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狙击战开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克数量就超过300了!”
    “300?”
    “正确应该是74辆t34,84辆t26和119辆bt,还有大概40辆ba27m轮式装甲车。”张孝准指着地图:“距离突击队最近坦克部队是李宗仁的第7军、第7装甲师2团,它们现在在萨雷苏河,大概有400公里。现在走,明晚前应该能到一批。”
    “可是。”张孝准犹豫了一下:“马歇尔已经到了阿瓦士,按计划今晚就会先飞到喀布尔,明天下午到北京,三天后总统会陪他去信阳参观空客公司总装厂,然后就和参谋长直接飞过来。所以总统和参谋长的意思是三天后公布战报,在来西北前镇一镇美国人。”
    其实身为整个西北和中亚方向的总指挥,他也希望能收好这个尾巴。但如果卓凡和突击队拦不住甚至输掉。在马歇尔面前丢丑,岂不是落了陆军的名头。“必须打!”作为哈萨克集团军总司令,徐树铮态度坚决:“不仅要打,还必须想办法把他们留下来!之前楚南的报告我看了,这个卢金确实有些本事,要是被他迅速补充六万生力军加几百坦克,说不定会对热兹卡兹甘造成威胁。我的建议是,让2团立刻启程,告诉他们团长,不管有多少坦克掉队。只要明天吃晚饭前确保一到两个营能到就行!”
    徐树铮作出决定时,卓凡还不知道消灭哈萨克高层的套马杆行动,已经成了正面遭遇战。他正带着士兵掀开伪装用的白色棉布,发动引擎做最后检查。
    “刘峰,歇了几天没问题吧?”
    “长官放心,就卡车有点问题,其它的都没事。”
    “检查弹药和油料了吗?把炮口帆布撤掉,机枪和速射炮的弹药箱都挂上。”
    “赵建国,把白棉布集中收起来。说不定还用得上。”
    “莫合塔尔兄弟,要走多远才能到克孜勒奥尔达?如果我需要速度,能保证带好路吗?不会让我的坦克陷进盐海里吧。”卓凡总算体验到了一线带兵和参谋有何不同,事无巨细。实在是很累人。最后来到带路的向导面前时,已经走得气喘细细。
    带队的向导是一对哈萨克父子,年长的父亲曾是在草原上当过信使,号称闭着眼睛都能走遍草原。他的儿子莫合塔尔今年才22岁。却已经是一位优秀的骑手。父子二人都是当年大饥荒中,逃到东哈萨克定居的。不过小伙子很腼腆,一路出来都不怎么说话。此刻卓凡亲自询问,才背着猎枪保证道:“卓长官放心,我父亲是草原上的老马,从来没有过失蹄。”
    卓凡笑笑,看着他背上的猎枪:“你也是好样的。”
    “谢谢卓长官。”莫合塔尔用力勒紧马鞍皮带,见到卓凡要走,忽然想到什么咬咬牙:“卓长官,要是你们能抓到嘎拉楚克因那个走狗,能不能让我带回卡拉干达去公审?
    “嘎拉楚克因?”
    卓凡来西北前,恶补过哈萨克的历史,所以知道这个人。他是苏联派驻哈萨克第一书记,和苏维埃主席斯科沃尔特索夫被哈萨克人并称为两大鹰犬。
    在哈萨克人眼中,这个人简直是坏事做尽。先是充当斯大林在中亚强行推动集体化的急先锋,因为他的野蛮工作,导致数百万哈萨克牧民失去了牛羊,当大饥荒发生来临后,他居然不顾哈萨克人的死活下令将库存粮食调往莫斯科救急,导致哈萨克人口从360万下降到不足200万,直到今年年初才恢复到210万。更让人厌恶的是,他还在大清洗中,帮助被遣送来的斯拉夫等罪犯侵占牧民土地,占用大量肥美的水草地,实行偏向移民的政策,导致非哈萨克人的数量从70万增加到150万。
    正因为莫斯科的粗暴工作方式,所以哈萨克人和苏联的仇恨是无法化解的,而他则成为了哈萨克最大的公敌之一。最最重要的是!他还是个犹太人,所以连大名鼎鼎的艾林郡王,都不止一次向莫斯科提出质疑,为什么要派犹太人来管理信仰穆斯林的哈萨克?
    所以这次套马杆行动中,他是第一目标。要是能活捉他,别说莫合塔尔,整个哈萨克都会都会更加靠拢中国!想到这里,卓凡也渐渐明白为何杨秋在战役没结束,得知苏联要派飞机接走这些人后,宁愿冒着暴露破译密码的危险也要抓住他们了。
    见到卓凡迟迟不说话,莫合塔尔还以为他生气了,连忙摆手:“卓长官,是我说错了,我不会破坏你们的行动的。其实我们哈萨克人都很敬爱杨总统,早就盼他来解救草原了。”
    莫合塔尔倒没说假话,其实杨秋和国社在哈萨克的威望是很高的,这和他的西北政策有很大关系。当年国内还没彻底平定,杨秋就派石小楼坐镇西北。在最初阶段,为管制枪械打击分裂势力确实进行过大量的行动,还实行了严厉无比的军事管制,但期间却针对哈萨克等几个民族进行了保护,还和在哈萨克有较大影响力的艾林郡王一直保持着良好的关系,并且让黎元洪册封过他。
    随着《上海公报》确定边界范围,分裂势力被扫荡一空,杨秋又开始采用怀柔政策,虽然还是继续军管严控枪支等活动并大量的移民稀释人口,但哈萨克族却没感觉太大压力。后来苏联爆发大饥荒,哈萨克草原尸横遍野,莫斯科又对此置之不理,还将美国的援助大量用于自身。唯有当时获得卡拉干达开矿权的杨秋,以红十字会和个人名义,向哈萨克提供了上百万吨粮食,救助了至少40万难民免于死亡。这个举动也一举扭转了早年的不好印象。所以杨秋在哈萨克人很有威望,不少大饥荒逃难至西北的哈萨克人早就希望他能下令国防军解救这片草原,将苏联驱逐出去。
    杨秋当然不可能直接统制草原,那样恐怕好不容易积累下来的好感都会慢慢消失,所以他坚定地实行哈萨克自制政策,扶持哈萨克流亡人员,就是希望有一天哈萨克能建立起来,成为中欧之间一道宽阔的屏障。
    这些卓凡也都很清楚,所以见到莫合塔尔惶恐的模样,还抬出杨秋来解释,笑着拍拍他的肩膀:“放心,如果我们能抓到他,一定让你亲自带回卡拉干达进行公审!”
    年轻的莫合塔尔本来心里就藏不住事,听到他答应,激动地跳了起来跑去告诉远处的父亲。
    望着他的背景,卓凡笑了笑刚要再问问各营的准备情况,叶子山从指挥车里钻了出来。因为有外人,所以他改了称呼,招招手:“长官。是司令部的电报,这回我们有大麻烦了!”
    “一个半装甲师的坦克?还有六万步兵!”卓凡看完电报,脸上也是分外精彩:“妈的!老子轻装突击队,又不是重装装甲师,这不是折腾人嘛!”
    “怎么办?还打不打?”叶子山也知道这回棘手了。要是不能以最快速度拿下克孜勒奥尔达背靠城市,在这片高低落差不足百米的大平原上,以一个快速轻装旅,别说阻拦,怎么死都不知道。
    但出人意料的是,卓凡想了半天还是咬着牙下达了出发命令:“打!有支援为何不打?实在打不过,我就过锡尔河,去乌兹别克打游击去!”……(未完待续……)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