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叫花子军队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要厉害的多,放眼大明,有谁不知道年轻一辈当中有个不世出的人才,就是大名鼎鼎的方书安你啊。”
    作为武将,邓显武夸人不会像文官那样浮夸,有啥说啥,绝对是真心实意的夸奖。
    “好了,先不要互相吹捧,咱们先安顿下来人马,来日方长,回头慢慢叙旧。”刘綎看着他们说个不停,也不知道要寒暄何时。
    不过方书安有些问题,便说道,“将军,小子有个问题,不吐不快,不知可否?”
    “你呀,客气个什么,有话尽管说!”邓显武大方的很,什么都不打算隐瞒似的。
    “为何西南的卫所军里,都是妇孺,怎么就没见过老人呢?”
    他这一说完,几个人一愣,尤其是邓显武,眼神明显暗淡下来。
    “唉,想不到你这小子,总算是看出来了,也不枉费他们一番心意……”
    卫所军世代军户,流传两百年的卫所军队,不可能没老人家。
    就算是年纪太大的行动不便,有些年纪差不多的,总能跟着队伍一起到来。
    眼下,莫说是老人家了,就是中年人都不多,这样的状态有些异常,根本就不是应该出现的情况。
    “实不相瞒啊,老人家都不想来,他们知道自己什么都干不了,过来的话只能是拖后腿,造成负担,所以都选择留在本地……”
    刘綎和崔景荣多少猜到一些,听闻他说完,都是隐忍不住。
    多好的老军户,他们知道自己会造成负担,竟然做出了不随家人一起背上的决定,这需要多的勇气啊!
    “将来有机会,把老人接出来吧,他们会过上好日子的。”刘綎说到。
    “既然都能过上好日子,这些崽子们肯定会送钱财回去,那出来与否。便不再那么重要。”老人家们选择留下,就已经想好了结果。
    他们不少人已经一把年纪,真要出来一次,能不能顶的住还两说。
    再者说,调令里也说,出来的军队会转为专业的建筑工队伍。
    虽然他们无法理解建筑工干什么,但是提到过会辗转东西南北,那样还是会四处飘零,不如就在老地方,不耽误年轻一辈。
    老人们能做出这样的牺牲,方书安是由衷的感动。
    “您放心吧,邓将军,建筑工会是个很挣钱的行业,比一般种田的收入要高得多,只要大家愿意,钱是挣不完的。”
    先不管京城存在很多需要翻修的建筑,就是以后打算大规模开展的修路和治理黄河等项目,都有大量的用工需求。
    虽然他们此次出来带着的人手不少,足足几万人,即便当中只有一半能劳动,也是建筑队伍的基础。
    只要将那些没有长处的灾民们一起混合进来,揉沙子,就能形成很好的队伍。
    几万人看着吓人,分出一半的劳动力来说,再散下去,也看不出什么来。
    “城西空出来大片的临时营地,此时应搭建好了临时居所,等到修整两日,习惯之后,咱们就去施工的地方边看边学,等上半个月熟悉以后,回来一部分人把住处修好。以后啊,那里就是他们的家了。”
    崔景荣和邓显武说着已经制定好的计划,几万人的定居点,不是小数目。让他们直接住进城里,太不现实,那里没有多余的土地,购买价格要高不少。
    再者说,如果朝廷将他们安置进城里,以后再有类似的事情,都要比照着来,哪里有那么多银子用来安置工人?
    也就是在西边找些空地,圈起来修建定居点合适。
    城里的建筑队伍都在忙着赶进度,他们没有多余的人手来修建此处住房。而在计划当中,这些房子最终是会安排给军户们居住。
    如果是全套免费到位,不付出什么,会让人觉得过于容易,不但引起他们的不珍惜,还会让其他百姓眼红。
    所以最好的方式就是,自己学会如何修建房屋以后,统一在定居点干活,由他们自己修建自己的住处。那样一来,最后将房屋再分配下去,遇到的阻力便会小上很多。
    “按照朝廷的吩咐即可,不需要什么特别的待遇,都是些苦命的人,只要能让他们吃饱饭,都是肯出力气的好汉子。”
    邓显武清楚了解这些人,他们是军户不假,但是却没有其他地方的狡黠。
    因为西南地区,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外面乱七八糟的东西,所以基本上都保持着淳朴的民风,只要给他们承诺好的东西,不用花里胡哨的好听话,他们就能踏踏实实的工作。
    “您放心,钱粮我们会悉数安排到位,绝对不会亏欠。”方书安拍着胸脯保证。
    他现在缺的是时间而不是钱粮,现在卖出去的房屋,早就赚回来的投入,剩下将近一半的房屋还没有卖,就已经开始盈利。
    算起来这几乎是他们单笔最大的收入之一,就怕他那些合作伙伴们,赚了这些快钱之后,就不愿意从事其他行业……
    暂时来看,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因为初期工业化的脚步才刚刚开始,每一个行业引进工业化带来的优势都是颠覆性的,在现有的情况下,生产制造的利润率也足够吸引人们的目光。
    “都是你们商人提供粮食的话,是否安全,会不会到某一天,突然没有粮食?”
    邓显武表达除了自己的忧心,如果粮食是朝廷提供,他肯定就没有问题。
    现在看来,是方书安等商人提供,那就值得商榷和讨论了。
    商人毕竟是商人,即使他们有钱,也要花到能赚钱的地方,几万人白吃白喝,换成是邓显武,如此巨大赔钱的买卖,他铁定不可能答应的。
    听到此话,刘綎和崔景荣都是笑笑,并不开口。
    “邓将军啊,此时你算是看错了,这么说吧,整个朝廷现在富余粮食最多的,恰好就是他们这些商人。”
    粮食竟然控制在商人之手?
    邓显武不但没有放心,反而将眉毛拧成了疙瘩。
    如果粮食不在国家的场控制下,那将是多么可怕的事情。如果商人们有所诉求,控制粮食的供应,那么百姓怎么办,朝廷怎么办?
    “难道,现在朝廷缺少钱财买粮食?还是说他们控制着粮食不卖?”
    邓显武常年在西南,不知道此前发生的粮食事件。
    “我的邓将军啊,您就不要操心了,咱们库里的粮食多着呢,下边大粮仓的存粮,能保证百姓们吃上整一年!”
    “既然粮库是满的,那商人们的粮食又是从何而来?他们是怎么做到更多的?”
    几个人越说,邓显武就越是迷糊,粮食这是凭空多出来的?
    朝廷只有丰年时候,才有可能存上一年半载的粮食。
    按照现在的意思,是在存满之后,商人们还有多余的存货!
    以前要是有这样的产量,西南卫所们也不至于穷苦如斯。
    “说来话长啊,此事要从一个故事说起……”
    刘綎和他年纪差不多,比较有共同语言,见邓显武十分困惑,老刘便将发生过的粮食价格保卫战讲述一番。
    以老刘纵横多年的表达能力,愣是将一个粮食购买的战争说成是史诗级决战一样。
    不过,在听完方书安他们的事迹以后,邓显武是真的佩服,商人们能做到这个程度,那是真的没得说。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