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574摊丁入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其实根据字面意思,洪承畴就能理解的差不多。
    只是他从字面意思,看到的改革是多么巨大。如果真要推向下去,不知会有多大的阻力。
    丁银作为一项重要的财政来源,却并不进入中央财政的系统。
    有明一朝,丁银与里甲、均瑶等四差银一起,都有地方官员征用。
    正因如此,大多时候都进入官员私囊,极少应用在当地的治理。
    而在户部,也没有全国丁银的数字统计,只有户丁的总数。
    甚至在行政法规上,也没有制定丁银的花费和支配问题。
    层层欺瞒之下,丁银不知包含了多大的灰色收入。
    某县有五万户,经过里正的隐瞒,收上来八成的丁银,再向上报送的时候,再减少八成。层层上报之下,大明的隐藏人口已经到了十分可怕的数目。
    正因存在这样的弊端,所以现在朝廷下定决定,将丁银等费用,直接算在田税之上,让丁银成为历史。
    而如此一来,那些隐藏的人口也就没有必要继续遮遮掩掩,他们终于能光明正大的进入工坊,成为初期工业化工人。
    至于官绅一体纳粮,那就更是个大计划了。
    自古以来,对于特殊阶层,都有免税的习惯。
    正是如此,大量的农田都被挂靠到有功名的人身上,从而避开田赋德缴纳。
    此次改革的内容便是,所有人员必须按照规定的税率进行缴税。
    如果低收入的官员或者是高负担的官员,可以上报监税司,经过审核确认之后,可以考虑给与减免。
    听到方书安的分析,洪承畴看看众人,明白他们都知道此事。
    但是,他依旧有话说。“方大人,我打断片刻。这官绅一体纳粮的事情,遇到的阻碍要比摊丁入亩困难多了……”
    “哦?你说说……”
    泰昌自然知道有困难,他想听听,洪承畴的角度,会看到什么问题。
    摊丁入亩,其实更多的是针对基层的地主等人。
    因为他们的农田基本都是如实上报,反而是官宦之家没有什么压力,因为他们的农田很多时候都是隐瞒状态。所以官员和世家大族不反对摊丁入亩的话,也就容易开展。
    反观官绅一体纳粮,主要针对的就是举人以上等等不需要纳税之人。
    他们凭借朝廷的政策窟窿,也是大量的隐瞒收入,降低纳税。
    如今要对付整个朝野在占便宜之人,怎么可能动的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