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九章.黑虎救驾 黑虎丢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五月份这时候,不光人没啥吃的,熊也没啥吃的。
    没办法了,大母熊就带着孩子推倒木、烂木找蚂蚁吃。
    这跟人?野菜一样,俩熊不能在一起,要不然谁也吃不好。
    于是,一大一小两头黑熊就分开来。...
    暴雨来得毫无征兆。前一刻还是星河垂野,下一刻乌云便如铁幕压顶,自北岭翻滚而下。雷声炸在山脊上,震得老松摇曳,枝头积存的春露倾盆洒落。李长根站在学堂屋檐下,望着那群刚结束夜课的年轻人冒雨跑向宿舍,脚步踉跄却笑声不断。他没动,任冷雨斜打在肩头,像年轻时无数次巡山归来的模样。
    “还不进来?”秀兰从屋里探出身,手里攥着一条干毛巾。
    “不打紧。”他低声道,“听这雨声,倒像是山在说话。”
    她没再劝,只把毛巾搭在门边晾着,转身去灶上热姜汤。自从《山典》添了那行字,李长根夜里睡得更浅了。有时半夜惊醒,坐起身翻书,指尖一遍遍抚过“皆为李氏山门弟子”几个字,仿佛怕它们会自己消失。他知道,这一笔落下,不只是收徒,更是将祖辈独守的秘密公之于众??猎刀不再传子嗣,而交予有心人。可人心难测,山魂易碎,他不敢有一刻松懈。
    第二天清晨,雨停了,雾气却更重。整座青山被裹在乳白之中,连近处的杉树都只剩模糊轮廓。小川踩着泥泞赶来,裤脚沾满草籽,脸色凝重:“叔,昨夜红外相机拍到画面??有人进了西哑口。”
    李长根正在磨刀,闻言手一顿,砂石在刃口划出刺耳声响。“哪个点位?”
    “三号桩,靠近古楠木群那边。时间是凌晨一点十七分,两个黑影,背着大包,动作很熟,不像生手。”
    “有没有露脸?”
    “戴着面罩,但身形……我总觉得其中一个像老贾的侄子,阿坤。”
    李长根眯起眼。老贾虽已判刑入狱,店铺查封,但他名下仍有几处隐秘仓库未彻底清查。更令人不安的是,那份涉及境外资金的调查材料,在上报后不久便被标注为“涉密”,连陈志明也只能看到摘要。他曾私下问过:“是不是有人不想深挖?”对方只苦笑摇头。
    “通知岗哨升级戒备,所有暗哨转为双人轮值。”他收起猎刀,套上防水斗篷,“你带两个人去三号桩取卡,别打灯,用夜视仪。我要原片,一帧都不能少。”
    小川点头欲走,又被叫住。
    “等等。”李长根从床底取出一只老旧木匣,打开后是一枚青铜铃铛,表面绿锈斑驳,铃舌却是银制,刻着细密符文。“把这个带上。万一遇险,摇三下,声音能传两里地,其他队员会立刻响应。”
    “这是……‘唤山铃’?您不是说只有大灾才用吗?”
    “我不是信不过你们。”李长根目光沉静,“我是信不过那些藏在暗处的人。他们不会因一次失败就罢手。山里有他们想要的东西,而他们,已经学会伪装成‘合法’的模样。”
    上午十点,西哑口传来回音。小川发来加密短信:影像确认,背包内有金属探测仪与微型采样钻,疑似采集植物根系及土壤样本;另发现一张折叠纸条,写着“S-09接头点,货验后付美金”。
    李长根坐在桌前,盯着这张电子截图看了整整一刻钟。S级稀缺资源,又是S。这不是巧合。他翻开《山典》,找到“龙摆尾”条目下的附图??那是一幅手绘脉络图,标注着七处核心埯子位置,其中第六埯正位于西哑口南坡,地下三米有百年参母盘踞,形如游龙回首,故称“回头望月”。此地从未对外公布,连共保会普通成员都不知其详。
    “有人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事。”他喃喃道。
    当天下午,七人委员会再次聚首。会议开得沉默而沉重。有人提出封锁西哑口,永久设卡;也有人建议安装监控系统,接入县公安网络。争论到最后,仍是李长根一锤定音:“不能靠机器,也不能靠外人。山的眼睛,只能是我们自己的眼睛。”
    他决定重启“十二时辰巡山制”??每日二十四小时不间断巡查,每班两人,由资深队员带队,路线随机轮换,且严禁使用固定通讯频率。同时,他在学堂增设一门新课:“识伪”,专门教授如何辨别伪装成科研、环保甚至政府人员的非法采集者。
    课程第一讲,他就站在黑板前写下三个字:**看鞋底**。
    “真正的学者走路轻,鞋底干净;盗采者常负重攀岩,鞋纹嵌泥带根。再看背包??正规科考队器材有序,标签清晰;这些人,包里藏着真空袋和液氮罐,还非要说自己是来做‘生态调研’。”他顿了顿,眼神扫过台下三十多张年轻的面孔,“最重要的是,看他们怕不怕黑夜。山里的秘密,都在夜里活着。”
    一周后,一场突如其来的停电让全镇陷入黑暗。电力公司排查发现,通往青山主变电站的一段电缆被人剪断,切口整齐,显然是专业工具所为。与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