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骨钎子,轻轻地去拨两块石头夹缝中的土。
别看邵天鹏多年未上山,但手上功夫丝毫没落下。他的手很稳,动作很柔。在拨土的过程中,一根根参须被挑起、拨出。
拨出的参须被邵天鹏用另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轻轻地捏住、抬起,不让出土的参须干扰到后续的工作。
随着鹿骨钎子逐渐探入青石缝中,一根根参须被邵天鹏拈在了指尖。
这时借着林中微弱的光亮,邵天鹏模糊地看到了石缝中的参体。
邵天鹏知道不能再挖了,他单手扶着青石,右手拿着鹿骨钎子,隔着青石递给赵军道:“赵把头,你抠那边儿。”
在刚才抬石头的过程中,邵天鹏将赵军的动作都看在了眼里。
正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邵天鹏一看就知道赵军有着与其年纪不相符的抬参经验。所以,邵天鹏才放心地将鹿骨钎子递到赵军手中。
在这关键时刻,赵军没往后退。他接过邵天鹏递来的鹿骨钎子,便开始拨那石缝中的土。赵军的手法不在邵天鹏之下,很快一根根参须便被他拈在了手中。
等看到参体,赵军停手,放下鹿骨钎子,然后使双手分别按住两块青石后,对邵天鹏道:“老爷子,你扶着这一块。”
赵军没具体指明是哪块,但此时张援民扶着右边那块,那么邵天鹏自然就得扶左边那块。
就这样,赵军在中间扶着两块青石,张援民在右,邵天鹏在左。张、邵二人分别用力,将两块青石向左右开。
两块青石当中长出四匹叶石龙,就说明这两块青石合在一起的时间得有大几十年了。
虽然黑土的粘性不强,但合在一起这么长时间的两块青石,想打开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尤其这两块石头还重。
赵军见二人都有些吃力,紧忙唤人道:“宝玉、小臣,你俩过来帮搭把手。”
李宝玉、解臣闻言,紧忙转身奔这边赶来。
“慢点、慢点,停!”忽然,赵军叫停了四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第五百五十二章.石龙有残单去双回(第2/2页)
四人两两一组扶着两块青石,此时两块青石中间已裂开一条两公分的缝隙。赵军顺着缝隙往里看,就见左边的石头中间有一窝,在那窝里有土,土中正是石龙。
而此时石龙的一根须子却连在右边的石头上。赵军用鹿骨钎子小心地将这根须子从右边的石头上拨下,然后才让四人继续开石。
随着石头被打开,石龙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出现在五人眼前。此时它在那石窝中,一半参体在外,一半藏于石窝内的黑土之中。
“宝玉、小臣,你俩回去。”赵军让李宝玉、解臣回到原位警戒,防备恶虎来袭。然后他看了眼旁边的大松树,对邵天鹏道:“老爷子,咱就搁这树上扒皮吧。”
两帮人为了防备恶虎偷袭,不敢远走,正好身旁就有松树,不扒它又能扒谁?
听赵军这么说,张援民不等邵天鹏说话,就从后腰掏出他那祖传的罕达罕刀,准备从树上剥皮。
可这时邵天鹏却一笑,道:“赵把头,你就给这松树扒光了,它也不够包这石头的呀。”
卖这石龙,不能只卖那苗参,要连着其生长的石头、黑土一起卖,要不然咋知道它是石龙呢?
即便这块青石得有三十多斤,那也没办法,都得打包背下去。
石头硬、石龙脆,要想将这石龙带下去,就得多包几层。而身边这棵松树的皮,明显不够用。
而此时赵军也想到,不光得用松树皮,还得用青苔护住石龙。
这么一来,两帮就不得不散开护卫圈,去扒青苔和松树皮。
让赵军没想到的是,邵天鹏喊了声“小六子”,便有一人持枪、背着麻袋包过来。
当来人从麻袋包里拿出一大卷十多张的松树皮,还有卷在其中的青苔时,赵军不禁感叹,姜还是老的辣呀。
有了青苔、松树皮,三人就准备打包了。而在这时,张援民问了邵天鹏一个问题,道:“老爷子,像他们要随便整块石头,往石头上贴点土,塞里苗棒槌,完了说这是石龙,是不是也行啊?”
“那能行吗?”邵天鹏瞥了张援民一眼,然后用手指着两块青石贴合的面,对张援民道:“你看这痕迹,还有这参土的状态,不是一天两天能挤出来的。”
抬出了石龙,邵天鹏心情很不错。此时他又指着露在土外的参体,给张援民讲解道:“你看啊,这参是天生地长的,不是说你扔整两个棒槌籽扔到石头缝里,它就能长出棒槌。
像你说那个……人拿着棒槌去造这个假,你得给它先挤到石头里头,少说得一个月,才能伪造出那个开石的痕迹。
但要这么整呢,那棒槌不是在石头里长大的,是人后挤里的,就容易挤烂了。
再一个,这棒槌它就不烂,它在石头里头,它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