雕,没有半点表情。
    他虽自认有一双最懂看人的眼睛,仍不得不承认没有看破允这小孩童的底细。
    只是一厢情愿地去造就他、扶持他。
    说到底都是私心作祟。
    这时太史出场,来到祭坛旁。
    朱元璋领着允等王侯一齐起立,群臣将领,二万禁军和绅商名仕,跪满平原。
    朱元璋带着允来到祭坛前。
    太史代读祝文,先祭天地,次及日月星辰、风云雨雷、五岳四泽、名山大川。
    坛下鼓乐齐奏,坛上香烟缭绕。
    朱元璋亲自点燃香烛,朝四方上下拜祭。
    最后到了向天敬酒的仪式。
    朱元璋在数万人注视下,由三公斟酒,先往祭坛的四周,才举起杯来。
    天地寂然无声,鼓乐齐敛。
    允的小手颤抖起来。
    朱元璋仰天哈哈一笑,把杯内的酒一饮而尽。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