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宁鸣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人眼中终于有了尊敬之意,他似被那八个字激荡了情怀,沉吟良久终道:“希文兄不会孤单!”他说完这句话后,干了杯中酒,起身下楼。
    希文兄并没有拦阻,也没有相送,只是又叹了声,端起杯中酒,沉默下来。郭遵这才走过去抱拳道:“范大人,郭遵有礼了。”
    希文兄闻言,转过身一望,嘴角浮出笑容,“原来是郭指挥使。”看了一眼郭遵身边的狄青,希文兄道:“这就是狄青吗?”
    狄青这才看到了希文兄的一张脸。那脸白皙非常,但多少有些沉郁,眼角已有了皱纹,写满了艰辛。狄青看到希文兄的第一眼,就觉得此人很孤单寂寞,但当看到那人的双眸,狄青却发现自己错得厉害。
    那双眼眸明亮执着,温柔多情,让人望见后,突然会发现,原来这多情的人之所以愁苦轻叹,绝非为了自身。他不需要别人的怜悯,因为他在怜悯着世人。
    郭遵已道:“范大人所料不错,他就是狄青。这次他能出来,还要多谢范大人上书直言,为狄青鸣冤。”狄青愣住,呆呆地望着范大人,有些不敢相信。这样的一个人,和他素不相识,竟然不怕得罪太后,为他鸣冤?
    范大人笑笑,“指挥使,你不该谢的。这是本分之事罢了。”
    郭遵目露激动,“若天底下都如范大人这样……”
    范大人摆摆手,打断了郭遵的话,提起酒壶满了三杯酒道:“今日一别,不知何时再见,薄酒一杯,后会有期。”他干了杯中酒,点头示意,已向楼下走去。郭遵端着那杯酒,扬声道:“范大人,风厉雪冷,请多珍重!”
    范大人点点头,下了楼,去得远了。郭遵颓然坐了下来,眉头紧锁。狄青这才有空问道:“郭大哥,这范大人到底是谁?刚才他们在说什么呢?”
    郭遵回过神来,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解释道:“方才那范大人叫范仲淹,眼下为秘阁校理。那个宋大人叫宋绶,本是朝廷的翰林学士。”
    狄青将范仲淹之名牢牢记住,忍不住道:“秘阁校理的职位比翰林学士差得多,可看起来,宋绶对范大人很是……尊敬?”他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感觉范仲淹反倒像是宋绶的上司。
    郭遵凝视狄青道:“你要明白一点,想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不能靠权势和官位,而是看你的为人。权势和官位只能让人畏,却不能让人敬!”
    狄青默默地咀嚼着郭遵的话,若有所悟。
    郭遵自斟了一杯酒,又道:“范大人虽官职低微,但在京城中,是个让很多人敬重的人。若让我评价范大人,我只能用八个字来形容,‘心忧天下,敢为人先!’”郭遵很少评价人,可说及范仲淹的时候,眼中已有尊敬之意。
    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狄青听到这八个字,良久才道:“郭大哥,这人真的值得这评语吗?”
    郭遵端着酒杯,望着飘雪,良久才道:“他本叫朱说,范仲淹是他后来自己起的名字。他父亲早死,母亲因是妾身,被争家财的范家人赶出家门,改嫁到了朱家。他自幼好学,等知道自己真正的身世后,愧于改姓,前往应天府求学。我听说他那时过得极为贫寒,冬日时,靠熬稀饭度日,他每日将稀饭冻起,划成四块。每日两餐,每餐就以两块为食。在先帝在时,他就通过科举考试,成为进士,自此从政。然后他把母亲接过来赡养,并改回范姓,自立门户。”
    狄青感慨道:“范大人意志之坚,让人敬佩。”
    郭遵落寞的笑笑,“这样的一个人,就算是有点愤世嫉俗,我想也是情有可原。可此公虽幼年不幸,多遭磨难,但从政后,反倒清廉如水,救济天下。只要是遇到了不平事,无论对手是谁,都要抗争到底。因此他虽有大才,但在官场沉浮,始终难以被朝廷重用。他被贬到泰州时,见海堤失修,就领人修了数百里的海堤,让成千上万的百姓免于流离失所。他到应天府教学,接济贫苦书生无数,自己终年只穿着一件衣衫。他虽官职低微,但遇不平则鸣,绝不默生。就说你这件事吧,很多人虽知道你是冤枉的,但真正敢为你上书得罪太后的,朝中只有他一人!”
    狄青心情激荡,后悔道:“我方才忘记谢他了。他好像也有很为难的事情,方才对宋绶说什么‘为臣不忠’,又是什么意思呢?”
    郭遵解释道:“当年太后初政,佞臣丁谓大权独揽,将政敌名臣寇准、李迪悉数罢免,贬出京城。丁谓命令当时的知制诰宋绶起草贬官诏书,那时满朝文武都屈服在丁谓的淫威之下,宋绶也不例外。宋绶虽知道寇准、李迪是忠臣,但诏书上却斥寇准为‘为臣不忠’,给李迪的评语是‘附下济恶’。宋绶自诩清正,这件事可以说是他一生的痛处。范公提及‘为臣不忠’一事,并非想揭宋绶的伤疤,多半是想劝宋绶,上次没有坚持,留下一生的遗憾,希望他这次能坚持。”
    狄青不解道:“范大人就是想宋绶劝皇上莫给太后祝寿吗?这好像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